不用开刀,一根“针”搞定“腰突痛”

健康   2025-01-23 12:03   广东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总感觉酸胀疼痛,上班久坐后,就更痛了。我试过卧床休息、吃过止痛药,做过推拿、针灸等,但疼痛还是反反复复。”

“我今年70多岁,腰椎间盘突出好多年了,腰腿疼得都走不成路,贴药膏、吃药都感觉没什么效果。”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人最大的烦恼是:腰腿好痛啊!

保守治疗不见效,又不想开刀做手术,怕伤口大、恢复时间长,难道只能靠忍吗?

“不妨来疼痛科,尝试微创介入治疗。”疼痛科主任唐元章医生说。

他介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微创介入治疗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用一根“针”为患者缓解疼痛。

受访专家:唐元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中心负责人、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疼痛分会主委,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专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届羊城好医生


 一根“针”,如何消痛于无形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听起来很高科技,真有用吗?

要理解该技术,得从腰椎间盘突出症说起。

人体的椎间盘就像一个汉堡,上下两层的椎体相当于面包片,腰椎间盘则是中间的肉饼。正常情况下,肉饼是包含在面包片内的,椎间盘并不会超出椎体边缘。


但久坐、久站、反复弯腰搬抬重物、外伤等因素,可能导致椎间盘外层的纤维环老化、破裂,里面的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于后方,并压迫到神经根或脊髓。这便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图源:原创手绘


而微创介入治疗的原理,是利用物理消融或化学溶解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突出的髓核组织,减轻它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

其手术方式多样,包括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臭氧溶盘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等。

唐元章医生介绍:“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时,我们会在CT引导下,先用一根直径仅1毫米左右的穿刺针,精准穿刺到椎间盘髓核突出部位,然后拔出穿刺针,套入等离子射频刀头。

“利用等离子射频的能量,可将髓核分解气化,使突出部分回缩,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再利用热凝技术,修复纤维环。”

整个过程需时1小时左右,术后患者往往会明显感觉腰痛得到缓解。


  轻中度突出者,大多都适合


“相比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微创介入治疗可以进行精准的靶点消融,不破坏正常组织,伤口如针眼般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比较立竿见影。”唐元章医生说。


不过,术后可能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唐元章医生强调:“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术前的评估更加重要。”

首先,要评估是否适合使用微创介入治疗。目前,该治疗主要适合以下几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一是经过6周的保守治疗后,症状仍然没有明显改善或反复发作的。

二是椎间盘突出的程度较为轻微或中等,无明显椎间盘脱出、钙化及椎管骨性狭窄或其他复杂情况。


三是病变局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椎间盘,而非多节段广泛性病变,等等。

其次,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来评估,适合使用哪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


当病情复杂,需要“多管齐下”


对于病情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


比如,患者的髓核组织较为坚硬、广泛分布等。医生可能会先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气化消融部分髓核组织;然后使用臭氧溶盘术,往椎间盘内注射高浓度臭氧,进一步溶解髓核组织;最后使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小剂量低注入胶原酶,进行化学溶解。

“三种技术相互补充,作用于椎间盘的不同成分,可以尽可能多地去除病变组织。”

如果病情更复杂严重,如椎间盘突出明显或脱垂等,可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利用内窥镜等工具,从椎间孔进入,直接到达病变部位,移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

和微创介入手术相比,该术式创伤略大,但治疗效果更为彻底,复发率更低一些。


Q&A


Q

微创介入治疗的手术费用有多高?

A

总体费用大致在1万~3万元,因治疗方式、医院级别、地区差异以及耗材使用情况而异。

大多数情况下,医保可以报销70%~80%的手术费用,但不包括未列入医保目录的特殊耗材或高端材料。具体的报销比例和限额,各地政策都有不同。


Q

术后需要长时间住院或卧床吗?有何注意事项?

A

由于微创介入治疗仍属于有创治疗,患者通常需要术后住院2~3天。


术后1周,尽量卧床;术后1个月,避免劳累,尤其避免跑跳类运动,需佩戴腰围。

Q

年纪很大,能做微创介入治疗吗?

A

老年患者发生腰腿痛的病因复杂多样,需要先到疼痛科进行评估。


总体来说,微创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我们曾接诊一位八旬老太太,她为了减轻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不得不常年弯腰驼背,上厕所都困难;进行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可以挺直腰板,还可以做饭。


(通讯员:韩文青)

编辑:凌茜雯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杂志官方订阅号,只做“靠谱、实用、有趣”的健康科普内容。百万家庭共同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