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在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 年版)》的基础上对指南进行了全面更新,以指导和规范肝衰竭的临床诊疗。
临床诊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1. 急性肝衰竭
无基础肝病病史,急性起病, 4 周内出现 Ⅱ 级及以上肝性脑病(按 Ⅳ 级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
(1)乏力厌食、腹胀、恶心及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5 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0%,并 排除其他原因者;
(3)总胆红素(TBil)进行性升高。
2. 亚急性肝衰竭
无基础肝病病史,起病较急,4~24 周出现以下表现者:
(1)乏力、厌食、腹胀、恶心及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严重黄疸,TBil ≥ 10 × ULN 或每日上升 ≥ 1 mg/dL;
(3)凝血功能障碍,INR ≥ 1.5 或 PTA ≤ 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4)腹水,伴或不伴肝性脑病。
3.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无论有无肝硬化)基础上,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短期内高病死率的复杂临床综合征。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诊断标准
肝衰竭的治疗
目前肝衰竭的治疗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内科综合治疗,二是人工肝治疗,三是肝移植治疗。
原则上强调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和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并发症,维持或支持器官功能稳定。
1. 内科综合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
①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病情稳定后加强适当运动(A5)。
② 加强病情监护。
③ 推荐对肝衰竭患者直接进行详细营养评定,以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④ 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并酌情补充凝血因子(A5)。
⑤ 监测血气分析和乳酸水平,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特别要注意纠正低钠、低氯、低钾、低镁血症(A5)。
⑥ 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肺部及肠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A5)。
(2)对症治疗
① 抗炎护肝药物的应用
推荐使用具有抗炎、抗氧化、解毒、利胆和肝细胞膜修复保护作用的药物,如异甘草酸镁、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② 微生态调节治疗应用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戊糖片球菌等益生菌,乳果糖等益生元,以及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的合生元,可改善肝衰竭肠道微生态(A5),维持微生态平衡,减少继发感染,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和改善心理测量测试,改善肝衰竭患者预后。
③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尚存在不同意见,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时机、类型和剂量尚无共识。有报道胸腺肽 α1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尤其是合并感染患者。其余免疫调节剂多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肝衰竭的治疗。
(3)病因治疗
明确肝衰竭病因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包括查明发病原因及诱因两类。对其尚不明确者应积极寻找病因以期达到正确处理的目的。
① 去除诱因去除如重叠感染、应激、饮 酒、劳累、药物、出血等诱因。
②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如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豆状核变性。
2.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
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3. 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适用于经积极内科综合治疗和/或人工肝治疗疗效欠佳,不能通过上述方法好转或恢复者。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载指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