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在面对学校和学习压力时,选择逃避和退缩,厌学情绪高涨,甚至出现“拒绝上学”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社交生活,更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也因此忧心忡忡:孩子这样下去会得抑郁症吗?应该继续上学还是休学一段时间?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为帮助有这类困扰的家庭和孩子,我院精神心理科特别开设了“厌学/拒绝上学”门诊,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1
什么是拒绝上学?
“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是指因儿童或青少年拒绝上学或难以全天留在课堂上的情况,由一系列情绪或心理因素引起。
拒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内心往往渴望得到帮助和理解,甚至自身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欲望,却难以应对这些由上学产生的一系列身体不适或消极情绪。
2
拒绝上学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身体症状
孩子常常在上学前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例如头痛、胃痛、恶心、眩晕等。这些症状会在周末或放学后缓解,表现出明显的“情境性”特点。
2、情绪症状
孩子可能表现出异常的焦虑、恐惧或抑郁情绪,甚至在家中也持续表现出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大、易怒或过度担心。他们可能害怕与他人交流,尤其是陌生人或同龄人。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自残的表现。
3、行为改变
孩子可能表现出躲避、退缩的行为。他们可能经常上学迟到、早退、整天不上课(躲在医务室、老师办公室、图书馆等)。甚至可能在上学路上临时反悔,要求家长带回家,或是坚决不愿意去学校。有些孩子则变得对家人依赖增强,不愿独处,甚至夜间入睡困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
为什么孩子会拒绝上学?
根据我们的经验,孩子拒绝上学的原因复杂多样,通常与心理、家庭及学校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分析:
1、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
有些孩子害怕在学校与他人交流,担心被同伴排斥或欺凌,因此回避学校社交情境。他们可能自认为不受欢迎、不被接纳,甚至害怕上课回答问题或被他人关注。
2、学习压力和学业焦虑
学习困难、学习负担过重、成绩压力、害怕考试等原因,都会导致学业焦虑。一些孩子对学业的自我要求过高,或缺乏学习信心,因此不敢面对学校。
难以适应校规和校园生活
太过严苛的校规、半强制性的校园集体活动也可能让一些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成为他们拒绝上学的重要因素。
3、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冲突、父母关系紧张或过度保护等,也可能成为孩子拒绝上学的因素。有些孩子通过不去上学,试图获得父母的关注,或是转移家庭矛盾焦点,以此来“解决”家庭冲突。
4、潜在精神健康问题
孩子可能因为抑郁、焦虑、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等潜在精神健康问题而对生活和学习失去兴趣。
对于这类孩子,拒学厌学只是其症状表现之一,若不及时干预,其之后的生活学习功能很可能进一步受损,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
4
那家长可以怎么办?去医院挂什么科?
对于拒绝上学,经家长多次耐心劝导无效的孩子,可以来“厌学/拒绝上学门诊”,请专业的、熟悉儿童及青少年心理的精神心理科医生评估治疗。
我院已开设“厌学/拒绝上学门诊”,目标是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精神科诊治、心理治疗等手段,定位并干预埋藏在拒学症状之后的深层心理问题,促进拒学孩子甚至整个家庭的心理健康。
1、心理评估和诊断
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情绪特点和拒学原因,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2、专业的精神科诊治
针对拒学孩子可能存在的各种精神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我们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将对每一个来访的孩子首先进行专业诊治,从精神医学的层面进行干预。
3、个性化心理治疗
针对不同原因的拒学问题,我们为拒学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帮助孩子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和应对焦虑的技巧。
4、家庭支持与教育指导
家长在应对拒学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心理治疗师在对孩子进行干预的同事,也将为家长提供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调整家庭沟通方式,支持孩子的成长。
5、学校沟通与支持
必要时,我们可以与学校沟通,协调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安排,帮助其逐步适应学校环境,重新融入校园生活。
如您需要咨询及预约,请拨打精神心理科服务热线020-36102326(周一至周六9:00-17:30)或24小时服务中心4008-919191,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黎玮轩
广州和睦家医院
心理治疗师
黎玮轩医生于2018年取得北京大学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学位(临床心理学方向)。在厦门大学获得社会工作学士学位,他曾先后于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及北京市安定医院接受精神科见习,自2022年起参加中美精神分析联盟初级组两年系统训练,也曾接受欧文亚隆团体培训、性少数群体友善咨询师项目等培训。接受个体督导累积时长超过150小时,接受个人体验超过150小时,心理评估及咨询工作累积时长超过2000小时。
黎医生擅长成人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人际沟通、学业与工作困扰、人格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等咨询,工作方法以领悟式或支持式心理动力性咨询为主,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认知行为、短程焦点等工作方法。
黎医生是《青年期常见心理问题与实践研究》编委,是《心理学的世界》第一译者,曾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于《护心防疫——面对疫情的心理调适手册》发表专题文章。黎医生还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的注册心理师(Registered Clinic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ist)(X-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