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平稳跨过税期,迎接月末大额政府债缴款的考验
税期资金面维持宽松,资金分层现象变化不大。具体而言,DR001、R001波动不大,周二分别小幅上升至1.49%、1.63%,而后下行至周五的1.46%、1.61%,二者周均值分别较前一周下行0.5bp、3.1bp。DR007、R007周一至周三分别在1.73%和1.83%附近窄幅波动,周五回落至1.65%、1.80%,二者周均值分别较上周下行1.5bp、4.2bp。资金分层现象变化不大,R007和DR007利差周内维持在10-15bp,前一周利差则在11-18bp。
从资金供需结构来看,银行体系净融出维持在4万亿以上,非银杠杆仍处今年以来较高位。供给端,11月18-22日,银行体系日均净融出4.5万亿元(前一周为4.5万亿元),从周一的4.4万亿元左右升至周四的4.6万亿元以上,周五回落至4.3万亿元,其中大行净融出有所上升,日均净融出升至4.3万亿元(前一周为4.1万亿元),而其他银行日均净融出降至1770亿元(前一周为4031亿元),周五转为净融入483亿元,总体来看,银行端资金供给仍然处于相对充裕的状态。需求端,加总基金、理财、保险、其他资管产品和券商自营五类重点非银机构来看,日均净融入资金规模为6.1万亿元(前一周也为6.1万亿元),处于今年以来较高位。
近期资金面平稳的背后,一是11月并非缴税大月,税期缴款对资金面的扰动并不大;二是政府债发行并未明显上量,截止11月22日,11月政府债净缴款7059亿元,平均每周2000亿+,规模并不算大,对资金面实际扰动偏小;三是票据利率指向贷款投放进度仍然偏慢,跨年的3个月期票据利率在本周再度下行接近0,远低于2019-2023年同期,这反映信贷投放可能不及往年同期,对银行资金占用偏低。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观察到近期银行体系每日净融出均维持在4万亿以上,甚至多在4.5万亿以上的高位,奠定了资金平稳的基础。而下周(11月25-29日)面临跨月,同时政府债发行开始起变化,供给压力真正显现,月末+大额政府债缴款的组合会使得资金面转紧吗?我们认为资金利率大幅上行的概率偏低。从资金占用端来看,11月25-29日,政府债净缴款7333亿元,高于11月前三周缴款量总额,也是今年以来的次高(仅低于9月最后一周的9000亿+)。政府债缴款规模大幅上升主要是由置换隐性债务的专项债发行加速导致,11月累计发行10852亿元,其中11月最后一周达到8612亿元(占比79%)。
不过9月末也面临跨季和9000亿+的政府债净缴款,资金面反而明显转松,这主要是由于9月末降准降息利好的落地。9月24日,国新办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货币政策方面,一是降准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预告年内二次降准0.25-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二是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bp,从1.7%下调到1.5%,MLF利率下调30bp至2.0%,LPR和存款利率下调20-25bp。上述政策于9月27日日正式落地。在货币政策加力之下,资金面无视跨季和大额政府债净缴款的利空,反而明显转松。由此可见,只要资金供给力度足够,政府债净缴款也并非必然带来资金面的收紧。此外,月末对于资金面也并非绝对的利空。通常而言,临近月末,银行出于监管指标的考虑往往缩减融出规模导致资金边际收敛。不过,这一现象在近几个月有明显好转,包含跨季在内的7-10月最后一周的资金利率均趋于下行,甚至比月中上旬更加宽松。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MLF续作的延迟,8月开始,MLF延迟至当月25日续作,与月中旬到期时间错位,使得中旬资金产生短期缺口,月末续作后资金得到回补;二是央行公开市场投放工具的多元化,虽然央行并未公布买断式回购、买卖国债等工具的具体操作时点,不过月末作为特殊节点,使用此类工具平抑资金面波动的概率较高;三是9月开始财政支出明显加快,从广义财政支出情况来看,今年3-8月支出规模均在2019-2023年同期均值附近或更低(1-2月并不披露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据),而从9月开始支出明显加速,9-10月广义财政支出规模分别较往年同期高出4484亿元、7780亿元,财政支出明显后置,预计11月末这一现象可能持续,对资金面也构成利好。总的来看,下周(11月25-29日)面临月末和7000亿+大额政府债缴款的组合,资金面大幅收紧的概率也偏小。主要是月末财政支出释放+MLF续作将继续确定性的补充中长期资金,同时还有可能的降准、买断式回购和买卖国债等投放工具,如果呵护力度足够,资金面可能继续维持均衡偏宽松的状态。
