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赏析 裁判长李纨公正评诗 菊花诗赛薛宝钗败北

文摘   艺术文化   2024-09-21 08:51   黑龙江  

《残菊》唱罢,该评奖了。社长李纨声明从公评来。黛玉独占三元,探春次之,史湘云第三,薛宝钗第四,贾宝玉落弟。宝玉落第理由:怡红院公子哥没种过菊花,看人种菊用“泉灌泥封”不对,脱离了种菊的实际。

黛玉说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黛儿太聪明了,她挑湘云的诗评说:这句背面傅粉。黛玉尤其喜欢头一句圃冷斜阳忆旧游。湘云赞黛玉的偕谁隐为底迟,把个菊花问得无言可对。李纨拿湘云的科头坐抱膝吟说:你这简直是一刻也不能离别分开,菊花要是有情感,也要腻烦了。说的大家笑了。

菊花与梅、兰、竹并四君子,又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气节,象征大观园的女儿们。十二首菊花诗是对女子命运的一组咏叹。再美的菊花也终将面临无奈的凋零,现实总是残酷的。秋菊枯老枝头,令人伤感;此刻的大观园虽然温馨悠闲如故,但是贾府上空已经笼罩末世危机的阴霾,这是作者寄托在女儿身上的伤感情怀。

《菊花诗》寄情寓兴的一面值得注意。每首诗有各自的特点:贾宝玉的种菊归结为绝尘离世;史湘云虽一度新梦,终究梦也空,美满生活好景不长,未能淹留;林黛玉的孤标傲世,登仙的寓意明白;从残菊诗看探春,可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象征她远嫁不归,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不过临去那告别慰语而已

从公评论上次有失公允。黛玉却自谦我那首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好,不露堆砌生硬。李纨之风格喜好竟大相径庭。黛玉和宝钗的水平没变,风格没变,变的只是人心。

咏菊花,李纨认为黛玉的三首诗《咏菊》《问菊》《菊梦》。一个新字成为黛玉连中三元的致胜法宝。黛玉自谦不够大气的。李纨说是巧得自然,不露痕迹。宝玉爱屋及乌,心爱之人独占鳌头,忘形地拍手道极是公道。

菊花诗社宝钗还拿第一。却被评列为第七和第八,宝玉的两首落第。作者在这里所要写的,已经不是诗学上的问题,是人和人的关系了。

宝钗憋足一口气,要在菊花诗大显身手。宝钗抓住时机帮湘云,背后玄机很深,另文分析。也是为了今天有备而战。宝钗知道,海棠诗的第一,李纨力排众议偏颇明显不能服众。这次她想实至名归。整个拟题的过程就是她薛宝钗的一言堂。你看她出题所订的规矩,依然是含蓄浑厚,是她之所长,而且是社长所喜欢的风格。专门用来束缚风流别致的黛玉。出题限韵都是宝钗和湘云拟定的,他俩多一夜准备时间,大占先机。但是宝钗求胜心切,忽略了李纨的心情。李纨顺从大家的意思,一下子就黛玉包揽前三。第四簪菊是探春,第五对菊供菊是湘云。宝玉最懂欣赏别人,永远没有嫉妒,完全忘我。宝玉欣赏每一个女儿的独特性。他身边的每个女儿在他眼里都么精彩。菊花本身非常高雅,什么都不争。等到老秋,百花凋零了它才绽放。林黛玉在菊花诗上夺得了魁首,她的真性情是纯粹的。她活在人世间,高傲、孤独,没有丝毫妥协当然注定是悲剧。

论写诗的实力,宝钗并不黛玉,只是黛玉写诗更有激情,她更善于临场发挥这样写出来的诗反而更好些。上次白海棠,虽说李纨偏袒宝钗,但毕竟宝钗的诗也很争气。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都能有感而发,写出好诗。但这次写菊花,宝钗不行了。

黛玉孤高傲世菊花,人敬;湘云耐寒怒放菊花,让人喜欢;探春特立独行像菊花,让人叹;宝钗哪有一点也不菊花,她倒是时时处处都想把自己表现成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所以不出好的菊花诗,亏她提前一宿思考斟酌《忆菊》并且她以为可以发挥自己会画画的优势,所以选择《画菊》。岂不知黛玉选的《咏菊》、《问菊》、《梦菊》,湘云选的《对菊》、《供菊》、《菊影》,对菊花亲近得多,情感深得多。这一次,李纨非常公正,黛玉确实写得好,宝钗的诗真的上不了台面。

宝钗探春互夸,黛玉湘云互赞,宝玉多少有点子不服气,迎春惜春一句话也无。宝玉拍手称是极公黛玉自谦一番。又赞湘云的圃冷斜阳忆旧游,背面傅粉接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恭维吹捧一气。宝玉笑道我又落第了。

宝玉的兴奋并不意外,因为黛玉胜了。探春的话让人不太舒服,有些硬把狗屎说成金的意味。这说明,探春对宝钗的印象更好,咏白海棠只有她一个人随着李纨力挺宝钗的诗,这次,竟然把无灵感、无新意说成沉着。从另一个方面说,宝钗做人技艺无人能敌。探春并不真正了解宝钗。

怡红公淡薄名利,虽无一人提及他的诗,如从梦中醒来,说明儿闲了,自己作出十二首菊花诗来。大嫂子安慰他,子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又落第了。但还赞同大家的看法。尽管宝玉的菊花诗,表人菊之工独到,人之好恶,也不可强求。大观园诗客们就这样排名了,谁叫他是社长呢。诗客们意见是不一致的。

伴读红楼
专注于《红楼梦》文本的评析、评点与导读。 回答有关《红楼梦》文本的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