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学十篇

文化   2024-11-05 20:06   山东  

国学简介

     又称“汉学”“中国学”、“中华之学”,中国历史上“国学”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教学科目。与“西学”相对而言,狭义国学指中国古代学说。广义国学则指国之学,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国学概论》把国学的本体内容分为:经学、哲学、史学、文学。按照现代学科分类,可分:哲学、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中医学、古代科学等。所以,文学属于国学一部分。


中国历代文学概述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可分为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代文学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中国文学可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在漫长的历史上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涌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等。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含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文学、两宋文学,元、明、清、近代文学(1949年之前)等。


1、中国历代文学

钱穆认为文学的起源是诗歌,中国先有韵文后有散文。中国文学主要流派:先秦诗赋、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词、宋诗、元曲、明清小说、近代哲学、现代散文等。

2、代表人物: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道家集大成者《庄子》、集百家之大成的《荀子》、轶事小说的集大成者《世说新语》、汉赋的集大成者司马相如、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庾信、中国诗歌创造集大成者→杜甫、宋词创作集大成者→苏轼、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元曲的集大成明代臧懋循、清小说创作集大成者→曹雪芹。

一代文坛盟主→欧阳修、金代诗坛盟主→元好问、清代诗坛领袖→厉鹗。


一、先秦时期(楚辞、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其中有《山海经》《淮南子》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有《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老子》《论语》《荀子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

1、《诗经》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收诗篇多写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面貌。《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2、《楚辞》

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和骚体类文章总集,收集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等人辞赋共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称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诗篇之先河,是继《诗经》之后,对中国文学最具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辞的体例,故被称为“楚辞体”或“骚体”。“骚”,因其中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但与汉赋不同,楚辞主要是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多用比、兴手法于政治讽谏上,同时也较偏重于宗教政治、个人抒怀。


3、楚辞体的特点

(1) 具有地方色彩浓厚,起源于楚地民歌。楚辞以楚国方言为基础,融合上古神话传说,书写楚地风物,具有强烈的楚文化特色。

(2)自由灵活的句式。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体的樊笼,采用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成灵活多变的语言节奏。

(3)广泛使用“兮”字。楚辞中大量使用语助词“兮”,既可以调节诗歌的节奏,又能表达情感和思想。

(4)宏伟繁复的体制。楚辞的篇幅比《诗经》大,体制也复杂,如《离骚》有“乱”,《抽思》有“少歌”“倡”,这些体制特点是楚辞所独有的。

‌4、古代楚辞三大家

屈原、宋玉、唐勒。‌‌

5、近代楚辞四大家

郭沫若、‌闻一多、‌游国恩、‌姜亮夫。


二、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又称“文赋”,为汉朝一种有韵的散文,是汉朝儒客文人流行的文体,为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赋”始见于荀子的《赋篇》,中经宋玉,盛行于汉代。其特点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汉赋从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内容上看,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有五类:一、渲染宫殿城市;二、描写帝王游猎;三、叙述旅行经历;四、抒发不遇之情;五、杂谈禽兽草木。

      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于西汉、兴盛于两汉。汉赋分为骚体赋、大赋和小赋。骚体赋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作品而写的一种赋,如贾谊《吊屈原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如司马相如《子虚赋》。小赋摈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的缺陷;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如张衡《归田赋》。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


1、汉赋的特点

(1)形式骈俪之美‌。

(2)内容咏物抒情‌。‌

(3)艺术表现写实与写意结合‌。

(4)结构严谨完整。

(5)语言华丽典雅。

2、乐府

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其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4、中国古代八大名赋

《风赋》《长门赋》《刺世疾邪赋》《洛神赋》《枯树赋》《别赋》《阿房宫赋》《前赤壁赋》。


三、魏晋南北朝(骈文、诗歌)

      魏晋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建安三曹”、“建安七子”、蔡琰是为代表。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一种文言文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用典贴切。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

      晋代骈文体式扩展为序、论、颂、议、碑、书、策等多种类,单篇文章中骈俪句式明显成为主体,西晋著名骈文家潘岳和陆机。齐梁时代骈文体式完美,为骈文的鼎盛时期,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是徐陵和庾信。徐陵以轻靡治艳为主,声律娴熟,用典出神入化,“辑裁巧密,多有新意”。代表作《玉台新咏序》。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显得慷慨悲凉。代表作《哀江南赋序》。‌唐代骈文的集大成者是李商隐。


1、骈文的特点

(1)韵律: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

(2)修辞:上注重藻饰,讲究文字华丽,不惜堆砌词句。

(3)形式: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

(4)用典:用古代的人和事来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

(5)句式来讲:骈散自来并存,往往互相搭配,自由组合。

(6)与散文的区别:以对偶句(骈句)为主的文章叫做骈文。与之相对,以非对偶句(散句)为主的文章叫做散文。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2、四大著名骈文

