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来了一波反向操作。
过去,楼房项目主体未封顶就能发放贷款,是深圳市场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条潜规则。
如今,潜规则被打破了——
深圳所有的项目都必须在封顶后,银行才能放款给开发商。
第一眼看到这条新规,大家首先联想到的就是——
保交楼。
大家都知道,这钱呐一旦到开发商手里,指不定得花到哪里去。
主体封顶后放款,至少可以有效避免开发商挪用预售资金,导致商品房的延期交付或烂尾。
只有保证商品房如期交付,才不会让购房者们产生断供的情绪,进而避免增加银行坏账,影响社会稳定。
再进一步讲,
这是实现现房销售的第一步。
毕竟,没有什么办法能比现房销售更能保证商品房不烂尾的了。
只是,说到这儿,不免让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一、主体封顶就一定能避免烂尾吗?
事实上,主体封顶只是把造房子的进度拉近了半截。
从外面看,外立面、园区都会没开始动工呢;从里面看,水电、各种装修,也都还没开始。
尽管你主体封顶,但公共园区造得稀烂,室内水电线路乱窜,装修粗制滥造……这些就不算是烂尾吗?
二、现房销售在这个时期行得通吗?
历史上,现房销售推进了好多次,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即使是在市场热火朝天之时,也少有开发商愿意建现房进行销售。
这自然是因为现房销售模式之下,成本太高了,各个开发商在评估之后,都只能望而却步。
现在的市场是什么行情,想来不必多说。
此行情下,许多开发商拿地造期房的动力都快消磨殆尽了,更何况是拿地造现房。
同理,
以成本的角度来看,封顶后放款对开发商来讲,压力同样是大大增加。
市场已经这么差了,最需要的是宽松类政策,结果你突施冷箭,来了一记紧箍咒,这不是要命嘛。
所以,若是从“保交楼和现房销售”的角度出发,深圳新规简直就是一招辣眼睛的反向操作。
咱们重整思路,换个角度想想。
事实上,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款的要求在深圳很早就有了。
如今,只不过是旧事重提。
旧事重提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张口就能来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你老婆什么时候会翻旧账?一定是让你洗碗,你要给孩子换尿布;让你给孩子换尿布,你非要去洗碗;让你往东,你非得往西的时候。
时间点很重要!
当下,主流的政策在主张什么?
是去库存、稳市场。
那么,
深圳重申楼房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款,一定和“去库存、稳市场”有关!
套路太深了!
过去的房企奉行的是“高周转、高流速”的模式。
浅浅讲一讲,大概是盖个几层楼就能拿预售证,完了拿到购房者的首付,以及银行放款之后就能接着拿地,立新项目。
换句话说,房企造房子,钱大多是靠贷款。
如此,做开发商的门槛就低了。
门槛一低,圈子里的房企自然是鱼龙混杂。
这才是现房销售进行不下去的原因。现房建设的周长期、成本高、对房企资金要求大,没实力的开发商根本就玩不转。
而楼房主体封顶后发放贷款,其实就是一个阉割版现房销售。
这么做深受影响的自然是小开发商。
其一,小开发商们基本没有了拿地的需求。
毕竟拿了地,也没本事造房子了,只有被套牢的份。
其二,在建的项目,资金链可能要断了。
银行的贷款直接被卡死了,资金链可不就得断了。
这不就是变向去库存嘛!
你仔细想想,
小开发商们没了拿地的需求,有实力的开发商的需求其实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那么市场的整体流速就会更慢。
从源头上看,土拍的供应一定会减少。
而那些资金链出现问题的项目,该何去何从?
可别忘了国家队下场收购商品房。
既然你的项目资金链都断了,想找银行的放款路子也被堵死了,那么只有尽快把房子卖出去这条路子。
不过,买房人也不是愣头青,现行市场下,大家都对大开发商更信任。有些熟读政策的,大概率也能知道你这个项目存在问题。
于是,就只剩下这么一条路可走了——
让国家队把房子给收了。
价格低一些就低一些,量大管饱就成。
你瞧瞧,
土地供应减少、国家队收购商品房体量增加,这可不就是去库存嘛。
咱们话分两头,再来看看买方市场。
出清小开发商,留下大开发商,最直观的好处就是——
信任度增加了。
购房者往往会认为大开发商的房子,品质会更有保障。
再精打细算一番,大家都会发现——
买房成本变低了。
封顶后放款,意味着从预售到封顶的时间在拉长,那么买房人的月供也在同步推迟。
假设贷款200万,月供推迟了半年,以深圳的房贷利率计算,这段时间的持有成本大约是5万出头。
这笔钱就省下来了。
不论是信任度增加还是买房成本变低,最终反映到市场上就是购房需求的增加。
购房需求增加,可不就是在稳市场嘛!
去库存加速。
以上,我们已知晓,所谓的“保交楼”只是表面现象。
深圳规定楼房主体封顶才能放款的精髓在于:
出清小开发商,让政府下场收购商品房;
减少土拍供应,控制商品房增量;
降低购房成本,增加市场购买力。
不得不说,这一招是真的绝。
一来“去库存、稳市场”的主要目的肯定是达到了;
二来站在了舆论的制高点上,谁都知道买房人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期房能不能如期交付的问题。
不过,深圳仅仅只是个试点。
首先,深圳本来就没什么烂尾的商品房。
其次,深圳现在在售商品房的开发商基本实力都比较强劲,小开发商早早退出了市场。
最后,在517之后,深圳的市场已经好起来了。
6月份,深圳新房网签近3000套,创下近一年的新高;二手房网签4100多套,创21年4月份以来新高。
深圳的市场稳得还不错。
你该想想,到底是哪里的小开发商最多,项目最容易出现问题?
看看国家队下场收购商品房已经下沉什么程度了——
6月底,国家队收购范围扩大至2884个县级以上城市。
如今,国家队收房的资金已知的来自于地方财政、城投自筹资金,以及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其中,大头就在这3000亿上。
随着国家队收房的摊子越摊越大,这些钱显然是不够用的。
接下来,就是要开源节流。
开源无非是寻求资金,增加贷款来源。
节流无非就是把收购的房子的价格打下来。
显然,第一招已经出现——
楼房主体封顶后再放款。
此政策一出,那些还在挣扎的开发商们就该躺平了。
而国家队要做的就是和开发商谈一个美妙的价格,然后告诉它们——
之后的比赛,我们会全面接管。
毫无疑问,
去库存已经准备进入第二阶段。
现阶段,一些头部城市的新房供应已经大不如从前。
如深圳,24年上半年新房供应同比下降了21.5%,环比下降了31.4%,去化周期下降至22个月;
上海,今年来每批新房的平均供应量比去年少了32%。
杭州,目前新房的库存仅仅7000余套,核心区仅3000套左右,好盘基本都卖完了。
随着去库存进入第二阶段,不止头部城市的供应量会在掌控之中,越来越多城市的供应量都会在可控范围之内。
说得再直白一些,
市场要加速筑底了。
关于各个城市,尤其是头部城市的新政策,我们会一直关注。
大碗有个粉丝群,大家可以扫码免费入群。
我们会在群里持续解析新的市场热点,输出自己的观点。当然,群中还有不吝啬自己想法,愿意分享自己买房经验的群友。
获取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门,但在大碗粉丝群中,你总能找到最独到的见解。
专题研究:
城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