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可转债】转债语境中一些“难回答”的问题

学术   2024-10-26 20:42   北京  


中金研究

转债的专业投资者不免与普通投资者交流,但作为非线性领域的产品,存在比股债都更大的沟通成本。有时,我们需要把人们惯用的语言与这个非线性世界里的语言做一些代换,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浅谈转债的波粒二象性》《转债中与直觉有关的常见弱点》《与高波动和解,就是转债的配置价值》《“常见误区”,与正确的对岸——转债路演反馈》以及《为何转债不重视供需》也有过一些讨论。这里我们列举一些近期或许常用的。


问题1:本不存在的"预期收益"



       或许首当其冲的是"预期收益"——转债理论上不存在这样的概念。临近年末时段,一些投资者可能需要对此进行“判断”。或许股票投资者会相对少一些这方面的困扰——毕竟不管是资方还是大众都更理解股票是一种相对收益型的品种——而转债毕竟有一个"债"。

       实际上,转债作为一个以期权为主要变量(债底的波动多数时候只是"配重",不起主要甚至次要作用)的产品,是不存在类似有息债务的"预期收益"的。数学上说,E(x)是一个一阶变量,但转债不是一阶品种,价值也不在这个层面。但普通投资者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偏微分方程与随机积分的,专业投资者要做的是"先离散化拆解再合一"。因此,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按照股票的潜在波动率水平,分析上涨时转债的涨幅U,与下跌时转债的跌幅D。此时如果计算大致正确,那么当估值较低时可以得到一个稍高于无风险收益的数字,高估值则较低,这是非专业投资者容易接受的。然后,可以再说明上述的两种情景,客户的适应性就会较强。

      本质上,研究与沟通存在一个差别是,沟通中的接受程度:低阶(线性)强于高阶(凸性),具体(情景)强于抽象(随机空间),但研究不能满足于线性与个例。



问题2:YTM要到多少?



       对转债来说,YTM是一个能算出来、实际意义却小的多的指标 —— 但为了固收投资者便于理解,投资者有时用YTM来说明转债的投资价值。诚然,一般可以看YTM时,甚至均值为正时,转债的投资价值一般不会低,但面对"YTM要(升、降)到多少"是目标?问题就有点难以回答。根本在于,YTM是便于普通投资者理解的简化表达,而问到关于YTM移动的问题时,又快要重新触及问题的本质了。

      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是,YTM也只是价格的另一种计算方法,并无目标值,也根本上不是"均值回复"型的变量。站在一个静态时点下,例如0.5%的YTM,人们当时会认为到2%基本接近资金成本,到5%已经可以替代债券,实际上到2%时人们会认为转债风险稍大,到5%时人们讨论信用风险,反之亦然,市场能找到自洽的理由。沟通中,投资者可以把这个问题拆成两个角度:


1)对于纯债替代目的(平价、弹性都很低)的品种,一般来说稍高于资金成本可以认为是目标 —— 潜在的表达是,并非所有品种都可以看这个指标。此外,我们曾给出过真实收益率的测算方式,对于偏债但不完全没有股性的品种来说,可以参考《与纯债怎么比:低价券的"真实收益率" 》


2)(其他品种)考虑期权价值后可以获得大约多少的收益,因此有(或无)持有价值——此时可以回到问题1了。



问题3:转债估值的"锚"在哪里



      与YTM相同,估值是没有锚的,但非专业投资者不容易接受,需要转换一下角度。或者更准确来说,这是一个趋势型变量,没有均值回复变量的特征——我们不能说一个带着自相关系数、动量效应的变量存在锚。但我们可以换一个存在而又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接受的角度,这也是估值的意义所在:就当前股市水平下,怎样的估值下,转债有投资价值,而到何种状态下,投资价值不高。这方面的内容,可参考我们此前发布的转债择时体系系列报告。

      实际上,我们尝试过对估值的预测,在考虑股、债以及转债自身的因素后,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能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估值有方向性的判断。但一方面这不是在预测“锚”,第二方面深度学习的沟通成本更大,实践中我们更建议按照前段思路理解。



问题4:会有新增(撤出)资金吗



       微观经济学的第一课往往就是"供需",但作为相对小众的金融产品,转债不存在没有缘由的“需求”。更准确地说,有赚钱能力的情况下,全市场的资金都可以成为转债的需求,毕竟它股债双性,而不能获利的情况下,这个品种也不具备多少“刚需”。当然,实际上的赚钱能力是与估值水平相应的,高估值下没有获利性的品种,估值降下来就可以。但实践中,“新增资金”却是赚钱效应(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的滞后变量。

       因此,我们首先要拆解“有无新增资金”与“是否看好”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否看好,与有无新增资金都没有正面的关系。其次,在转债有投资价值时,可以表述为:当前转债具备获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获利能力有体现一段时间后(我们的经验大约是2个季度左右),会出现新增资金。在高估、没有价值时,则相反,一段时间的亏损会让“资金”离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为何转债不重视供需》中有更详细的讨论,投资者亦可参考。


问题5:可配股也可配债的户,是否还要考虑转债?