(1)王勃《滕王阁序》

(2)苏轼《前赤壁赋》

(3)吴均《与朱元思书》

(4)庾信《哀江南赋序》

中国10大骈文大家(前四同上)

(5)曹植《洛神赋》

(6)杜牧《阿房宫赋》

(7)江淹《别赋》

(8)唐-李华《吊古战场文》

(9)徐陵《 玉台新咏序》 

(10)孔稚珪《北山移文》


3、清代八大骈文家

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广森、 孔星衍。

4、建安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5、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tiào]。

6、元嘉三大家

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7、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8、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9、竟陵八友

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四、隋唐时期(诗、词、散文、传奇)

      泛指唐朝诗人创作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代古体诗,主要有两种:五言、七言。近体诗又分两种:绝句(四句),律诗(八句);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诗。所以唐诗基本形式有: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六种。

      唐诗的发展分四个时期:初唐(初唐四杰)、盛唐(田园派、边塞派、李杜)、中唐(新乐府、韩孟)、晚唐(小李杜)。唐诗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山水田园派(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浪漫诗派(李白)、现实诗派(杜甫)、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咏史派(李商隐、刘禹锡)等


1、古体诗的特点

又叫“古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诗歌都属古体诗,至齐永明之前所有的诗都是古体诗。每篇句数不限(一句至几百句等),每句字数不限(有二言、三言、四言、五言至九言等),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

2、近体诗的特点

又叫“今体诗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格律诗始于南北朝的齐永明体,沈约等人的四声理论风靡大江南北,诗歌中四声平仄的引入产生了初期的格律诗。格律诗有四要素,平仄、对仗、押韵、黏连。四大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韵脚不能随意转换;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律诗要求额联、颈联(即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3、传奇

      传奇为小说体裁,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唐人传奇,或称“唐传奇。传奇经历南北朝的萌芽期,再经过初唐的发展期,中唐的兴盛期,于晚唐时期开始衰落。唐代传奇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唐代传奇的语言,一般运用散体,但多四字句,句法较整齐,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的传统。传奇叙事一般具体细致,文辞比较华艳,古文则叙事简略,文辞力求古雅。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唐代传奇对之后的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李朝威《柳毅传》等。


4、唐诗名家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3)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4)唐代四大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5)唐代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6)唐代四大女诗人: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

(7)酒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8)唐朝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9)唐代三李:李白、李商隐、李贺。

(10)三十六体:温庭筠、李商隐、段成式。


5、唐代诗人的别称

1)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四川江油人,有“诗仙”之称。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2)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

生于河南巩县,原籍襄阳。有“诗圣”之称。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3)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

山西运城人,731年中状元,有“诗佛”之称。唐朝诗人,画家。

4)李贺(790-816年)

河南宜阳人, 有“诗鬼”之称。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5)王勃(650-676年或684年)

山西河津人,有“诗杰”之称。祖父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父亲唐朝官吏王福畤。中国唐代文学家、 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6)白居易(772-846年)

生于郑州新郑,祖籍太原。有“诗魔”之称。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7)刘禹锡(772-842年)

籍贯洛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8)贺知章(约659—约744年)

杭州萧山人,695年中状元,有“诗狂”之称唐代诗人、书法家。

9)陈子昂(659/661年-700/702年)

四川射洪人,有“诗骨”之称。初唐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  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10)孟郊(751-814年)

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同为苦吟诗人,并称“郊寒岛瘦”。

11)贾岛(779-843年)

河北涿州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


五、两宋时期(宋词、宋诗、诗文革新运动)

      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成就不如唐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宋诗流派

(1)沿袭期‌:从北宋开国到宋真宗时期,宋诗基本上沿袭唐风。主要流派:以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以‌魏野和‌林逋为代表的晚唐体,以‌杨亿、‌刘筠和‌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体。

(2)复古期: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青年文学家,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同时反对杨亿等人片面追求偶切、不重内容的近体唱和诗风。

(3)革新期‌:王安石和、苏轼相继主盟诗坛,宋诗创作进入第一个高峰期。虽然他们在政治见解和诗歌主张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致力于创新,力求建立个人风格。

(4)江西诗派: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形成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其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以黄庭坚为开山之祖,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元代诗评家方回把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代表人物还有:吕本中、曾几、谢逸、饶节、汪革等人。

(5)中兴期:以陆游为代表的南宋四大中兴诗人,纷纷从江西诗派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以抗敌﹑北伐、爱国成为主题,建立起自己的风格。

(6)震荡期:以学贾岛、姚合等人,重走宋初的沿袭晚唐诗风的老路,以“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为代表。


2、宋代诗人代表

(1)北宋四大诗人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2)江西诗派一祖三宗

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3)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谢逸、饶节、汪革、谢薖。

(4)南宋四大家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5)永嘉四灵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6)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7)三苏

苏轼、苏洵、苏辙。

(8)临川三王

王安石、王安国、王雱。

(9)南丰七曾

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3、唐宋八大家

1)韩   愈(768-824年)

