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核心信仰及其实践者

文化   2024-11-05 18:21   山东  

道教的核心信仰及其实践者

 

汪登伟

 

 

【摘  要】道教是以“道”为核心的教化、学修体系。晋唐以来,道教总体上退出了为政治国的讨论和对自然的深入探索,信仰与实践上侧重于道、仙、神。成为以虚无道气为根本,以神仙信仰为表征,以炼养道法为手段,以济世度人为功德,以成仙得道为目的的特殊的“宗教”。通过对道与道士、仙与仙人、神与神人(通神者)的详细分析,我们知道了道士的品阶、仙人的品位、神人的层次各有不同,知道道教强调修炼(或称修身、修真),通过道术而达成其果位。同时也知道了道教的信仰与实践,最终都以道为根本、为归宿。这与纯粹信仰的神教不同,也与世俗因身心受创或附体等原因而通灵的师巫不同。

【关键词】道教的核心信仰;道士;仙人;神人(通神者)

 

 

近代以来,学者们以西方宗教观念为基础,对道教作了很多解读。不过,当我们站在历史角度看道教时,就会发现不少地方很难用西方的宗教观念来界定道教。下面,我们从历史维度,从道教的核心信仰及其实践者这一切入点来对道教作一解读。

我们知道,不同于创生宗教,道教如同长江大海,由众流汇集而成,其主要来源有两支,一是黄老道,一是方仙道。

黄老道,由黄老道家吸收方仙观念与方法演变而成。老子是道文化的集大成者,并创立了不同于西周“天道”“人道”观的“大道”学说,由此演化出道家。战国时,庄子吸收方仙观念,并为之注入了道的内核,成为侧重关注大道本体与个体生命逍遥的一派。而以稷下学宫为代表的黄老道家,则成为吸纳百家之长的侧重内以修身,外以治国的一派。先秦秦汉以来,道家既有以精气为本,以养生治政为用的黄老术,又有强调清虚无为的黄老南面术。汉初施用清静无为的黄老南面术,社会得以休养生息,出现文景盛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黄老失去政治舞台,转向关注养生,并吸纳方仙之道,逐渐转变为黄老道。黄老道既关注精气内修及神仙鬼神之说,也保持了原有的政治理念,如西汉成帝(前33~前7在位)时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和其流变而成的《太平经》。桓帝时,黄老道进入国家祭祀,桓帝也亲自祭祀老子。东汉末,黄老道在民间形成两大政教合一的组织——太平道、五斗米道,目前学界多以此种组织的出现为道教出现的标志。

方仙道,由神仙信仰、神鬼信仰两支合流而成,《史记》以战国秦汉时的燕齐方士宋毋忌、李少君等人为代表,说他们“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1]。方仙之术多来自民间方术,《汉书·艺文志》所载数术,恐怕大多都被方仙家运用,数术外,他们更多的运用通神技术,也利用道家道论、黄老精气之说。自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被招安之后,黄老道走下历史舞台,与方仙道相融。魏晋以来,便形成以方仙为表征的道教,其中以神仙信仰为主的,如葛洪之“道家”——“言神仙黄白、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2](如果不以道为根本信仰,那么仍然是方仙的路数,不是道教);以信仰神灵和役使神鬼为主的,如上清、灵宝(上清、灵宝仍然注重道术,带有方仙的因子。如上清着重存思读诵,灵宝强调真文斋戒。不过,上清、灵宝最根本的信仰仍然是道气)。经过南北朝道门大师的改革后,道教呈现出以道气为根据、以神仙为表征、以道术为手段、以济度为功德的面貌。

秦汉以后,因多方原因,道教总体上退出了为政治国的讨论,对自然的认识也还有待深入,信仰与实践上侧重于道、仙、神(南朝刘勰《灭惑论》中言道家“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3],早已看清这点)。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道教的信仰与实践,下面主要对道、仙、神三者予以说明,并略带说明道教的修身治世之说。

 

一、道和道士

 

从历史来看,道教由黄老、神仙、神鬼及术数等思想合流而成,道教自然就包含了为国治政的黄老术,身心修炼的神仙术,神鬼感应的祈禳术,研究自然及其规律的方术等。从事于道教事业的人,即是道士。唐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开度第五》总结出道士的一个观念,说:“道士者,谓行住坐卧,举心运意,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诵经,烧香散花,然灯忏悔,布施愿念,讲说大乘,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为一切,后己先人,不杂尘劳,唯行道业。”[4]可见唯道为务、唯行道业(各个时代的道业并不完全一样)的,才是合格的道士,故《道典论》说:“《太上太真科经》云:凡开辟之初,圣真仙人皆宣道炁,立法相传。同宗太上,俱称学士。以道为事,故曰道事。道事有功,故号道士。道士者,以道为事。”[5]

所谓道,如唐吴筠《玄纲论》说,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6]。道教探讨人生、社会、神灵、自然,寻得人生、社会、神灵、自然的本原与动力,名之曰道。并运用大道于世间,让生命长生久视、让社会长治久安、让神灵长佑人间、让自然天长地久,如果人生、社会、神灵、自然合于道,即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的理想世界。

虽说道家、道教都以老庄之道为根本,但道教早期各派对道的认识,不尽统一,或以虚无为道,或以元气为道,或以至上神为道,唐代经过官方梳理之后,认识才大体趋一。目前学界、道教界及诸人等对道教的认识也不一,所以我们先引录史崇玄等奉敕编撰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来了解道教的道论。其《明道化第一》说:

《老子道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云:道冲而用之,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又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德经》云: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

《本愿大戒经》云:太极真人曰:夫道,无也,弥络无穷。子欲寻之,近在我身,乃复有也。

《太上太真科》云:道有寂智,又有动神,又有冲气,气化有象,神化有形,智化有声,质微不可搏,色夷不可视,声希不可闻。

《升玄经》云:夫大道玄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道也。神奇微远,不可得名,为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太平经》云:道者,乃天地所常行,万物所受命而生也。

《玄妙内篇经》云:元道本起,出于无首,万气之祖、万道之元,无有之先,无有所因,尊无有上,贵不可胜也。

《三天内解经》云:大道元本,起于无先,溟涬鸿蒙,无有所因。虚空自然,变化生成。

《科约清浊戒》云:道者,天地之祖首,万物之父母。

《南华经》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可传而不可受。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7]

显而易见,道教之道,是能生天地万物的虚无之体,是元气的祖宗,天地之根本,即是老庄所阐明的大道。虽然道中有知、有神、有气,却非通常的知、神、气,虚无之道与元气之道、至上神之道显然还是有差异的。

 

(一)道的特征

 

依《道德经》说,道是宇宙最原始最基础的存在,是事物变化最根本的动力,不仅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还是最简明最深邃的事物规律。下面在《道德经》的基础上加以发挥,阐述一下道的具体特征。

