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2024年国际肺癌关注月活动主题为“重视肺癌早筛,规范肺结节诊疗” 。
2024年2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82.47万,新增癌症死亡病例约257.42万,肺癌仍是我国第一大癌,无论性别男女,无论发病率死亡率,都是均居于榜首的“双冠王”。
我国肺癌病死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发现晚,发现时即处于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早发现、早诊治,早康复是降低我国肺癌病死率最关键的方法。
图片来源:JNati Cancer Cent
广州和睦家医院积极响应王辰院士之于肺癌防治体系建设的“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战略。“促,防,诊,控,治,康”分别是肺癌防治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与康复。
和睦家医院组建了肺结节管理及肺癌防治多学科管理团队,集肿瘤科,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放疗,病理,营养医学,呼吸康复,精神心理,护理等多学科管理团队,同时链接国内外顶级肺癌领域专家,致力于超早期肺癌的筛查与诊治,肺癌的规范化治疗,为肺结节和肺癌患者提供规范化全程管理和舒适迅捷的治疗体验。
1、戒烟和避免二手烟:吸烟是肺癌的首要风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二手烟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暴露在烟雾环境中。
2、定期体检: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建议定期进行肺部低剂量肺CT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3、减少职业暴露:避免或减少接触石棉、镍、铬、砷等职业性致癌物质。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吃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食物;保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5、减少室内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使用含放射性物质的建材。
肺癌在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这也是许多患者直到疾病晚期才被确诊的原因之一。然而,有些早期症状如果得到注意,可能有助于及早发现肺癌。这些症状包括:
1、持续性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早期肺癌症状之一,尤其是那些不吸烟、无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如果出现新的、持续的咳嗽,应引起注意。
2、呼吸变化:呼吸短促、呼吸困难或呼吸模式的其他明显变化,尤其是在没有明显劳动后出现的情况,也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迹象。
3、胸痛:胸部、背部或肩部的疼痛,可能是由于肺癌导致的肺部或周围组织的疾病变化。
4、声音变化:声音嘶哑或显著变化,特别是如果这种变化持续存在,应考虑进行进一步检查。
5、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如反复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6、咳血:即使是很小量的血丝也不应忽视,咳血是一个重要的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7、持续性乏力和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持续乏力也可能与早期肺癌有关。
根据我国《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年龄40~80岁,并且至少合并以下任意1条危险因素:
①累计吸烟指数≥20包年;
②环境或职业暴露(氡,硅,镉,砷,铍,铬,镍,石棉,柴油烟雾,煤烟,放射性元素);
③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④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
⑤既往恶性肿瘤史;
⑥长期吸入二手烟(家庭或室内工作场所,>2 h/d,至少10年)或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中(炒、煎、炸等烹饪)。
1、综合治疗: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根据肺癌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因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外科手术:对于早期肺癌,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目的是完全切除肿瘤。
3、放疗和化疗:对于无法手术或晚期肺癌患者,放疗和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4、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标志的肺癌提供靶向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5、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适用于部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
在肺癌全程管理中,和睦家强调循证与规范治疗的同时,注重患者管理,特别是具有和睦家特色的“无呕化全程管理”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全程管理,抗癌路上更多安全保障,更多舒适体验。
多学科合作实现肺结节精准管理
人工智能赋能肺癌早筛工作
MDT这一理念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肺癌诊疗涉及多种不同学科,包括肿瘤内科、外科、呼吸,放疗、病理、检验等,在肿瘤精准诊疗的路径里,各个学科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跨领域的医学学科合作汇聚了多样化的视角与洞见,每一种学科都能以其独特的专业知识对肺结节进行剖析。
肺结节由于其难以诊断的特性,以及如今有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因此在肺结节精准管理过程中,需要整合各个学科不同的意见,才能够令患者获得最优化的诊疗方案。例如对于不确定的肺结节,MDT能够令大家共同对肺结节进行多角度评估,结合影像特征、生物学标记、临床表现等多源信息,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
此外,如今的MDT还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人工智能医生”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参与其中,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的参考意见,更好地促进MDT的开展。如今的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局限于阅片这一功能,基于大规模研究数据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模型也能够为专家提供重要的参考。当然,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临床医生,因为其本身的诊断性能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就是将专家的意见与人工智能的结果整合起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为患者带来最好的诊疗决策。
肺癌诊治与呼吸康复双线伴行贯穿全程
呼吸康复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了肯定的效果与优势,呼吸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肺部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睦家肿瘤康复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给与呼吸康复,同时辅助营养及心理康复,让您在强烈治疗后获得更强治疗耐受,更快恢复进程,更好生活质量。
预康复是在手术或治疗前进行的锻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在手术创伤前的身体状态并降低术后发病率。
围手术或治疗后的物理治疗旨在迅速恢复机体功能障碍和肌无力,并最大限度的提高身体功能、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相关的物理治疗包括有氧运动(地面行走、跑步机和/或静止踏车运动)和抗阻训练,以及呼吸训练、呼吸困难管理、平衡训练和伸展运动。
晚期肺癌患者的物理治疗旨在防止身体和心理状况恶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物理治疗干预包括协助活动,提供步态辅助以及功能指导的锻炼,如坐立练习,以优化日常活动能力以及能量消耗。
图片来源:Rehabilitationtheavenuecarecenter.com
肺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所需的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病理类型、患者的个人健康状况、免疫力、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例如,鳞癌和腺癌一般需要2-3年时间可能发展到晚期,而小细胞肺癌的发展更为迅速,有可能在1年甚至半年内发生广泛转移。尽管肿瘤细胞的基因型和细胞倍增速率不同会影响其恶化速度,但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期。因此,即使是同一病理类型的肺癌,不同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也会有所不同。这突显了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并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广州和睦家肺癌防治体系“六位一体”
助力肺癌早发现、早诊治,早康复
肺结节多学科门诊、肿瘤科门诊
👇详情请戳内科小助手👇
王立伟
广州和睦家医院肿瘤科专科主任
国家一级协会学术任职
北京抗癌协会理事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委员会腹部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青年专家组委员会委员
王医生掌握常见实体肿瘤(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肿瘤)的筛查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掌握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抗体偶联药物的应用和毒副反应管理以及肿瘤的评估随访监测。掌握肿瘤相关并发症和危重症管理,癌性胸水腹水的综合治疗,肿瘤营养与代谢管理,成人癌痛管理等。
基于“全人-全程-全学科“管理理念的肿瘤整合康复管理,提供癌症中期照护模式,帮助患者获得更快的恢复进程,更强的治疗耐受和更好的生存质量。也提供肿瘤晚期安宁疗护模式,关注患者”躯体-心理-社会-灵性-尊严“的全人照护。
王立伟医生200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获得解放军医学院(北京301医院)临床肿瘤学硕士,2018年进入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攻读临床肿瘤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先后进修于北京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曾赴荷兰the 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学术交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