第一,25日开始,7天资金可以跨月,关注资金面波动情况;第二,月末财政集中支出,将对11月末资金面形成支撑;第三,全周逆回购到期18682亿元,到期规模较大,此外25日MLF续作;第四,政府债净缴款7332.5亿元,高于上一周的4336.5亿元;第五,同业存单到期4373.5亿元,低于前一周的7091.1亿元,到期压力下降。
根据2024年10月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信贷收支表数据,测算10月末超储率约1.2%,较9月末回落0.6pct,高于去年同期的1.0%。10月末超储约3.2万亿元。11月1-22日,公开市场和MLF累计净回笼1.2万亿元,政府债净缴款7059亿元,合计影响超储下降约1.9万亿元(期间可能还有买断式逆回购、买卖国债等操作,通常在月末公布规模)。其中,11月18-22日,央行净投放1868亿元,逆回购投放18682亿元,到期18014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投放1200亿元,政府债净缴款4336.5亿元。11月25-29日,央行逆回购到期18682亿元,政府债净缴款7332.5亿元。
11月18-22日,央行净投放1868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8682亿元,到期18014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投放1200亿元。截至11月22日,逆回购余额18682亿元,较11月16日的18014亿元继续上升。11月25-29日,央行逆回购到期18682亿元。25日关注MLF续作规模。
票据市场:支持跨年的3个月票据利率继续下行,大行转向卖票
11月18-22日,支持跨年的3个月票据利率继续下行。11月22日相对11月15日,1M票据利率上行4bp至0.80%,3M票据利率下行2bp至0.15%,6M票据利率上行4bp至0.69%。
大行转向净卖出票据。11月18-22日,大行净卖出票据212亿元。截至11月22日,大行月内累计净买入1989亿元,去年11月累计净买入规模为2028亿元。
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升至7332.5亿元。11月25-29日,政府债计划发行9412.5亿元,均为地方债。按缴款日计算,11月25-29日,政府债净缴款为7332.5亿元,远高于前一周的4336.5亿元,为今年以来单周次高。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转负。11月18-22日,同业存单发行6020亿元,净融资-1067亿元。11月11-15日,同业存单发行6274亿元,净融资849亿元。募集率方面,同业存单募集率升至92.0%,前一周为89.8%。 存单加权发行利率、发行期限基本持平于前一周。11月18-22日,同业存单加权发行利率1.89%,基本持平于前一周。存单加权发行期限7.3个月,前一周为7.3个月,国有行、农商行发行期限均上升,股份行、城商行下降。主要发行期限是6M和1Y,占比63%,6M以上期限存单占比45.8%(相对前一周上行5.2pct),其中,国有行6M以上期限存单发行占比升至65.9%(相对前一周上行38.0pct);股份行6M以上期限存单发行占比降至57.1%(相对前一周下行2.6pct)。存单利率窄幅震荡。一级市场方面,11月22日相对15日, 1年期股份行存单发行利率上行0.9bp至1.89%,9个月股份行存单发行利率下行3.5bp至1.85%,周度均值环比分别-0.5bp和+0.3bp。二级市场方面,11月22日,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1.87%,较11月15日上行约1.25bp,周内在1.87%-1.875%区间窄幅震荡。未来三周到期压力先降后升。下周到期4374亿元,低于前一周7091亿元,其后两周分别为2448亿元、3569亿元。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如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流动性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政府债缴款将升至7000亿+》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3日
请向下滑动参见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重要提示及法律声明: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