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生命文化学院第4期培训班于2023年8月24日—29日在东京成功举办。本期培训内容有“殡”有“葬”,有“道”有“术”,殡中有葬、葬中有殡,道中有术、术中有道,内容丰富但不是大杂烩。正如招生时我们就强调过的:
东京生命文化学院教的不是“术”而是“道”,不是“战术”而是“战略”,培养的不是“兵”而是“将”,甚至不是细分领域的“专家”,而是“专业的殡葬经营者”。
短暂的留学时光转眼就成了美好的记忆。今天让我们从“殡、葬、道、术”四个方面回顾一下这次培训,首先论殡。
教室:东京弘法寺地下礼厅
东京弘法寺教室
我曾经开玩笑说东京生命文化学院是所典型的“三无”学院——无教室、无宿舍、无食堂——过去办学这三项似乎是缺一不可的,现在则不然——在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物品一切都可以租用。办学最关键的还是看师资,而东京生命文化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师资。
我们租用的教室是东京弘法寺地下礼厅,这里本来就是举办法事(守灵式、告别式、追思会等)的礼厅,我们所追求的正是在实际场景中的“情景教学”,这样对口的场所可以说是花钱也未必能够租得来的。
福寿园总裁王计生和入殓师木村真二(摄影安剑星)
故事要追溯到2019年8月的东京殡葬博览会。笔者和福寿园王计生总裁应邀参加了招待晚宴,在宴会上经时任日本葬送文化学会会长福田允先生介绍,我们认识了担任电影《入殓师》技术指导的木村真二先生。后来我又认识了他的公子木村光希,并且成了朋友。今年5月份在东京我和光希聊天,谈到4年前租用的位于上野的“葬想空间”因老朽化不能再用而需要重新找教室,光希热情地推荐了他父亲运营的弘法寺。
弘法寺2楼大殿和普通寺院并无区别
弘法寺既是一座时尚的寺院,又是一座高科技骨灰堂。1楼和4楼是骨灰堂(下次“论葬”时介绍),2楼大殿和普通的寺院并无多大区别;3楼是小礼厅和客户休息室,5楼是和尚住的地方,日语叫“库里”。
左起:学院校董郝海英、木村真二、安剑星于弘法寺
这种现代寺院兼骨灰堂早在十五六年前就已出现,最近几年在日本的各大城市非常流行。几年前初老的入殓师木村真二收购了此设施,从“殡”跨入“葬”,但地下大礼厅和3楼小礼厅还是可以举办葬仪、甚至可以有遗体进入。当然我们租用期间就不能再接待其他客户了。
木村光希和他的“入殓”讲座
当初安排课程时我就想邀请木村光希讲授他拿手的“入殓”。可是他不仅本职工作忙,而且还担任今年东京殡葬展的执行委员,实在是太忙了,他表示自己不能亲自讲课并表演,但是会安排他的“送行者学院”的教师来代替他授课并表演。谁知24日中午光希给我发来了信息:“争取参加今天的课”。我担心他万一来不了,就没有将这一好消息告诉大家。结果,他赶来了,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
8月24日木村光希为东京生命文化学院讲课
入殓在日语中叫“纳棺”,也就是给逝者净身穿衣(小殓)并放入棺木(大殓)。入殓本是殡仪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实际工作也就个把小时,按照传统观念这是最底层的工作之一。可是天生具备极高的美学素养的木村真二将日本舞蹈的动作融入其中,将对逝者的最高的敬意表现为对遗体的服务,于是就有了我们在电影《入殓师》里看到的震慑家属心灵也打动了我们的崇高的“纳棺之美”。
木村光希在弘法寺表演“入殓”
木村光希继承了父亲的职业,但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在我们看来日本的殡仪已经做得很好,可是在木村光希看来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遗体的保全和“复原”(使其恢复到生前较好的状态),他觉得可以大有作为。于是他成立了以入殓师为主导的“株式会社远行”和培养入殓师的“送行者学院”。十几年过去,“株式会社远行”已经有了16家分店,“送行者学院”也已经培养了200多名入殓师。
桥爪谦一郎讲遗体防腐和哀伤抚慰
疫情期间防腐师穿着带供氧的防护服