1、寂寥杳冥,混而为一。

就大道可“观”的一面说,在无欲无作之中而观,则见大道之妙,杳冥寂寥,恍恍惚惚;在寻求其用之中而观,则见大道之徼,所谓杳冥中有精,其精逝则化生万物,返则混凝为一,但不论杳冥还是精一,不是肉身可以眼见耳闻、肤触心计的,故称之为“玄”。玄原指深暗黑红之色,喻为“无光”之处,也就是说大道只可以体证,而不是可以观测得到的(虽然平常经验无法观测,但可以推论)。这就是大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可观的杳冥寂寥、混凝精一或称为混沌,或名浑沦,或称为先天一炁(道书有谓“道自虚无生一炁”)。它是现有宇宙万物的胚胎,包含了生成万物的种子,《列子》谓“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即是尚未化成形质之物的初始状态。它具有神奇的能量(气)与微妙的形态(形)和精微的质量(质),能够化生出有形有质的物质世界与有形无质的灵神世界(即如庄子所说“上神乘光”的世界),所以《道德经》称之为“万物之母”“象帝之先”。

道更有不可观的一面,连体证都无法体证,是为“玄之又玄”,或可用否定宇宙万物、否定无物之象的概念“虚无”来帮助理解。玄还可描述,玄之又玄实在难以表述,所以道经中多说大道可观可证的这一面。

虚无因动而呈现出混沌一炁状态,所以虚无并非什么都没有,只是相对我们的宇宙万物来说。它确实难以来形容,我们只好强加给它一个“道”的名字(道者,导也。导者,引生万物也)以便立论。

2、万物作焉而弗为始,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大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从而化生宇宙万物。大道不仅是万物之母,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所以作成万物,导归万物。道虽为万物之本之宅,但它并不管治主宰万物,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所以万物就象自生自化自亡一样,故百姓皆谓“我自然”,而《亘先》也说“炁是自生自作”。

依道教之说,我们将之发挥,以为宇宙万物可分作三大类:有形有质的物质世界,有形无质的光炁世界和无形无质的场域世界,前者由质点元素构成,后者由空点域段组成(非物质),光炁电磁波有波粒二重性,大约介于两者之间。其具体生成过程不详。处于有形有质世界、有形无质世界、无形无质世界之宇宙万物,各有不同的时空状态(物质世界可与光炁世界重合),各自按不同的规则变动,都有生成坏死的时候。大道不同于万物,状况特殊,其时空自然也与万物不同。佛门形容有形无质世界的名偈“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已经非常玄妙了,但也沾不上幽玄大道之边。或许无古无今、无内无外、无能无所之类的否定表述会让我们更易揣摩大道。

逻辑上说,道生万物、万物归道,道与万物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好象鸡生蛋,蛋生鸡一样。但万物不会自动归入道,只有道的最原始动力才能将万物融化(返者道之动),所以道才作为最高信仰。

3、独立不改。

相对宇宙万物来说,大道即使化生万物,也还是凝然虚寂,不减半分;即使万物都化归于道,大道亦然杳冥精一,不增一毫;大道即使与万物并行,却也未见损益,它本身就象从未变动一样,故谓“独立而不改”。这些都是它不同于有形有质世界、有形无质世界的特质所决定的。

由上我们还可以推论出大道具有自在自足、冲虚精微、博大长久、生生不息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万物中,就称之为德。在相待相生以不同形相禅的万物中,道之冲和虚静表现出和平中正之德。道士的事业便是将道德运用于身心修炼,以期通灵达圣、度世济人、和合万物。

 

(二)天地、神明生成及元气理论

 

《列子》继承《老子》的道论混一之说,并结合易学太极阴阳之论,阐释了有形天地从无形大道生成的过程,提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观念(这种观念大约出现于战国晚期[8]。《列子》书杂有汉代以后的观念)。太初是气之始,太始是形之始,太素是质之始,此三者浑沦为一,喻如鸡子,称为混沌,后世或称为太极,或称为元气,丹家称作先天一炁。在混沌之前,“未有气”,即是虚无大道,称太易。混沌开辟之后,轻清与重浊各归其类,分为阴阳,形成天地。简言之,天地生成,大约经历太易、混沌、天地三个阶段。混成中恍惚精微之物,被稷下黄老道家大量发挥,成为精气学说。而道运之气,被《庄子》发挥,称做“通天下一气耳”。秦汉以后,将精气与大道结合——即包含道观念的精气,成为元气理论(或称道气)。

虚无为道,道之动为气,动而浑沦一体为元气,元气理论虽然包含这三方面,但它更重视的浑沦之气及其功用。如《黄帝书·道原》说:“恒先之初,迵(通)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潝潝蒙蒙),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故无形。大迵无名……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形。一者其号也,虚者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9]其大意为:宇宙最先初始时,四通八达如虚空一般,因为没有阻碍,所以连绵一体。此际就象水气翕合蒙蒙混杂一样,既然不是光明,也不是无光。虽然神妙精微之气充盈其间,但精气静谧不为人所见,所以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凭借的。正因为不能凭借万物而显现它,所以称之为无形。这空洞之物,没有世间的名号,却大包宇宙,细入微尘。万物因之而生成,诸事依之而功成。人们都在用它,却不知它的名字,不见它的形态。让我告诉你们吧,一是它的名号,虚是它的屋舍,无为是它的本质,冲和是它的功用。《文子·道原》《淮南子·原道训》也有类似的表述。显而易见,它用道之名,用虚、无形的概念,着重表述的却是精气,此气和道“静同为一”(语意出自《亘先》),也可以说道“并气同色,混沌不分”(《灵宪》),这便是道气论、元气论的先声。元气,上可通于虚无大道,下则以为养生、为政之本,横则为神鬼、心性之始。秦汉统合道与精气观念而成熟的元气学说(气论),不仅影响着道教自身,成为道教的共识,也影响到整个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道教也用道气生成理论来阐释宇宙开化、神明演法。如刘宋初年问世的《三天内解经》说:“道源本起,出于无先,溟涬鸿蒙,无有所因。虚生自然,变化生成。道德丈人者,生于元气之先,是道中之尊,故为道德丈人也。因此而有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九老仙都君、九气丈人等,百千万重道气,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10]此说道德丈人(老子的神格)出生于元气之先,而无极大道、太上老君等神都是道气化生。

又如约出于东晋的《三天正法经》说:

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炁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炁存焉,一炁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青童君曰:时未有岁月,九炁既存,一炁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里,一里为一岁也)。清炁高澄,浊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胤,置于九天之号(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始皆生于九炁之中,气结而成形焉)。九炁玄凝,成于九天图也。日月星辰于是而明(皆轮运周于九天之境)也,便有九真之帝(青童君曰:九真者九天之清炁凝成九宫之位也),上真、中真、下真[也]。[11]

