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黄埔军校在经历了“东征”“北伐”之后,名声大振,许多有志青年心向往之。在革命声浪中,武汉分校成立,经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推动,于1926年底启动招收第一批女生,1927年初成立了首个女生队。这一比美国西点军校女生队还早约50年的开先河之举,为推动中国妇女解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标志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25年的黄埔军校可谓如日中天,在第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共产党人支持的《中国军人》杂志刊载了一篇名为《军人和妇女》的文章,作者是女共产党员胡筠。文章首先论述了封建压迫下我国广大妇女的悲惨境地,呼吁在世界各国妇女运动兴起的现代社会,中国妇女也要起来争回自己应得的权利,号召中国妇女在男子们已冲锋陷阵肉搏于血泊中之关头,不要再熟视无睹,也不要仅限于摇旗呐喊作壁上观,要武装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要想获得女权,必须荷枪实弹去争取,绝非靠一些宣传和示威游行就可以了事。文章疾呼中国的军校和革命军队应该招收女性学员和女兵。此文在中国妇女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有志女青年纷纷致信表达对文章观点的赞同和拥护,有的甚至千里迢迢来到广州黄埔军校,或直接到军校要求报考,或提出要求军校修改条例招收女生。
一名叫金淑慧的女子家境较好,法政大学毕业,可她不安于现状,一心想穿军装、上军校。1925年6月9日,她直接上书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和校长蒋介石,表示志愿成为一名“革命的女军人”。见军校方面没有答复,她又只身前往军校陈情,但蒋介石避而不见。金淑慧后又上书:若贵校不能收为正式学生,情愿为旁听生,伙食、服装愿自备,多一人听讲恐不碍事耳,一腔热血统希鉴原。字里行间可见其从军心切。
疾呼受到了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关注和回应,他安排校刊在特刊上发布征文专门辩论。辩论从黄埔军校扩大到广州文化界等多个领域,各界人士纷纷发声。一期毕业生、共产党员李之龙,参加“东征”后听说这件事,专程找到校党代表廖仲恺,苦口婆心地阐述军校招收女生的革命意义和社会意义。苏俄军事顾问尼罗夫将军和他的夫人在金淑慧的说服下也加入到支持者的阵营。尼罗夫将军的夫人曾就读伏龙芝军校,还参加过多次战斗,她对廖仲恺说: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男女同学风气之先,黄埔军校作为当时观念最新潮的学校,反而要落后他人吗?
广州虽为国民革命的中心,但保守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公然提出此举有悖“传统”,会伤风化、乱军营。1925年7月13日,广州《民国日报》刊文大肆诋毁“女同志军”,煞有介事地说“这是万万不可能的”。面对各种杂音,李之龙在《中国军人》发表《陆军军官学校招收女生问题》,充分论证了招收女生的可行性,有力回击了保守势力,在军内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
期间,军校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多种意见。共产党人主导的军校政治部坚决支持妇女要求参加革命军的言行,并借助各种平台进行大力宣传。通过辩论,不少原来持异见的人改变了观点。包括廖仲恺,思想也开始转变,表示只要女生的身体足够强壮,能够吃得消军事锻炼,并符合条件,也可以考虑同意女生入校。
共产党人主导的《中国军人》倡导女子从军,冲破了封建意识的枷锁,最终影响和推动了大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1926年至1927年间,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展,武汉分校在恽代英、高语罕、谭平山、沈雁冰、李达、李汉俊等共产党人领导下,公开向全国招收女性学员。
武汉分校公开招募女性学员的消息如同春天惊雷,唤醒了更多进步女青年。全国各地进步女性纷纷报名,原本计划招收100名,但是由于报考人数过多,文化成绩又好,最后决定扩大录取人数。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共录取女生183人。一部分未被录取且较为优秀者,由临时开办的政治训练班南湖学兵团录取。
1927年2月12日举行了开学典礼,183名女生同男生一样,着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戴着军帽,打着绑腿,并肩站立,英姿飒爽。3月底,南湖学兵团的30名学兵编入女生队,女生队队员人数达213人。她们中有的已为人母,有的缠过足,有的是反抗包办婚姻、逃婚抗婚逃出来的,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她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努力,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先前投书《中国军人》、后来担任红军师长的胡筠、成为徐向前元帅夫人的黄杰,则是干脆与旧家庭决绝,一刀两断,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果敢和坚毅。入学后的第一个难题是剪辫子。这对女生来说,很难有辛亥革命时期男性那样割除封建余孽的痛快。但女生们还是约定时间一起剪掉。
.....
黄埔军校首个女队将如何发展?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