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新疆来”为什么要推送中英/中俄双语内容?

文化   2024-11-21 16:09   新疆  


11月12日,等了四年,李子柒终于回归了,为浮躁的网络世界增添了一抹静好与治愈。这个来自四川深山里的姑娘,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近乎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正如央视新闻对她的评价:“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无独有偶,11月13日,“我从新疆来”发布了第一篇中俄双语文章——《新疆人说的“随便吃点”,千万别信》



文章一经发布便收到了世界各地读者朋友们的支持,还引得了不少俄罗斯IP的读者朋友点赞评论:


“Очень круто!”(非常酷!)

“作为从新疆来俄罗斯的新疆人,已经发朋友圈了!”


也不乏一众俄语爱好者们纷纷用俄语留下祝福:

“С нетерпением ждем последующие стадии”(期待接下来的内容)

“Браво! Молодец!” (太棒了!干得好!)



在受到认可和肯定的同时,我们也收到了充满善意的建议: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读者心中的疑问:“我从新疆来”为什么要推送中俄双语内容?


这么做的作用和意义究竟何在?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从,“我从新疆来”新媒体团队是谁开始聊起。



“我从新疆来”是谁


如果说李子柒是以传统文化为原点,在无声的劳作中“讲活了”中国故事,那么“我从新疆来”则是以“新疆故事”为起点,让世界听到了中国新疆的真实声音。


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我从新疆来”一直在致力于用新的媒介平台,生动的内容形式讲述来自新疆以及那些从五湖四海,选择来到这里生活和圆梦人们的故事。


这些故事充满了共鸣,讲述的是普通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生活,他们的经历紧密贴合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



通过这些平凡而又独特的个人经历,观众也能更深入地认识新疆、了解新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知道“我从新疆来”是通过书籍或纪录片,目前该系列已经有了6本书和3部大型央视纪录片。(第四部即将在明年与大家见面)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我从新疆来”新媒体平台。


这个平台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线上团队运营,大家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城市,分布在全国乃至全球50多所高校。


每一位成员都始终抱着公益的心态和满腔热情来运营“我从新疆来”新媒体平台。


每个人都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文化传播的热忱,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这份爱。



尽管团队成员都是在学业之余挤出时间参与平台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把这份工作看作是一种情怀和担当。


自2016年起,我们已经发布了3000多篇原创文章,在中俄双语内容发布之前,2020年,“我从新疆来”便以汉语和维吾尔语两个版本发布了很多优质内容,我们的目标简单而纯粹:让更多人读到这些触动人心的故事。


我们在日常发布文章时,评论区的留言时常让我门感到鼓舞,我们逐渐发现,有很多来自全球各地不同IP地址的留言在平台上涌现。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响让我们意识到,新疆的故事和新疆人的生活经历不仅仅属于这里,它们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触动了全球不同读者的心。


因此,我们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用中英双语发布新疆人物专访故事。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通过线上报名的形式,2023年10月12日,我们发布了第一篇中英双语文章。




在这个团队中,既有身处海外、港澳台地区的留学生,也有热爱英语的语言爱好者,甚至还有许多资深人士的加入,比如在美国工作及生活的华人前辈以及数位知名高校的英语老师等。


至此,一个因爱和情怀走到一起的线上翻译团队正式成立。


今年7月23号,也是“我从新疆来”英语翻译组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从新疆来”英文翻译组已经发布了30余篇中英文对照的人物专访故事。基本每一篇故事的浏览量都破万,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这不仅证明了我们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反映出大家对于了解真实新疆、发现新疆民俗风物、人物故事的强烈兴趣。


同时,也证明了真实而生动的叙事具有跨越文化和地域的力量。


这些故事像是一扇扇打开的窗户,让世界的人们能够窥见新疆的真实面貌——不只是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更有新疆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和他们的情感世界。


书籍《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中的人物


通过每个普通人的故事,来自不同地区的读者,能够以一种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的视角来认识这片土地。


这种接地气的传播,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新疆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展现多元真实的新疆


经过八年的努力与深耕,“我从新疆来”平台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不仅架起了沟通新疆与其他省市,乃至全世界之间的桥梁,更是以民间的角度和视角,成为了一股特殊的力量,致力于消除误解、传播真实的新疆故事。


中英双语文章发布后,我们收到了众多读者的反馈和留言。


有人表示疑惑:英文内容的受众是谁?有人表达感谢:每一期文章都如此优秀鼓舞人心。


有人被惊艳到,也有人读懂了我们的用心:让更多人看到更多的新疆故事与真实的新疆!