其文表述的天地生成序列为:始炁之先=混沌太虚→九炁存焉=清浊(天地)之炁。这个序列,细细品味之后,才发现同样是来自太易天地生成之论。“始炁之先”,大约同太初“气之始也”,是说气开始萌生的阶段。“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是说始炁与太虚混为一体。“玄景始分,九炁存焉”和“清炁高澄,浊混下布”是同一层面,大约即是“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其九炁又可约为始、元、玄三气。但表述的神灵生成,却有矛盾之盾之处,既说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生于始炁之先,又说生于九气之中。九天真王中又以太上大道君为首,而与元始天王无干,颇疑其文被后人改窜过(甄鸾《笑道论》所引前面数句为“天光未朗,蔚积未澄,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炁存焉”云云)或者作文之人没有很好的贯通。不过仍然清晰可见,道教信仰的神灵,乃是道气化现(或与道气相同)。所以佛教徒评之为“气为天人”。

不仅天师道、上清道如此说,灵宝道说其大神,也与此相类,如灵宝的三清境三宝君。《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三宝大有金书》说:“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天宝丈人,则天宝君之祖炁也。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炁。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出书时号高上大有玉清宫。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灵宝丈人,则灵宝君之祖炁也。丈人是赤混太无元玄上紫虚之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炁。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玉京七宝紫微宫。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神宝丈人,则神宝君之祖炁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无上清虚之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万炁。后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宝君,经二劫至上皇元年,出书时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12]天宝丈人是天宝君之祖炁,而丈人又是玉虚之炁;灵宝、神宝与此相类。即使是其“生天立地,开化神明”的根本经典《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也是“唯道为身”,即“真文”与道气同体,即如《太上太霄琅书》曰:“道本无形,应感生象。大象无象,象妙难明。故见真文,结空成字。”[13]

 

(三)道士

 

不同于一般的哲思,依靠语言等符号系统推导真理。老庄等圣贤所提出的道观念,虽然也有语词作前导,但却是在特定的空寂凝然的身心状态下的直接体悟,然后才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成为经典。庄子曾经借女偊之口,形象的表述了这个闻道过程,说“(吾)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即是说:大道,我从文字书册那里开始学习,文字书册是从口诵唇读记录而来,口诵唇读又是从眼见耳闻得来的,眼见耳闻又是从实际行为中得来的,实际行为又是从精气充实情不自禁的咏叹歌吟那里发出,咏叹歌吟则是从玄冥寂寥之境生发而出,玄冥寂寥的另一面则是凝然独立,可称作万物之始。到了凝然空寂,才体悟了道。

学道传道的人士,即是道士。《道德经》所说三士,只有善为道者的上士才是合格的道士,闻道若存若亡的中士也还算道士,闻道大笑的下士显然不是道士。《庄子·天下篇》将天下道术分类,有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百官、民众各治其术。不离宗主,称为天人。不离精微,称为神人。不离本真,称为至人。以天为宗主,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能够预示变化,称为圣人。以仁布施恩惠,以义作为道理,以礼规范行为,以乐调和性情,温和慈爱,称为君子。以法律为尺度,以名号为标志,以比较为验证,以考核来判断,等级之数像一二三四那样明白,是百官的序列,以职事为常务,以衣食为主旨,生产储藏,关心老弱孤寡,使其皆有所意养,是民众的常理。神明降出,圣王生成,都原于一,一即为道,所以只有天人、神人、至人、圣人才是有道之士,君子、百官、民众属于世俗之士。以为“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的圣人才是完备之人。

魏晋以来,道教已经融入了大量的仙、神观念,道士的概念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灵宝出家因缘经》总结说有七阶道士,《三洞奉道科诫》省去幽逸道士,称道士有六阶,并作了较详细的说明[14]。所谓六阶道士,即:第一等的称天真道士,“体变合化,混沌自然,道亚三清,智周万物”,即是高玄真人、天真皇人之类。第二等的称神仙道士,“功成累劫,德被尘沙,神化无方,飞腾自在”,如杜冲、尹轨等是。第三等的称山居道士[15],“无为无欲,守道守精,气冠烟霄,心凝淡泊”,如许由、巢父等是。第四等的称出家道士,“摈落纷埃,忘诎健羡,心遗万物,神王九空,眇出樊笼,永辞妻息”,如宋伦、彭谌等是。第五等的称在家道士,“消声陆沉,和光顺世,心凝道极,形混人间,吐纳自居,逍遥独得”,如黄琼、籛铿等是。第六等的称祭酒道士,“轨迹虚远,志行冲辑,慈以救人,和能抚物,不贪不欲,绝色绝声,独运贞心,归诚于道”,如李东、干室等是。

祭酒道士,主要源自由黄老道演变而成的早期政教合一的天师道系统之人,李东即是。其举例的干室即干吉,传说为《太平经》授受者之一。在家道士,指有家室的修学道法仙术的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黄琼,汉顺帝时司空,年七十九亡。其父名香章,和帝时为尚书令,救活千余人。其女黄景华,韩终授其岷山丹,服食得仙。籛铿即彭祖,传说中活了八百年的仙人。出家道士,指离开家室独身修学道法仙术的人。宋伦,传说“周厉王二十一年(前858)甲辰岁入道”的楼观道士。彭谌,未知其人(不知是否为梁湛的误书)。山居道士,即是隐逸山居,修学道术,不求世闻的人。许由、巢父,为传说中尧帝时的隐士高士,有著名的许由洗耳故事。神仙道士,指能够飞腾变化的仙真。杜冲,传说为周代楼观道士,能够“驱策虎豹,役使百灵,通冥达幽”。尹轨也还是楼观道士,传说能够分形散影,处处游集。于晋朝时已一千三百余岁,一日,“忽炼身腾空,冉冉升天而去”。天真道士,传说中的仅次于三清的上古高真,体合自然,智周万物。天真皇人,传说曾授黄帝诸经法。高玄真人,《度人经》说高玄为尊位。

大体说来,道士仙人都是修学道术而成,如《黄庭经》“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之说。其实,仙的思想另有其源,只是在战国以后,被道家吸纳改造,而诸仙术也运用道家精气理论,使得大部分仙家或早或晚的都汇入了道教。

 

二、仙与仙人

 

人们都追求健康长寿,其终极表现形式,就是仙——难老不死曰仙。传说不死者,自在快乐,还有超常能力,或长住人世,或住洞天、昆仑、海外仙山诸仙境,或飞升帝庭。大体而言,仙就是长生并有超凡能力者。

