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 Why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by Bryan Caplan(《反对教育的理由》):
总体而言跟神作还是沾得上边的。有些地方个人感觉有点过于激进(比如明文diss Liberal Arts是“Mickey Mouse Major”对创造经济价值无用),但作者总能自圆其说;这在这种本来就极其controversial的辩论中其实挺难得的。作者发挥了自己经济学教授的专业优势 用了很多(我看不懂的)图表和理论,从常人忽视的视角审视了很多“教育之于个人”和“教育之于社会”的问题。说实在的有些片段让我有点不舒服,比如鼓励未成年人早点工作时直接用child labour来指代这种概念 ,but you don't learn without being uncomfortable huh。
作者有些观念我其实料到了,比如鼓励发展职业教育(顺便狠狠夸了一把德国),因为他认为职业教育允许学生在它和学术教育间做出选择(所谓“learn something that is either interesting or practical”)。还有其他一些观点我觉得挺发人 省的,属于“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那种,比如年轻人坐在教室里但没有学进去东西是在浪费社会资源而不是培养未来的优秀员工,以及贯穿全书的signaling theory和human capital purism(很难解释 想了解自己去看书)。Overall very thought provoking,是那种需要刻意摆脱偏见踏出comfort zone甚至承认自己的短见hypocrisy才能读完的书(这一点或许不少老师都难做到)。有朝一日捐给高中图书馆。
“Pedigree: How Elite Students Get Elite Jobs” by Lauren A. Rivera(《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
这本书的副标题“How Elite Students Get Elite Jobs”某种程度上似乎在套Learning to Labour的副标题“How Working-Class Kids Get Working-Class Jobs”,前者也确实补充了后者以及此前大多数社会学家忽视的点,那就是上流社会的阶层固化(之前的研究基本上都在研究下层社会)。作者是单亲家庭移民背景的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但从小被母亲送去高质量的私立学校,后来又进了藤校;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她发挥了自己在两个“世界”中待过的优势,靠人脉关系找到了一个在某咨询公司HR部门“卧底”的岗位,但同时又因为自己的拉美背景得以使不少少数族裔的受访者对自己敞开心扉。
作者在书中将投行、咨询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统称为EPS,在她的overt observation中发现了不少被EPS视为公开秘密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十分震惊的事实,比如它们会列出三五所core school和十几所target school(基本上都是美国top 20的学校),然后把将近80%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招募core school的毕业生上;如果你的院校不在名单上你又没有强有力的内推的话,你几乎是不可能进入顶级EPS的。作者还在同与员工和应聘者的交谈中发现,不少藤校与顶级商学院的毕业生把进入EPS看作一种错不了的default choice,往往用这段时间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以至于不少EPS的人戏称自己的公司已经成了藤校生的“finishing school”,成了他们积累经验与人脉的、“学校”的延伸产物。
有句形容文学作品的话是“句句不见刀,句句都是刀”,放在Pedigree这里大概是“句句不见不平,句句皆是不平”。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望尘莫及的投行被精英学校的毕业生当做玩乐场一般的存在,何尝不是不平?作者与面试官交流时后者不眨眼的那句“不是core school毕业生的简历我看都不看”,何尝不是不平?甚至,一所排名80开外的院校的毕业生辛辛苦苦挤进投行,每年回母校尝试招人却发现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压根不认为投行那种“上流社会”是自己该待的地方,从一开始便放弃了近在眼前的内推机会——这又何尝不是不平?但只有见过不平才能知道公平,才能珍惜公平,才能守卫公平;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这类研究、这类研究者的存在。
读这本书的目的绝不是让自己变得cynical或是放弃努力。如果自己的背景不足以使自己进入EPS或是所谓的“上流社会”,就努力打破玻璃天花板,使多一点跟自己一样的人能够进去吧;锤子再小,都能留下裂痕。
(注:这本书我后来也给高中图书馆捐了一本。)
“Study Gods:How The New Chinese Elite Prepare for Global Competition” byYi-Lin Chiang(《学神》):
又是一本总有一天会捐给学校图书馆的书,某种意义上填补了此前对中国教育的社会学研究都集中在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那一块的空白。虽说是对北京顶尖高中里“中国年轻精英一代”(New Chinese Elite)的研究但其实极其有普适性,能apply的范围惊人地广,包括但不限于其他一线城市的高中,无论公立还是国际(毕竟“学神学霸学渣学弱”这个hierarchy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都是存在的,尽管细节可能不同)。书中写到的学神与学霸如何善用家庭与学校资源乃至公然叫板老师的情节也是看得我一阵一阵deja vu。
要硬说这本书有什么“even better if”的点大概就是作者选取的北京顶尖公立高中实施的走班制还有相对自由开放的氛围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公立高中里都是不甚常见的,或许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作者的observation ,但毕竟这里研究的就是精英阶层所以这种sample的特别之处或许在所难免(某种程度上暗示现状是只有精英阶层的年轻人才配“享受”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只要深度思考一下就会意识到自己也是privileged,也理当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和受到的教育为改变教育现状乃至广义上的社会做点什么(这也是被自己写进文书的点——没错这本书让我一上头把三个差不多的项目通用的文书底稿一晚上肝出来了)。
一句话读后感:从今天的一本书中看到了昨天自己身处的环境,并决心使明天的教育生态变得更好。
“Privilege: The Making of an Adolescent Elite at St. Paul’s School” by Shamus Khan(《特权》):
自己常说想把读过的每一本教育社会学相关的ethnography都捐给学校图书馆,但这本尤为如此:作者是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做了一年老师后写出的这本书,读了后莫名有种回自己高中或初中做民族志的冲动(大雾)。某种程度上相当佩服作者能够在整个过程中都维持相对客观的researcher's position;纵使有朝一日我读了社会学或教育学博士回自己的母校做研究,估计也学不来他那份“局外人”的自我认知,以及(在不少稀奇古怪的情况下的)冷静与克制。
起初我以为书名Privilege是带批判性的贬义词,但读完后发现虽然批判性确实有不少,但“特权”在此应当被当做中性词来看待,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褒义,尽管这份褒义或许源于作者对自己母校的粉色滤镜(他没有承认这一点,但也可以理解);毕竟,这样的私立学校教育存在确实有其自身的价值。作者以细腻诙谐的笔调探讨了St. Paul's School的学生们如何用种种方法在种种场合中找准自己在学校的定位,以及他们的成熟世故中掩藏不住的年少与幼稚:“After all, they are nothing more than......teenagers.”(包括这句话在内的好多quote都使我不免回忆起自己高中时的一些片段)书中对精英阶层特权与其映衬的美国社会的极度不平等的不少描写都是辛辣而一针见血的,包括但不限于St. Paul's的升学指导中心给藤校招生官打电话讨论并近乎“要求”他们录取某些学生(我读到那一段时真的目瞪口呆);不少精英阶层对自己所拥有的特权那份近乎无知的indifference都是发人深省的。
总之在民族志的层面上是丝毫不逊于Study Gods的一本书,使我反思了不少自己高中时曾觉得理所当然的事物与经历,也(第无数次)意识到自己也是享有特权的少数人之一,理当珍惜这份特权并最大程度地使它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