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桌上,有一把紫砂壶:一粒砂,用了很多年。那是我第一份工作时,参加平台上的众筹活动时买的。那时候,我不懂紫砂的审美,只觉得新奇好玩。
直到前段时间,和朋友去了一趟宜兴,对紫砂的理解才又多了一层。江苏宜兴,太湖西岸的陶都,也是紫砂壶的原产地。鼎盛时候,镇上有几十个窑,龙窑有上百米长。烧窑时,熊熊烈火从底往上烧,满天通红。
龙窑边的河上停满了船只,等待着把紫砂壶运往更广阔的世界。诞生于这个小镇的器物,被全世界的人们热爱着,追捧着。
今日,紫砂凭借优良的品性,依然是爱茶人的必备。宜兴,作为紫砂手艺聚集地,全城的人都围绕着同一个话题而忙活,很有意思。在利永紫砂博物馆里,我看了那些住在博物馆里的大师作品。都是一些在紫砂历史上,留下闪亮印记的作品。
我还体验了一把制作紫砂的感觉。双手和泥料接触,拍打、揉搓 ,在壶身划刻图案……我付出努力而得到的杯子,就和世界上所有其它的杯子都不一样了。
制作一件趁手、长久的器物,往往需要倾注大量时间和耐心,这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昂贵的成本。中国人做东西,要和自然商量着来。紫砂也是。要把泥料做出符合要求的形态,就得和它对话。『这个形用欧式的曲线板去套,怎么套也套不上来,他们知道抛物线、双曲线、半圆线,两个线的过渡都不是这样,都套不出来,因为这是天成的东西,怎么套?』仔细观察过,很难不为它的微妙所吸引。神韵、形态、色泽、意趣、文心、适用,紫砂里头的学问大着嘞。
紫砂工艺,也是一门良善的手艺。它是全世界所有陶瓷里面,最早从头到尾把制作者的名字写在上面的。善良的工匠们善待工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在壶上。回顾紫砂的发展历史,它的制作也和文人紧密结合,文化的参与赋予了它更多观赏内涵。明代的时候,有董其昌、陈继儒、王世贞等文人参与,赋予了器物文人风骨。再往后,时大彬把紫砂工艺推向成熟,并在壶上留自己的名字。
我们去看紫砂人的名字,就是阅读一块招牌。六百年紫砂文化史,留下了不正是一连串善良的名字。
如果让我们换一种视角去看造物。人类是无法无中生有,因此,每一次创造都是一次对自然的消耗。瓷器一旦被制作出来,几十万年都不会自我销毁。那些我在博物馆里,看到越国的罐子、明朝的碗,都锃亮如新,时间难以掩盖它的光泽。B站公开课:《紫砂器的审美与收藏》著名陶瓷专家 高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