对极致健康长寿的向往,春秋战国时已经载诸文献。《诗经》有“永锡难老”“万寿无疆”的祈愿,《山海经》有不死之国、不死民的传说。早期的仙,或食不死之药而长久住世,或羽化(身体长出羽翅)而飞行,是先民在药物促进人体寿命、羽族能够飞翔(也许还有因饮食导致身体变异出现羽毛的情况)等现有的经验上,夸大幻想而成。如果不客气的说,仙不过是人们生存欲望的无限扩展而已。

战国以后,道家主动改造仙神,注入修道的内涵,《庄子》所说“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已经是道化的仙人了。仙家也吸收道家精气学说,将精气锻炼作为成仙的手段。仙,也与鬼神学说相影响,形成“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方仙道,于是有了神仙一词。后世所说神仙,其达成的方法,一是出自其本源的服食,一是从道家来的修炼精气,一是与神鬼相交通的道法。而神仙,也有尸解仙、地仙、天仙等的不同。钟吕则以内丹道统摄诸仙术,提出著名的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等神仙之说。宋元以来,又多以炼丹服食和修养精气为内功,以交通鬼神施法行术为外用。五代两宋元清明,在丹道大师的不断推动下,神仙大流最终汇入了大道。不过,也有企图别立于大道之外的仙家,以致民国时陈撄宁提出仙学的概念。但是,如果仙家没有道家的依据,可能还会倒退到服食、羽化之说吧——战国道家已构画出不须羽翼就能乘云驭龙的真人,但汉代仍然有大量羽人的艺术造型与文学形象,由此可见仙家一斑。

 

(一)服食仙与羽人

 

说到服食成仙,飞升天空,中国人大约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原作恒我,避汉文帝讳改恒作常(或将恒写作姮),后两字添女旁成嫦娥。嫦娥奔月的故事,大约在战国中后期已有,199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的王家台秦简《归藏》中有“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307)□……□□(奔)月而攴(枚)占□□□……(201)”的记载[16]。汉代,则传说嫦娥为后羿的妻子。其事如《后汉书·天文志》注引张衡《灵宪》云:“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17]

不死之药究竟为何物,恐怕无人知晓,秦皇汉武倾全国之力寻找不死仙药也未能找到。流传后世的只有《神农本草》所载“久服通神明,不老”的丹砂等上品矿物及传说中的植物类仙药,理论还只是“食金如金,食玉如玉”的模拟。

汉代以后,因人们渴望金银和长生,在医学、矿物学、冶炼学的基础上,而有了烧炼金银及金丹之术,谓金丹可点化五金成黄白,可服食成仙,称金丹为不死药。服食金丹成仙,在东汉魏伯阳,晋代葛洪等人的推动下,至隋唐时,已经成为道教成仙的最重要方术。但是,即使魏伯阳给金丹以阴阳理论支持,即使唐代外丹家吸收道家元气理论,以为所炼是日精月华、天地之根,也改变不了服食金丹者大多不仅不能延寿,反而速死的事实。金丹当做药物疗病还可以用(近代张觉人依旧将丹药疗病),但作为服食成仙的法门,逐步被道教自身检点清算,如说内外丹相兼,有内丹才可服食外丹。宋元以来,金丹几乎已经是先天炁的代名词。明清以后,虽然仍有炉火炼丹,但主流的认识已经不将外金丹当作成仙之术,而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如陆西星称其为地元,不可服食,可用点化,可作天元之助。其《玄肤论》云:“地元谓之灵丹。灵丹者,点化金石而成至宝,其丹乃银、铅、砂、汞有形之物,但可济世而不可以轻身,九转数足,用其药之至灵妙者铸为神室,而以上接乎天元,乃修道之舟航、学人之资斧也。”[18]其天元即是用灵丹铸成神室,然后上水下火,炼于神室之中,“无质生质”。伍冲虚所炼之丹也是“浮黎神气似有似无”(所用乃“无形之形附于有形”之无形生炁),闵一得称炉火金丹只是假幻钩玄的方便法门。

服食的仙药,可以参看《抱朴子》之《金丹》《仙药》等篇。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指酒食)立至。”[19]将服食羽化、升天为神、役使鬼神的观念融合在一起,显然是方仙道的延续。《山海经》所记不死之国与羽人之国,并不相干,大约在战国晚期,此两者才合流,如《楚辞·远游》说“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吕氏春秋》说大禹“南至交趾……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列仙传》说偓佺好食松树子,体生毛,能飞行。

最初不死仙人的形象,我们不得而知。战国以来,仙人的形象,主要由道家的真人、神人和民俗传统的羽人,以及“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西王母式的神物(异人)构成。羽人,最初是人与鸟的组合,据说商代已经出现[20]。羽人形象自魏晋南北朝以降开始走向衰落,逐渐消失殆尽。西王母传说甚古,三代之前已有不可信,周穆王见西王母的传说可能有些事实依据,到了汉代,西王母已有“年可三十许,容颜绝世”的绰约丽人的形象了[21]。庄子书虽然描写了怀道德而外形古怪的人,但得道者更多的是藐姑射山神人的形象,庄子说“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所以后世便将西王母塑造成翩翩美妇形象。仙人形象最终大致定位于庄子所说的真人神人类形象。

 

(二)仙与登遐

 

仙,又写作僊,《说文解字》释其意为“长生僊去”,取意于《庄子》“千岁猒世。去而上僊”之句。僊,得意于䙴,同迁。刘熙《释名》以为“仙者,迁也,迁入山也”。后世即以为神仙迁居洞天福地。仙,还写作仚,是人登山而仙之意。其意即如《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22]之说。仙人迁入山,与登山成仙,是两种不同的观念,不过,都可以看出仙与山有密切关系。早期传说的仙山,无过于东方的蓬莱诸山与西方的昆仑山,其间都有可饮食的不死之物。

仙家虽致力于寻求不死之药而让肉体长生,但也吸纳灵魂长生之说(方仙道既然吸纳了灵魂之说,自然也吸纳了交通鬼神、役使鬼神之术),道教早期称之为尸解仙。

尸解,司马迁称之为“形解销化”,即是肉体的解化。尸解仙,其初指形体开解消亡,而神魂长生之人。这是远古以来的灵魂信仰仙化后的产物。其后称行法后,可用杖、剑等物替代肉体,自身则往他处。在别人眼中,杖、剑等就和自己的身体一样,如果开棺,只见杖剑等物。这是佯死托形的幻术。还有肉体变异者,如轻软如蝉蜕,或身形消化唯留髻发,或唯有衣冠,这却是修炼有成者的表现,不是一般的尸解。此外,还有神升尸留、死而复生等其他说法。《云笈七签》总结说:“夫解化之道,其有万途。或隐遁林泉,或周游异域……或坐死空谷,或立化幽岩,或髻发但存,或衣结不解。乃至水火荡炼,经千载而复生;兵杖伤残,断四肢而犹活。一足不化,五脏生华。”[23]