       问题可以详见《浅谈转债的波粒二象性》以及。简单来说,这个问题的变体是:”如果股市上涨应该买股票,如果股市不佳应该配债券” —— 但这个语境下没有“不确定性”在,这是一个事后的世界,语境里的期限已经走完,那么期权就不会有时间价值,我们只有找回不确定性才可以找到答案。

       当然,这也需要合适的估值水平配合,假设如此,转债可以起到的作用是:1、择时上,在行情具备较大不确定性时,作为博弈工具;2、择券上,转债可以作为高波动标的的容器。也有客户注意到这样的角色和保险有些相似,就期权这个属性来说,也确实如此。实际上,定量而抽象一些的答案是,作为一个凸函数,转债有能力把波动这个二阶的变量降阶为一阶的价值,但这样的说法不便于理解。



问题6:估值低是因为预期弱,所以不应该买估值低的



       我们要避免进入"市场是否有效"的讨论,毕竟这个问题会更难——而关键是意识到,“转债估值里包含正股预期”存在着客体错位。无论逻辑上还是测算结果上,都不支持“转债价格中有股票投资者没有的信息”,可见于《转债中与直觉有关的常见弱点》。

       一般情况下,估值中隐含的“观点”都更常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行情表现,且不完全是股市因素,过去多年以来,对未来的预判价值很低。因此,无论择时还是择券,我们一般都是倾向于低估值买入。而正股的趋势确实是决策的另外一环,我们也需要花精力研究正股、研究趋势,但这部分工作理当与估值分开。因此,可以向普通投资者强调的是,在择券的过程中会单独考虑正股趋势,而估值中还包含了诸如债市、机构行为、市场情绪等因素,与趋势的相关程度不高。



问题7:拿转债当高收益债替代如何?



      详见《回暖的关键,及为何把转债当“高收益债”难成功》,问题根源在于进入高收益债的模式后,风控、择券方式与转债不对口,同时也非常依赖负债端的控制——尤其对于公募投资者是困难的。实际上这是比其他策略技术门槛更高的一类,却常被新入场的投资者误认为是更容易接受的策略,从而造成实践中更多是没得到收益,也没保住账户。当然这种思路本身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接受,反而是专业投资者自身,需要注意对风控行为的控制,尤其是出库等。



问题8:低估值策略要勤止盈吗?



       亦有投资者提及过,诸如双低类策略买入的券,是否“涨3%(或5%)就应该卖出”—— 符合直觉但无效。本质上是因为投资者仍未认识到转债处理不确定性的方式,即通过Gamma实现高盈亏比。而根据浮盈兑现的方式,又强行将本已建立的盈亏比优势抹平,最终未能实现预想中的效果。



问题9:能否做一个条款博弈专属策略



       不建议。这一问题在《“常见误区”,与正确的对岸——转债路演反馈》详细阐述过,问题在于一方面溢价率和趋势是更重要的因子,主动寻找下修几乎必然意味着需要与这两个因子逆行。当下的实践中,转债是有权益性质的证券、下修也会对其价格产生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因此过于关注下修的可能性还要面临较高的合规风险,在此也提醒投资者注意。当然,下修也是理解门槛低、容易接受的一种博弈方式,实践中我们往往建议被动地在低价 + 动量地策略中分享下修的好处,但并不需要主动去找,甚至做专属策略。



问题10:如果短期和长期观点不一致



       实践中转债本就有相对复杂的条款和原理,如果投资者对长期和短期还有着不同的判断,就会带来更大的沟通成本。实际上,转债的投资节奏较快,在普通投资者看来,“长期观点”就是对市场的主要看法,“短期观点”可能只是入场、离场的具体时点。例如在“长多短空”状态下,投资者如果说对市场看多,理由可能是估值合理、股票趋势良好,等待交易上过热信号消除考虑入场(反之则相反),就会比长期看多短期谨慎要更容易被客户理解。


     以上是一些典型问题。实际上根源都在于,不确定性与非线性是转债的核心特质,而直观与常识恰恰更喜欢确定与线性,作为转债的专业投资者不应低估内外部沟通的意义。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4年10月25日已经发布的《转债预警中一些“难回答”的问题》

杨   冰  分析员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5120002 SFC CE Ref:BOM868

罗 凡 分析员 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2070003 SFC CE Ref:BUL744

陈健恒  分析员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11 SFC CE Ref:BBM220



Legal Disclaimer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倾情奉献!”专业+深度+及时+准确“,涵盖宏观利率走势研判、信用评级全覆盖、信用策略紧跟踪、转债市场精细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