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毁掉孩子的自信的10种行为,大多数家长还在做!

情感   2024-10-25 08:27   河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如何提升自信

     在引导很多内心不够自信的人改变的时候,都会谈到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这个方面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自信与否也是关键因素。

    比如,过分纠正孩子而总是不断提出孩子的缺点,那长大后就会经常出现“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很多方面都不行。父母明明是想要帮助孩子纠正问题,怎么却导致了孩子的不自信呢?

     这往往是因为很多人缺少对心理方面的了解,所以导致一些事情适得其反。虽然关注并持续阅读“如何提升自信”公众号文章的朋友都 是成年人,但是为了不至于使自己的孩子产生不自信的情况,以下10个方面一定要引以为戒。

1、为孩子包办一切

    也许是出于“为孩子好“的考虑,很多做父母的从小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

    不得不说,父母这种良苦用心真是“爱孩子”。然而,如果爱的方式不对,不但起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

     比如上面说的对孩子的饮食起居都做到无微不至,那么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无形”之中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在孩子课余的时间给孩子安排众多学习项目,会使孩子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有些能力和成长,是必须要通过自己的经历才能体验到的,并不是父母给予以后就直接得到的。而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

     帮孩子做很多事情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动自发去做,爱孩子是要给他成长的机会,而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

2、父母行为轻浮

     有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人有一种天性,或者说是本能,就是模仿学习。而且越小的孩子模仿能力越强(这里是指行为学习方面的模仿)。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无形中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为什么说是“无形”中?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些行为会被孩子模仿,而且模仿得非常像。比如父母生气以后大声吼孩子,那么当孩子受到一些委屈的时候,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吼别人。

     以及吸烟、喝酒、抱怨等各种父母习以为常的一些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到下一代。

3、忽略孩子的存在

     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孩子不懂事,就会忽略孩子的存在或需要,因为有的孩子在小时候会很调皮。而父母以“我工作很忙”为理由,让孩子自己去玩,自己应对一些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会认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

     美国一所孤儿院组织了一批高校的女大学生定期来孤儿院给孤儿们以持续一定时间的拥抱、抚摸等身体接触的爱抚。结果,孤儿们每次被爱抚后都表现得较为温和。原因就是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越聪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伤害越深。很多家长找各种藉口不听孩子说话。年幼孩子的普遍反应是:“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爸妈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我想说的话,他们不肯听!”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4、破坏性批评孩子

破坏性批评是指孩子在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所进行的批评是以发泄情绪为主,批评的内容严重伤害并剥夺了孩子的自尊心,并且给孩子贴上了负面的标签。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

     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真的丧失自尊和价值。

    今天孩子没有认真做完作业,你对他进行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爱学习!你就是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也许是你太渴望孩子比别的孩子强,自己的孩子没有达到你的需要!当你这样指责和批评时,就给孩子贴上了“不爱学习”、“没毅力”的标签。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些负面的标签贴上去容易,只需要你无意间的几次“重复”。那你知道要揭下这些标签,需要多长的时间心理重塑力吗?

     也许,只有经历过改变自己的人,才会体验到。

5、人前教子

      什么是“人前教子“?就是当孩子在玩的时候犯了错(这里指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有了很强的自尊),父母为了体验出自己是”负责的“、”这些错误不是父母造成的“,就会当着很多孩子和家长的面批评孩子,指责孩子。

      因为,如果你不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方式批评,就会使别人觉得自己没有教养好孩子一样!

     太多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我们家长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恶言恶语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

    每个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灵也会非常敏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将导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无情地扼杀。 

    高声训斥年幼的孩子:“闭嘴!让你说话了吗?”“再不听话把你扔在这儿,看谁来管你!”

     用言语威吓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不听话就再也不要回家来!”“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女儿)!”

    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破口大骂:“如果你不老实呆着,我就扒了你的皮!”

    甚至有些家长采取让孩子当众跪着,公开羞辱孩子以期使孩子变好。

     试想,有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够忍受另一个成年人近乎凌辱的对待?而孩子的弱小决定他们除了服从以外别无选择。而成年人却不断以爱的名义在固执地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强行约束孩子、伤害孩子。全然不顾成年人的规则和孩子世界的规则是不同的,不顾孩子的行为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我们亲手培植了孩子的无礼和傲慢,然后再向全世界埋怨:“这个孩子他怎么能这样……”

6、不信任孩子

     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因为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当父母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进行判断、进行质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还表现在对两性感情的认识能力上,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一定没有能力分辨纯真的情感和肮脏的情感。真实的情况是,孩子对性和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的感觉,与看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是非常自然的,青少年产生不良性倾向的情况,大多是由父母的反强化造成的不良影响。

7、拿别的孩子比较

     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

     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

8、惩罚孩子的方式不恰当

     很多家长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要知道,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伤害。到现在,还有家长固执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体罚可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因为在物质上要依赖成年人,所以他无法与成年人对抗,但这绝不意味孩子就会依从成年人的意志。作为成年人,你可以用体罚和责骂的方式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这并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长不去了解孩子行为的根源,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简单加以判断,孩子不过慑于你的强大压力,心中并不信服。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味的惩罚打骂只能使孩子感觉孤立无助,毫无尊严。

     一些过激的惩罚行为,甚至会在孩子的心里滋生怨恨的种子,在成年后仍留着负面阴影.

9、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不是你的高级玩具,家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如果因为你是孩子的食物供给者,所以你获得支配孩子意志的权力,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的话,你就是奴隶主,孩子成了你的奴隶!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视孩子尊严,这是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时刻留心注意的“高压线”!

10、有条件的爱

     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打折处理。家长有条件的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

有太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而是把对孩子的爱跟孩子的行为连在一起。在生活中,这是太常见的场景:

“你这学期当上三好学生,我就给你买衣服!”

“考了前五名,我就带你去旅游。”

“好好写作业,我就买好吃的给你!”“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你就不用回来了!”

     家长做出爱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使孩子从小认识到“爱是可计算的,可以交换的”。所以他不会无条件地付出真爱。因为他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成年以后他无法和别人建立稳定的情爱关系,这就决定了他婚姻的不幸。他将在环境中被别人鄙视,最后沦落成小市民式的势利小人,终生在社会底层徘徊。

     所以,请执握“爱”的权杖的家长大人们,不要滥施你们权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对别人无条件地付出爱,将是孩子一生的悲剧。


如何提升自信
如何让自己从一个自卑、内向、悲观的人走向自信,每天为你提供励志、潜能激发、正能量的学习机会,慢慢的改变自己的现状,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受欢迎、更自信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