尸解仙,因为主要是说神魂飞升,与道教形神俱妙、白日飞升的理想相距甚远,所以被当成最低等仙。葛洪引仙经说“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叙》说:“夫神仙之上者,云车羽盖,形神俱飞;其次,牝谷幽林,隐景潜化;其次,解形托象,蛇蜕蝉飞。然而冲天者为优,尸解者为劣。”[24]后世丹家所说的鬼仙,与之相似。

形体消亡,神魂飞升,大约源自火葬(火解)风俗。传说仙人宁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25],可为说明。肉体火化,神魂飞升,原叫登遐,如《墨子·节葬下》说:“秦之西有仪秉(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26]后来凡指神魂飞升都可以称作登遐,或作登霞、登假,庄子则借用为真人登假于道。

 

(三)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灵魂长生之说,满足不了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不死之药,又遍寻天下而不得,神仙长生之梦,看看就要破碎。幸而道家有修道长生的理论与实践,于是出现了以精气修养为核心的诸家仙术,才将神仙信仰的大厦支撑起来。此后,积精养气诸仙术,与继续寻求不死药而有的高科技之金丹锻炼(《真诰》所谓“若得《大洞真经》者,复不须金丹之道也。读之万过,毕,便仙也”[27]的广告性言语并不能动摇金丹地位),交通鬼神而有的符箓斋醮成为道教法术的主要内容。再后,与外炼金丹相对的诸内修仙术发展成为内丹,并逐渐成为有体系的内丹术,内丹术最终与大道融合,成为以丹证道的内丹道。丹道在外丹强势推进神仙之说而成强弩之末后将之摄入,又提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口号将交通鬼神之术融摄,于是说成仙,少有不仰仗丹道的了。

修炼精气之术,主要有合气还精的阴道(后世称房中,不准确),呼吸服咽精气的气法,以及导体令和、引气令柔的导引。精气两字,可分可合,是个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所指不同。在道教修炼体系中,既指生命精华与能量,也指体内精血和气态之物;既指大道精微之物、运化之气,也指有形无质的虚白光炁。早期道术中,都没有作区分,而且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内修精气,有着明显的机体效益,如马王堆出土的《合阴阳》说:“一动毋决,耳目葱(聪)明,再而音声[章],三而皮革光,四而脊胁强,五而尻脾(髀)方,六而水道行,七而至坚以强,八而奏(腠)理光,九而通神明,十而为身常。”[28]此文结合身体交合而不泄精的合气锻炼,大意是说,交合中感动精气,蓄积精气,如果不漏泄,便能起到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皮肤光泽,肌体坚实,尿道通利,外肾坚强的功效,进而能够与神明相通,保持健康长寿。可见,此术是利用交合启动精气,锻炼精气,以期通神明、为身常的方法,而不是一般的房室养生,所以才称作仙术。

积精累气,合气阴道有八益之说,后来气法更提出易形之语。《汉武帝内传》说:“夫欲修身,当营其气,《太仙真经》所谓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子但爱精握固,闭气吞液,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髓。行之不倦,神精充溢。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成道,成道则为仙人。吐纳六气,口中甘香。欲食灵芝,存得其味,微息揖吞,从心所适。气者水也,无所不成,至柔之物,通至神精矣。”[29]其法即是存神宁心,握固爱精,闭气吞液,便能精神充溢,以致于洗髓易筋,身形变易。此文未对身形变化作具体说明,唐代司马承祯《坐忘枢翼》则有进一步的发挥,即炼形为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习俗观念中,仙人飞升,还须坐骑,炼形为气之后,已无须此举了。

通过修炼精气而成仙,所以才有了《黄庭经》“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的名言。

 

(四)五种仙

 

继承《庄子》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百官、民众各治其术的分类方法,《太平经》说有九类人,即奴、民、贤、圣、道、仙、真、神,谓九人各职其责,司理一气,其人各安职位而又和合,则除除承负以致太平。九类人如《九人消先王灾》说:“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大神人,职在理天。真人,职在理地。仙人,职在理四时。大道人,职在理五行。圣人,职在理阴阳。贤人,职在理文书皆授语。凡民,职在理草木五谷。奴婢,职在理财货。”但《致善除邪令人受道戒文》所说“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则与之有异。此九类人并非一成不变,《太平经》勾画了一个从奴婢到委气神人的下学上达的次第,《分解本末法》说:

今善师学(敩)人也,乃使下愚贱之人成善人;善善而不止,更贤;贤而不止,乃得次圣;圣而不止,乃得深知真道;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死;仙而不止,乃得成真;真而不止,乃得成神;神而不止,乃得与天比其德(“乃与皇天同形,故上神人舍于北极紫宫中,与天上帝同象也,名天心神”);神神而不止,乃得与元气比其德(“乃复踰天而上,但承委气,有音声教化而无形”)。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德乃复覆盖天地八方,精神乃从天地饮食,天下莫不共祭食之。[30]

天人、神人、至人、圣人与仙、真、神、元气的次第,表述了内在境界与所得地位的关系,加之下学上达的修炼论,这些都是道教的重要理念,后世所说仙,大都沿袭这种思想。至唐末五代,《钟吕传道集》提出了著名的三成五仙学说。

三成,指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五仙,指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

鬼仙,指定中出阴神,神象不明,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的人。

人仙,指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止于小成之法,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之人。

地仙,指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识龙虎,配坎离,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所行中成之法,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之人。

神仙,指在地仙基础上,用功不已,再行大成之法,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之人。

天仙,指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之人。既为天仙之后,若厌居洞天,可以效职以为仙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而后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31]

 

三、神与神人(通神者)

 

《道德经》说证道者可观道之妙徼,隐约可知大道之中有能知(无计之智)能作(无为之为)的主体,这个主体即是神,老子喻之为谷神,《庄子》称作“若有真宰”。此神是真神,虽然证道者是多个,但道中的主体非一非异、无古无今,混而为一,微妙难思,难以言传。其次,《庄子》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是说上神有形无质,唯有光炁,乘光昭物,混同于玄冥,是为正神。后世《洞神经》解释说:“大道降神,应接一切,或有名无字,有字无姓;或有位号,姓名亦无,各由感致,参差不同。是谓正神,皆道应化。”[32]这两者是道教最根本的神,按后世观念来说,此是道、仙、神三位一体的。结合丹道修炼来说,道中之神,是炼神还虚之后的神,上神乘光之神,是炼炁化神之神。

老子建立了“象帝之先”的大道。庄子说众多大神都是修道而成真成圣,“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太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霸,傅说得之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33],并提出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的“神人”观念。稷下黄老强调虚一保精,内以致圣,外通天地鬼神,而因俗立事。先秦道家都未有宇宙大神的尊崇位置。