这次我们还邀请日本著名遗体防腐兼哀伤抚慰专家桥爪谦一郎博士讲授了“美式遗体防腐和哀伤抚慰”,并参观了他的工作室。桥爪老师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殡葬专业,专攻遗体防腐和哀伤抚慰,是日本首屈一指的遗体防腐专家。日本的人气动漫《死亡化妆师》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听了他的课我吃惊地发现,他和木村光希的殡葬理念竟然惊人地相似!桥爪老师从科学出发延伸到人文关怀,木村光希则从人文关怀出发也触及到了人体科学,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防腐专家桥爪谦一郎(左2)和台湾金宝山的学员
王夫子老师曾说“遗体是另一种人格”,我深以为然。现在中国殡仪界的同仁们也在努力提升服务,但似乎有些侧重于表演性较强的仪式。我认为桥爪老师的现代防腐与哀伤抚慰、以及木村光希的“以入殓师为主导的殡仪”才是未来殡仪服务的终极方向,所以特意安排了这些面向未来的、在日本也属于最先端的课程。值得欣慰的是,本期学员素质极高,对于这些有点超前的内容兴趣盎然。
“天国入口的设计师”佐藤善彦
从前的日本,葬礼不是在寺院就是在家里;四十年多前,日本完成了经济高度成长,城市文明趋于成熟,于是出现了公共殡仪场所,有的叫“典礼”有的叫“会堂”。二十多年前,日本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日本人的寿命全球第一,从退休到死亡竟有二十多年的“老后”时光,到了“那一天”已经没有多少人来参加葬礼!于是,小型“家族葬”应运而生,而首创“家族葬会馆”的正是株式会社瀛特匠客的佐藤善彦先生。二十几年来他设计了300多座会馆从无败笔,被称为“天国入口的设计师”。
佐藤先生设计的千叶县木更津市“结衣庵”
参观茨城县神栖市家族葬会馆“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对于死后哀荣的需求也在提高。各地政府每年都投很多钱修建或改造殡仪馆。但因为设计师缺乏经验,绝大多数都是外观雄伟壮观,内部极不实用,可以容纳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告别厅,一年也用不了几次,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
其实中国也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以及少子化社会,在日本各地备受欢迎的“家族葬会馆”同样也适用于中国。可以肯定,无论中国殡葬何时立法、《殡葬管理条例》怎样修订,民营公司对于遗体的服务是否有更大的自由度(如果不能自由接运遗体,那也可以像台湾一样“守空灵”),总之这种符合现代城市生活的小型家族葬会馆肯定会成为一种趋势。这次佐藤先生讲的也正是这种社会变化给殡葬业带来影响的深刻逻辑。
入殓师木村光希、防腐师桥爪谦一郎、设计师佐藤善彦,他们都是“殡”行业细分领域内的顶级专家。但他们在东京生命文化学院讲的并非“术”而是“道”,他们并非要在80分钟内教会大家入殓、防腐、或者设计的技术,而是告诉大家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以及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我们去到殡葬文化先进的地方,向行业里取得最高成就的老师们学习,就好像穿越到了未来,站在未来的高度审视我们的现状,也就多少具备一些先见之明了吧!
下面附上这次的课程表供大家参考欲知东京生命文化学院第四期培训班“论葬”的部分,且待下回分解!
如您对国际现代殡葬文化感兴趣
请回到篇首点左上角蓝字“星之光设计”关注
【作者简介】
安剑星 微信 kenseian1963
陵园设计师,殡仪策划师,作家;
株式会社东京生命文化学院社长;
株式会社日本蔻蔻规划设计顾问;
株式会社村本纪念殡仪集团顾问;
株式会社瀛特匠客中国唯一代理;
株式会社筑波景观造园中国代理;
日本花艺大师三村晴一中国代理;
日本入殓师木村光希中国联系人;
北京星之光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日本葬送文化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