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普宁,南部小城里的生活诚诚恳恳

文摘   文化   2022-01-01 19:33  


在杭州,每到深夜想去吃一顿潮中人潮州菜。砂锅里熬煮的海鲜粥,粘软柔腻,搭配一碟清炒空心菜。灵魂是澄黄的普宁豆酱,咸香鲜香,是潮汕餐桌上的灵魂。

豆酱来自有400多年历史的普宁洪阳镇,面积66平方公里的小城,掌握着潮汕1400万人食鲜的秘密。前得空,我往普宁跑了一趟意外找到了一条宝藏老街:普宁洪阳中山街。





从潮汕坐高铁到普宁,再从普宁站转公交车,到普宁的老县城洪阳镇,要转几趟车。


大巴车摇摇晃晃,窗外不时闪过芭蕉树的身影,是南方的土地没错了。


我要找的中山街,是洪阳镇上最繁华的街道。它建于明朝,有400多年历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国有将近200多条街道,被统一改名为中山路或中山街,这是其中之一。


时代给它改了名,又和它保持着一定距离。


变革的风尚还没有吹到这座城,人们迈着旧时的步子过生活。骑楼商铺800多米长,当地人买锅碗瓢盆,置办新衣,都要到这条街上转一转。



小小铺子都装得满满当当。公鸡碗、陶砂锅、潮州茶具,当地人常用的器物,堆得琳琅满目。在这里开店,做的是长久的买卖。

一年四季有哪些主顾,当地人有哪些需求,老板自是清清楚楚。


代写春联,手写灯笼,很多已经看不到的行当,在这里还有一块栖身之地。世界变化太快,百年老店网红店铺往往就在翻云覆雨之间。不变和稳定,成为某种珍惜的品质。


潮汕的灯笼很美。朱红的大字,写在暖黄的竹油纸上。灯一亮,透出现世安稳的微光。


中山街上潮汕灯笼的老爷爷,也已经年仅花甲。他坐店门口的木桌上,慢悠悠地吃午饭。门槛上,写笼子的毛笔刚刚搁下,笔尖上还沾着殷红的颜料。灯笼套在畚斗上,放在路中间是店招。


中山街上纸料店也多,逢年过节,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到城隍庙里,拜拜的仪式很多,自然少不了采买各种供品。

还有很多寿衣店。这没什么好避讳的,人总要老去,生老病死,最自然不过。一条老街,把一辈子的紧要大事都考虑得极为周道。


我喜欢到各地的老街上溜达,为了拍照,也想看看地道的生活方式。老街珍藏了太多生活细节。


上逛逛,当地人吃什么,也一目了然。

普宁属于潮汕地区,吃食自然一脉相承。洪阳粿汁、猪肠胀糯米、蚝烙、无米粿、笋粿、炸豆干、鱼头粥……都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年轻的学生来这里吃一碗牛杂粿条,再一起去玩耍,师傅的手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故乡的味道。

荡天下的男孩,吃遍四方美食,念起家乡,想来想去,无非也是街头这碗青菜炒粿条,就一碗益母草肉片汤。


也有很多新店热闹地开起来,旁敲侧击当地人的味蕾,又往往风靡过一阵,又黯淡下去。老店屹立不倒,靠的自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稳定。熟悉的口味,就是乡愁的记忆


老街走到头,右转几步路,便是普宁城隍庙古时候,城隍庙往往是一城最繁华的地方。今日看来依旧是一等一的华丽精致。


走进庙里,夺目的金光璀璨。雕梁画栋,极尽奢华。


即使在平日,也是香火旺盛。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当地百姓用水果香烛和守护神交换心事。人间万家,多少烦恼与欢喜都变成了梁柱上金光闪的彩绘,屋顶上热闹的嵌瓷故事。



潮汕嵌瓷,很生动。仔细数数,做一个头饰就用了六、七种颜色。工匠们从各种彩色的碎瓷片里,找到他要讲的故事,这得耗费多少心思。

但一想到,这些嵌瓷是要被安到屋顶上,让乡里乡亲、子孙后代来日日观看。做起来,怎能不格外用心?


一城人认真生活的心思,被明明白白地镶嵌在屋顶上。热热闹闹,坦坦荡荡。



这条老街,800来米,慢慢逛也不过半日时间。但是,普宁人在这里走了数百年。

每个店铺里都有一个老城故事;每位老手艺人的手里,都知道普宁人日常生活的讲究;代写春联的老先生,肚子里装着普宁人美好生活的词汇掌故。


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故事,却让我感到平静。阳光炽烈,人们迈着慢悠悠的步子,生活过得诚诚恳恳。




   可爱的小地方  

泉州小观音礁临海乌镇崇教寺郑州
青海越南柬埔寨湘西云南大理福建土楼
宁波甪直保圣寺安徽福州丨广州湖庐绍兴
满洲里徽州潮州宜宾武汉武夷山厦门邯郸

原地旅行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花迹桃夭良渚
南山摩崖造像余杭富春江郭庄芦茨湾

小面积美好 
木莲冻 茶泡饭 西湖落日 梅花 四果汤 冬日热汤

活在傍晚
案头摆设着用具,架上陈列着书籍,终日在些静物里,我们不住地思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