早期道家的重心在道不在神,象老庄所述的道、仙、神一体的神祇,在汉代以后才被道教重视。在未受佛教刺激之前,黄老道教的天神鬼神观念同儒教一样,大体源于自然和社会,即是天地山川、四时五方之神及物怪、人鬼诸类。天神最高者为天帝,汉代改作太一神。秦汉以来元气观念盛行,道教说诸多大神都是道气所化,《太平经》所说无形委气之神人即是此类。汉末三国,才吸收了搭佛教便车过来的印度原人神话,有了盘古之神[34],开创了神祇化生宇宙天地之说。魏晋以后,道气化神与创世神话结合,于是有了道教的至上神,如盘古传说结合元始天王之说后演变来的元始天尊,便有了元始天尊开天之说[35]。再吸收佛教的六道观念后,才有了居于三十六天的诸神和地狱诸官。南朝陶弘景将传说中的神祇、诸仙、人鬼整合,写成《真灵位业图》,开始构建道教神仙谱系。只是道教神祇是不断汇入的,后来还有大量新神出现,很难有固定统一的系谱。

道教至上神,主要有三位,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由老子升格而成,是在黄老信仰上吸收创世说,结合道中之神而有,有《太上老君开天经》传叙其事。谓老君在未有天地之前的洪元阶段就已出现,经历混元后,至太初天地开辟,而后有人。再后经历太始、太素、混沌、九宫、元皇等阶段以至三代,老君世世降为人师。《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更说“老君……亦号曰无上虚皇元始天尊”,直接将老君等同于元始天尊了。元始天尊由元始天王演变而成。元始,即是最初之意,最初唯有混沌之气(又称为道),其精能够因机赴感,是为元始天尊。如《灵宝开天经》说:“混沌之中,无光无象,无祖无宗,唯有于道……元始者,道之应化,一之凝精,至真不杂,内外清纯,因气感生。转变自然,因机赴会,玉质金容,为众物本,故称元始焉。”[36]不过,从《三五历经》等传说源头来看,盘古还只是混沌之中的大神,尚非“气之始也”、更非“未见气也”的灵神。托名葛洪的《枕中书》说在阴阳未分,状如鸡子,混沌玄黄之际,已有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居于玉京山。葛巢甫等将“元始”升格为元始天尊,又将元始天王降格为元始天尊弟子[37],造作经典,是为灵宝道。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则暗用老君入胎之说,称盘古治世成功后,蜕去躯壳,魂游空中,遇太元圣女,化做一道青光投入太元圣女口中,使其受孕。怀孕十二年后,从太元圣女的背膂间化生而出,是为玉清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由国家宗教至上神昊天上帝结合玉皇信仰转化而来(或说玉皇为元始天尊的别号,《天师请问经》说“元始天尊……故号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皇”),在北宋真宗、徽宗的推动下,成为至上神。

至上神除此三位影响最大之外,还有其他说法,大都以为是在虚无大道中最初的神灵,是大道的代言者。也有更甚者,则说至上神即为道之聚形,如《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还有最甚者,说大道即是至上神之身,比西方神教有过之无不及,是为最彻底的神教。如《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二说“老君生于无始,起于无因,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大道之身,即老君也。万化之父母,自然之极尊也”。[38]

受国家祭祀神祇影响,道教纳入了天神、地祇、人鬼信仰并加以损益,也接受了功德成神的观念(这一观念从《礼记·祭法》中所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而来),形成道教系统的神祇,如日月星辰、风伯雨师、电母雷神,五岳龙神、李冰关羽等。受民间信仰和其他宗教影响,道教也纳入了不少俗神和少量他教之神,如二郞神、妈祖、观音等。民间俗神与官方神祇及道教神仙,在某些时候是交互影响的,如二郎神(即灌口神、玉垒山神),在唐代就受到都江堰地区人们的热烈崇拜,宋代以后官方称他作李二郎,属于官方神祇,而好道之士称他为修道的赵昱赵二郎,称清源妙道真君,明清以后,又演变成杨二郎。

《管子》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谓鬼神就是精气流于天地间而成。《周易·系辞》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是说人等诸物由精气聚成,其形体变化逝世之后而所存者,即是鬼神。也就是说,鬼神也是精气的变化形式(《礼记·祭义》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39]则仅以神为精气,而以鬼为魄)。因为《易经》是官方的重要经典,所以官方的鬼神观念也极大的受到精气学说的影响。在未受到佛教心性影响之前,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精英层次的信仰里面,都以为鬼神的实质是气。以精气为桥梁,精思则有了道教天下一气之化神降真、役使鬼神之术,精诚则有了儒教塞于两间之万物备我、天人感应之说,这是神人(通神者)的高级境界。此外,鬼神为精气之变,也造就了道教身神之说。

通神是古老以来就有的事,但绝大多数师巫通灵者,达不到通神的高级境界,其交通鬼神的言论,大约是人间诸事的翻版。大体而言,道士与师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信仰、境界、修养的不同上。就一般的人来说,其信仰只是为了祈福禳灾,维护现实利益,他们以祭祀供养的手段,希求鬼神福佑。不过,大多数人抱着“与鬼神为市”[40]的心态去参与宗教活动,从根子上说,他们都是没有信仰的。如果不具备精诚之心,没有洁净精微之状,能否通神,未为可知。幸好他们可以通过通神者作中介与神鬼交通。

早在汉代,《太平经》已经将黄老、方仙、神鬼融合,用通神境界明确的将仙神鬼归类。在其“以神为使,以人为户门”的通神境界中,有三类通神者,以守一化神者为最高,以守身神出游者为中等,神鬼之附体者为最下。每类又可分三等,共九等。

《真道九首得失文诀》说其九等为:一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分别可见,这三种属于可以度世的方术(仙)。四为神游出去而还反,五为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六为刺喜,这三种可以役使神吏(神)。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鬼),这三种多邪,属于附体,不可常使,否则令人惚惚怳怳,或者有不精之人,多失妄语。其云:

道有九度,分别异字也……一事名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分别可见,四为神游出去而还反,五为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一事者各分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以人为户门……其上第一,元气无为者,念其身也,无一为也。但思其身洞白,若委气而无形,常以是为法,已成则无不为、无不知也。故人无道之时,但人耳,得道则变易成神仙,而神上天,随天变化,即是其无不为也。其二为虚无自然者,守形洞虚自然,无有奇也,身中照白,上下若玉,无有瑕也。为之积久久,亦度世之术也。此次元气无为象也。三为数度者,积精还自视也,数头发下至足五指,分别形容,身外内莫不毕数,知其意,当常以是为念。不失铢分,此亦小度世之术也。次虚无也。四为神游出去者,思念五藏之神尽出入,见其行游,可与语言也。念随神往来,亦洞见身耳。此者知其吉凶,次数度也。五为大道神者,人神出,乃与五行四时相类,青赤白黄黑,俱同藏神,出入往来,四时五行神吏为人使,名为具道,可降诸邪也。六为刺喜者,以刺系地道神,各亦自有典,以其家法,祠神来游,半以类真,半似邪,颇使人好巧,不可常使也,久久愁人。七为社谋者,天地四时、社稷山川祭祀神下人也,使人恍惚欲妄言,其神暴仇狂邪,不可妄为也。八为洋神者,言其神洋洋,其道无可系属,天下精气下人也,使人妄言,半类真,半类邪。九为家先,家先者纯见鬼,无有真道也,其有召呼者,纯死人之鬼来也。此最道之下极也,名为下士也……然此者,人行之所致也。守本者得上,好身神出入游者得中也,愚人乃损其本守末,他游神者得下。守本者能尽见之,守中者半见之,守末者不能还自镜见之。[41]

第一,元气无为。指念思其身洞白,若委气而无形,无一所为。成功后而神上天,随天变化,则无不为、无不知。

第二,凝静自然。指守形洞虚自然,无有他作,身中照白,上下若玉,无有瑕疵。此虽未化神,也是度世之术。

第三,数度己身。指冥目积精内视,数头发下至足五指,分别形容,身外身内莫不毕数,不失铢分。此为小度世之术。

总体来说,这是念身的三个阶段。系念于身,从头至足,分别形容,是集神的方法,可以使心神专注,不乱游离,所谓形神合一,安然静定。但是,还没有光明生发,所谓“守一明之法,未精之时,暝目冥冥,目中无有光”。这是第一阶段。其后,身心洞虚,“神明渐光。始如萤火,久似电光”,久而身中照白,上下若玉,但还没有脱离身体感受。此际体质也发生变化,能够却病延年。这是第二阶段。再后,其身洞白,若委气而无形,进而形气化成神(“躯化而为神,状若太一”),“天地神明同。出阴入阳,无事不通”。这境界与后世内丹道所说身外有身的阳神相似。

第四,五脏神神游出入。指思念五脏之神出入,如果看到五脏神行游,就可与语言,可以知吉凶。

第五,四时五行大道神。指人神出,与五行四时相类,四时五行神吏为人使,可降伏诸邪。

第六,刺系地道神。以指用名刺符书系诸祠神鬼,但地道神鬼半以类真,半似邪,颇使人好巧,不可常使,久久愁人。

这三种是主动使神,下面三种则是神鬼附体。

第七,社谋。指诸天地四时、社稷山川祭祀之神下降人身,其神使人恍惚错乱,欲妄言语,其神暴仇狂邪,不可听其妄为。

第八,洋神。是说其神洋洋,其道无可系属,是游魂精气下附人身,其神使人妄言,半类真,半类邪。

第九,家先。指无有真道的死人鬼魂来附人身。


《太平经》以为上等的通神者能够让人尽见诸神形象,中等的只能见到一半,下等的不能让人见形。其第一等通神者与元气合同,则与庄子所说神人相同。


道教信仰的道、仙、神中,以神鬼最为庞杂。道,经过唐代官方疏理后,主流意识已经不会变异;仙,经过钟吕整合后,异说少了很多;神,虽然陶弘景在南朝时就努力构建谱系,但效果还不理想。现今道教或许还需要构建包含道、仙、神的神仙谱系,或许可以参照《真灵位业图》的精神与结构,和《太平经》真道九首之说,当然应该突显道的绝对性,诸仙诸神的地位,应该根据其内业与外业——其内修中与道的远近与外业中功德的大小来定其位次。而在当今,强调功德成神,开展为社会作功德的理念,从而展现大道的活力,大约是道教与社会的重要契合点之一。

 

四、修身济世与圣人

 

内修其德,外化家国,是道教的核心思想之一,也略微可见道教为国治政的政治观念。这里简略的表述一下。

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大意是说把道落实在自己身上,其所得才会非常充实真切(所谓充塞天地之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将道落实在自己家中,其所得才显得富余。将道落实在乡里,才见其所得的增长。将道落实在邦国,才见其所得的丰硕。将大道落实于天下,才显出它普及一切的大德。提出了修道者内以修身(或说修真)外以化天下的理想,这种理想是儒道共通的,是中华文明的神髓所在。

老子、庄子称修身济世者为圣人。战国黄老道家继承老子内修外化之说,以精气为道[42],内以治身,令心虚静,令身坚固,令神长明,外则因俗施事,“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庄子·天下》也提出了内圣外王的命题(内圣指与神明通)。《易·坤·文言》说“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还是这种理想的发挥。《太平经》则有“内以致寿,外以致理”的口号,并在《管子·心术》所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的基础上,打出了感应“太平气至”以令天下太平的旗帜,并说道人应“教天下之人,助天生物,助地养形,助帝王修正”。以致《度人经》所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丹道所说内功外行,符箓家所说“内炼为丹,外用成法”而炼修济度,闵一得所说医世等等,这些都说明道教修身济世的情怀。这不仅是梦想,也是一个具有大志的道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五、结语

 

道教至上的道、仙、神信仰,可以追溯到老子,也就是说,道信仰涵盖天下万物,从其一开始就已经为后世黄老道、方仙道等的合流预留了空间。从道教核心信仰与实践的分析中,我们认为:道教是以“道”为核心的教化、学修体系。它统摄了个人身心修炼的神仙术,治理政治的黄老术,鬼神感应的祈禳术,此外还包括了自然及其规律研究的方术等。可以这样给其定义:道教是以虚无道气为根本,以神仙信仰为表征,以炼养道法为手段,以济世度人为功德,以成仙得道为目的的“宗教”[43]。从道教的核心信仰与实践中,我们则能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什么是道教,而不必用西方神教观念削足适履的弄出一个似是而非的道教观念,也不会迷失在宗教仪式中,而忘失其信仰的实质。

通过上面描述,我们得出这样的印象:道门内,无论道士、仙人,还是神人或通神者(这些都是广义的道教徒),更加强调修炼(或称修身、修真),通过道术而达成其果位,这与纯粹信仰的神教不同,也与世俗因身心受创或附体等原因而通灵的师巫不同。道教重生重自主,因而鬼仙、尸解仙、附体等地位低下,但无论肉体长生,还是神魂长生,甚至阳神长生,都不是道教的究竟之处,真正的不死,乃是同于虚无自然大道“不死不生”的不死,是为与道合真。这与世俗欲望扩张而来的神仙信仰、神鬼信仰显然不同。