因此,我们决定在今年成立中俄双语版块,用新的语言内容延续我们的初衷: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新疆。


作为新疆的“近邻”,俄罗斯与中亚五国广泛使用俄语作为通用语言。


虽说是“邻居”,但中华文化的复杂性对于以俄语为母语/交流语言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去深入理解中华思想和文化术语,尤其是那些地方方言和土语,如果不进行恰当的解释和翻译,这些文化元素很容易被误解。


例如,中文中“龙”象征尊严与权力,而在俄罗斯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邪恶的象征。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精准的俄语翻译来整理和传达中华文化的内涵,努力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从而促进俄语使用者们对新疆故事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让世界更准确地理解新疆的多元文化和丰富历史。


第一篇俄语文章发布后,我们得到了很多肯定和鼓励,这也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继续扩充和丰富我们的双语内容,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接触到新疆的故事。



同时也敦促着我们持续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确保我们以更高的专业水平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当然,我们也期待更多有才华、有热情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一起来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但以上提到的内容,就是这件事情的所有意义吗?只是让更多读者看到这些故事吗?我想不仅于此。



将新疆故事置于国际舞台


新疆,这块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枢纽,更是历史与文化交融的象征。


新疆的位置,紧邻中亚的几个国家,是连接中国内地与欧亚大陆的桥梁。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地图上,更体现在它所承载的历史重量和文化价值上。


在世界地理中,新疆的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多个文明的自然通道。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商队和旅行者通过这里,将东方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带到了西方,同时也将西方的金属、宝石和艺术品带到了东方。


这种物资的交换,只是文化交流浩瀚画卷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随着这些物品传递的,还有知识、宗教、艺术和语言,这些无形的文化元素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交融、碰撞,孕育出独特的文化景观。



历史上,新疆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每个民族都带来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共同织就了一幅多元文化的绚丽画布。


在新疆,可以听到传统的维吾尔木卡姆与现代流行音乐交织的旋律,可以品尝到丰富多样的美食,从江西的米粉到人尽皆知的新疆大盘鸡。这些都是新疆文化丰富多彩的体现。


新疆在全球舆论中的位置,尤其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显得更加重要。


当今世界,信息可以瞬间传遍地球的每个角落。新疆的故事,无论好坏,都可以迅速成为全球讨论的焦点。


因此,新疆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它在塑造全球对中国认知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新疆的稳定与繁荣,不仅关乎中国,也关乎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2023年11月1日上午,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不仅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也象征着新疆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今年6月,以“丝路新机遇 亚欧新活力”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年在乌鲁木齐举办,共吸引5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30个省区市及新疆的21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会,签订经贸合作项目395个,总金额达6155.52亿元。



今年8月,新疆正式确定将文旅产业纳入产业集群序列,把原有的“八大产业集群”扩展为“九大产业集群”,并释放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精彩活动,吸引着世界游客的目光。


这一系列重要事件对于新疆的发展,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于我们“我从新疆来”团队而言,这些强有力的信息,正向世界传递新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拥抱全球化的全新形象。


通过用中英、中俄双语讲述新疆的人物故事,是我们很小的起点,我们正在做的,不仅仅是讲好新疆故事,更是在展示新疆作为中国开放前沿的现代面貌和国际化进程。



我们通过双语的方式向外界介绍新疆的人文风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既传达了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呈现了新疆作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的新形象。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将“中国故事”置于国际舞台,通过国际视角,同样也促进更多以英语、俄语为母语的读者们独立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从而使我们所讲述的“新疆故事”更具有可信度。


这样的双向传播不仅能增进国际社会对新疆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新疆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文化和经济的互动,有助于形成更加积极、全面的新疆国际形象。




写在最后:


在不同文明交流的历史长河中,新疆始终是一个关键节点。


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也见证了现代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新疆的故事更加需要被全世界听见。



通过新疆的故事,世界可以窥见中国的多元和包容,可以理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我从新疆来”团队,希望让新疆的故事,新疆的多元文化和经济活力穿越山川,跨越海洋,传播至全球各个角落,让更多人看到新疆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身影,了解到新疆不断进步的现实和未来,让新疆的声音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END-


设置“我从新疆来”为星标

点击跳转“我从新疆来”各平台

 




主      编:阿布德吾力、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作      者:阿布德吾力、许露琪、蔡雨洁

校      对:努尔扎代木

排      版:乌米古丽苏姆

后      台:阿布德吾力


我从新疆来
新疆很远,新疆人很近。 我从新疆来,为你讲述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曾出品央视纪录片《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新疆滋味》及同名书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