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名将白起墓为何在榆次

文摘   2024-11-02 08:48   山西  
白起(?—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白家村)人。行伍出生,勇于拼战,善于用兵,秦昭襄王时征战六国,为秦统一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曾在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被封“武安君”,名震天下。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在长平大败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后来得罪宰相范雎,被免为士伍。前257年,被秦昭襄王赐死,葬于陕西咸阳。
1970年,3530工厂在陕西咸阳东郊施工时,发现白起墓。1982年,此墓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在山西的有许多志书里记载,白起墓在榆次。据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五·陵墓中记载:武安君墓,在榆次县西南四十里神头村,秦白起也。《永乐大典》辑《太原府志》卷一,榆次县域图里,明确标有白起墓及所在位置。卷六,古迹中也载:秦白起墓,在榆次县西南四十里南庄村。父老相传,以为西秦白起墓,无碑可考。明万历《太原府志》卷二十四,古迹榆次县记载:武安君墓,县西南四十里南庄村,秦白起也。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六·陵墓记载:白起墓相传在县西南四十里南庄。乾隆《榆次县志》也有白起墓的记载:旧志自战国至唐有白起墓。那么,为什么白起会有陕西咸阳和山西榆次两个墓?
明万历《榆次县志》关于白起墓的记载是目前发现的古代榆次人研究白起墓的由来最早、文字最多的记载。文中记载:“白起墓:赵郿人,为秦将,封武安君,昭王四十七年,赵击秦军于长平,秦使起应之,射杀赵将,赵败卒四十万人降起,起挟诈后坑杀之。四十九年,秦欲使起攻赵邯郸。起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数日至,今国内空虚,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终辞不肯行,后秦军果多亡失。起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昭王闻之怒,于是免起为士伍,赐之剑自裁。起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我尽杀之,是足以死,遂自刭。后始皇思其功,封子仲於太原,故子孙遂为太原人,墓在县西南四十里南庄村。按:起死于杜邮(在今咸阳市),今其地亦有遗冢。岂后之子孙迁柩葬此邪?”那么,明万历《榆次县志》推测白起墓是由白起的子孙后代由咸阳迁到榆次可靠吗?
先说一下白起子仲封于太原的情况,这在《新唐书》中有记载:“白氏出自姬姓。……裔孙武安君起,赐死杜邮,始皇思其功,封其子仲于太原,故子孙世为太原人。二十三世孙后魏太原太守邕,邕五世孙建。”另外,在乾隆《太原府志》中也有记载:太原君,白仲,武安君起子,始皇时追录起勋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太原郡为其一,辖三十七县,治所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一带)。天下太平,停止了金戈铁马的战争岁月,秦始皇怀念起为统一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怀着内疚补偿的心情封白起儿子白仲为“太原君”,因此太原成为白仲的采邑。
白仲带着全家人来到太原,生活富足安定。日久天长,更怀念故去的父亲。中国历来重视长辈的丧葬祭祀礼仪。白仲作为白起的后代,被封“太原君”,身份显赫,他对父亲的祭祀应更为讲究,陕西咸阳流传下来的祭祀方面主要习俗有:安葬三年后每年的清明、十月初一、冬至、除夕等都要祭奠。太原至陕西咸阳距离600多公里,路途遥远,道路崎岖,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一年之内往返数次,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将父亲白起灵柩迁到自己的封地太原郡内,省去路途鞍马劳顿,则是白仲等子孙后代唯一的选择。
榆次县当时归属太原郡管辖,选择离晋阳仅几十公里的榆次县南庄村为墓址,也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选择。另一方面,在陕西及咸阳等地方旧志书中,并没有关于白起墓的任何记载。以白起在战国时代的影响力而言,后世的史书记载他的墓无疑。而与白起同时代的同属秦国名将的王翦墓,在陕西的旧地方志中多有记载。如果有白起墓而不记载,这是很不寻常的。相反在山西的旧地方志书中,都发现有白起墓的记载,而且记载的年代上至战国下至民国,2000多年一直没有间断。这是不是可以说明白仲封爵太原迁父亲灵柩从咸阳到榆次后,并没有将原墓拆除,而是封存了事,白起墓变成了衣冠冢,因此陕西当地的史书不会记载了,而山西当地的史书记载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此外,在陕西咸阳发现的白起墓中并没有发现白起遗骨。《咸阳市志》(2009年)记载:“白起墓封土成圆形,高6米,底部直径约19米,墓园面积120亩。墙垣为夯筑,东墙似为门,70年代因在墓区进行基本建设,文物部门随后清理了墓葬。墓内有墓道、墓室均为砖券,并出土了铁剑等遗物。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明万历《榆次县志》推测榆次南庄的白起墓为白仲迁父亲白起灵柩所建是正确的。

周慧斌
寻觅故乡往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