扩张世俗欲望的神仙、神鬼之道与化导世俗欲望趋向于道的道教神仙、道教神鬼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前者只停留在神仙、神鬼上,实质是民俗信仰,后者化神仙、神鬼入道,才是真正的道教。因前者混迹于道教中,如果不明所以,在批判巫觋神鬼、神仙欲乐思想对民族的影响时,把矛头指向道教,就会识误导不少不明真相的人,不利于道教的研究,也不利于道教的弘扬。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368-1369页。方仙,大约是以方术成仙之意。其中“鬼神之事”——神道服务于仙道。形解,与尸解相似。销化,大约指销金化玉以资服食。

[2][晋]葛洪:《抱朴子外篇》,《道藏》第28册,第344页。

[3][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刘勰•灭惑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618页。

[4][唐]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道藏》第24册,第728页。

[5]《道典论》,《道藏》第24册,第841页。

[6][唐]吴筠:《玄纲论》,《道藏》第23册,第674页。

[7][唐]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道藏》第24册,第723页。

[8]通常以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观念出自汉代《乾凿度》。按太易一段文字,是阐述天地万有如何从无而有的,故其问:“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阴阳统天地,是易学之事,无形生有形,是道学之论,显然此问是欲将这两家学问统合。且儒者不论虚无,谓有生于有,最多只将太极解作元气,故疑此说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是道家后学所言,而非儒者之学。老子说道生天地万物,除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外,没有具体说明道生的过程。《亘先》说“亘先无有”“有出于或,生出于有”,在无有与诸有之间,有个“或作”(指道之或然而动)。庄子《齐物论》在有无之始上进行推导,以为天下有始,而始之前有未始,未始之前有无有未始,他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大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世间有无,是“俄而”而有,在无有与有始之间所说之未始,似乎可以理解成混沌。大约在此基础上,道家后学进一步探讨无有与天地之间的生成关系,便有了太初、太始、太素之说。而纬学所重在天人之应,灾异之变,以阴阳五行立论,与天地生成无关。而易纬《乾凿度》引此说后,《钩命诀》进而说:“天地未分之前,谓之一元。于中则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为五运。”其将浑沦当作太极,别立在太素之后,于是后来又有五太之说。但是,其解显然错误。

[9]严一萍辑:《帛书竹简》,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年,第47页。

[10]《三天内解经》,《道藏》第28册,第413页。

[11]《三天正法经》,《道藏》第28册,第406-407页。据小林正美研究,此经前半部分相当于东晋中期之后的上清经系之《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

[12]《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道藏》第25册,第19-20页。

[13]《洞真太上太霄琅书》,《道藏》第33册,第661页。

[14][明]朱权编《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时又省去祭酒道士,只有五等了

[15]《灵宝出家因缘经》说第三等的为幽逸,指含光藏辉、不拘世累的道士。第四等为山居,以下名称次序相同。

[16]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收入艾兰、邢文编:《新出简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1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216页。

[18][明]陆西星着,盛克琦编校:《方壶外史——道教东派陆西星内丹修炼典籍》下册。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354页。

[19][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道藏》第28册,第208页。

[20]羽人研究,参看徐中舒《古代狩猎图像考》(1932),孙作云《说羽人——羽人图羽人神话及其飞仙思想之图腾主义的考察》(1947),杨孝鸿《汉代羽化图像的发展及其原因》(2004),贺西林《汉代艺术中的羽人及其象征意义》(2010)。

[21]西王母研究,参看《西王母文化研究集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汉]刘安:《淮南子》,《诸子集成》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57页。

[23][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道藏》第22册,第597页。

[24][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道藏》第22册,第792页。

[25]《列仙传》,《道藏》第5册,第64页。

[26]《墨子》,《道藏》第27册,第255页。

[27]陶弘景:《真诰》,《道藏》第20册,第519页。

[28]裘锡圭主编,湖南省博物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纂:《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54-155页。

[29]《汉武帝内传》,《道藏》第5册,第50页。

[30]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5页。

[31]《修真十书·钟吕传道集》,《道藏》第4册,第657-658页

[32][唐]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天尊第二》,《道藏》第24册,第724页。

[33][战国]庄子:《南华真经》,《道藏》第11册,第577-578页。

[34]盘古首载于三国徐整《三五历纪》。《绎史》引《三五历记》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髙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髙,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又引《五运历年记》云:“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髪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盘古与原人神话,参看张开焱《盘古创世神话的异域影响与本土元素》,《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原人后又与大自在天合一,三国吴竺律炎、支谦译《摩登伽经》中说:“自在天者,造于世界,头以为天,足以为地,目为日月,腹为虚空,发为草木,流泪成河,众骨为山,大小便利,尽成于海,斯等皆是。”盘古开天的直接文献,应该是佛经所译的自在天。佛教自身也吸收了原人神话,如天息灾译《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说:“世尊告言:观自在菩萨,于其眼中而出日月,额中出大自在天,肩出梵王天,心出那罗延天,牙出大辨才天,口出风天,脐出地天,腹出水天,观自在身出生如是诸天。”

[35]《灵宝开天经》已佚失,不知具体描述。不过,道教说天地神灵由道气化现,盘古开天传说这种异质,并没有在道教中产生太多影响。即使灵宝道兴盛,其化生天地神灵的“真文”实质也同于道气,而不是人格神。

[36][唐]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天尊第二》,《道藏》第24册,第724页。

[37]元始天王与元始天尊之间演变的关系,大体如此,但灵宝系经典中,还有元始天王与元始天尊并存的情况,如《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说:“天尊言曰:我昔龙汉之年,与元始天王、高上玉帝,同于此土遇灵宝真文,出于浮罗空山之上。”甚至还有混用的情况。也就是说,灵宝经典是逐渐抬高元始天尊的。

[38][唐]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老君事迹氏族降生年代》,《道藏》第14册,第316页。

[39]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汉魏古注十三经》上册《礼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71页。

[40][清]张尔歧:《嵩庵集》卷一《袁氏立命说辩》,乾隆癸巳(1773),听泉斋藏版,第30页。其原语为:“于是信其说者,觊其报而行吾善。日起食人一饭,予人一药,周人一钱物,便利人一言语,放一鱼鸟虫蚁,皆注之籍,曰:‘吾为善矣。’终日炫其小惠微勤,与天地鬼神为市。其心之为公为私?为诚为伪?不待辨而较然也。”其语道出中国人信仰中非常现实的一面。

[41]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81-284页。

[42]《管子》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又:“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又:“道者,所以充形也。”又:“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又:“气者,身之充也。”又:“精也者,气之精也。”又“凡人之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等等,其“道”就是精气。

[43]换个角度,用时新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语言说,道教就是顺应宇宙规律(道信仰),运用各种技术追求长生与超凡(成仙),升华生命,期盼与宇宙本原合同(得道),并利益世间(济度)的特殊的“宗教”。



文章雏形大约十年前就有,2018年成稿,后来又有一些改动,只是尚未刊发。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