河南孟州人。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

2)柳宗元(773-819年)

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3)欧阳修(1007-1072年)

江西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4)曾   巩(1019-1083年)

江西南丰人。北宋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王安石(1021-1086年)

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6)苏   洵(1009-1066年)

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7)苏   轼(1037-1101年)

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8)苏   辙(1039-1112年)

四川眉山人。北宋官员、文学家、思想家。


六、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燕乐,又叫宴乐,为隋唐时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1、词的分类

(1)按长短分: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些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

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节拍

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词牌来源

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如《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等等。

A、本来是乐曲的名称,B、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C、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2、词的流派

诗是文学的大宗,词是文学的小宗。自李后主开了宋词之风,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再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主要形成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1)豪放派

创作视野较为广阔,风格豪迈雄壮,悲愤激越;气象恢弘雄放,表现了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陈亮、岳飞、张孝祥、张元干、陆游等。

(2)婉约派

婉约派偏重于男欢女爱,离愁别恨,艺术风格缠绵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代表人物:李后主、晏殊、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秦观、晏几道等。

(3)花间派(有的划为婉约派)

始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奉温庭筠为鼻祖。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孙光宪、李珣、牛希济等。

(4)醇雅派‌

以“中正平和”之音,“典雅纯正”之辞净化词,具有韵精密清越,格调高雅幽洁,笔力清健冷隽的风格特点在于注重音律法度,风格醇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语言典丽精工。代表人物: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5)‌闲逸派‌

以山光水色,闲情逸致为主要内容,以自然疏放,悠闲飘逸为主要风格,表现了闲远,起逸之态。代表人物:僧仲殊、周紫芝、朱敦儒、黄裳等。


3、宋词代表人物

1)宋词四大家

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柳永。

2)宋词10大家

苏东坡、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秦观、姜夔、晏殊、李煜、欧阳修、周邦彦。

3)词坛三绝:周邦彦、姜夔、王沂孙。

4)三豪:欧阳修(文豪)、石延年(诗豪)、杜默(歌豪)。

5)济南二安:辛弃疾、李清照。

6)苏辛:苏轼、辛弃疾。

7)苏黄:苏轼、黄庭坚。

8)周柳:周邦彦、柳永。


七、金元时期(元杂剧、散曲、诗文

      元曲始于宋代,鼎盛于元。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1)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属戏曲形式。元杂剧的典型布局为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四折环环相扣,按照发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铺陈。(2)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属诗歌形式,为元代文学主体。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言简意赅,抒情言志,颇受文人欢迎。套数将同一宫调的小令连缀成章,意境连贯,情感递进。

1、元曲的特点

      元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元曲堪称口语文学的集大成者。明代臧懋循为元曲选编之大成者。元杂剧题材之广博,涵盖历史、神话、公案、世情等多种题材。按主体分类: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等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元曲具有民间性、广泛性、深刻性、典型性、艺术性,及曲折性等特点。


2、元曲代表人物

(1)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2)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

白   朴——《梧桐雨》

马致远——《汉宫秋》

纪君祥——《赵氏孤儿》

(3)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

王实甫——《西厢记》

白   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

(4)元诗四大家

虞   集(1272—1348年),江西崇仁人。

杨   载(1271—1323年),福建浦城人。

范   梈(1271—1330年),江西樟树人。

揭傒斯(1274—1344年),江西丰城人。


3、戏曲著作

《西厢记》元•王实甫——一见钟情,终成眷属。

《窦娥冤》元•关汉卿——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

《琵琶记》元•高明——琵琶弦断,谁人堪听。

《救风尘》元•关汉卿

《汉宫秋》元马致远

《梧桐雨》元白朴

《倩女幽魂》元郑光祖

《牡丹亭》明•汤显祖——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娇红记》明•孟称舜——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桃花扇》清•孔尚任——桃花扇底烟尘绝。

《长生殿》清•洪昇——此恨绵绵无绝期。

《风筝误》清李渔


八、明清时期(小说、诗文、戏曲)

      明清时期小说的总称。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代表人物:吴承恩、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兰陵笑笑生、吴敬梓、蒲松龄等。

      明代小说按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分五类:讲史小说(三国演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世情小说(金瓶梅)、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公案小说(包公案)等。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冯梦龙辑纂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编著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代小说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面,上至封建统治阶级人物,下达社会底层的群众人民,纷纷在作品中出现。故事情节常常在以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开,描写的风格已由昔日的粗线条逐渐向细线条演变。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发展。如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红楼梦》,英雄传奇小说《说岳全传》《呼家将》,侠义派小说《三侠五义》等。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言文短篇神怪小说《聊斋志异》等。


1、明清小说特点

史传色彩浓厚

惩劝教化思想

神妖仙道题材

章回体结构

拟话本形式

2、明清小说主要流派

(1)历史演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英雄豪杰的故事。如《三国演义》。

(2)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如《明朝那些事耳》。

(3)神话传说:以神话传说为基础,塑造神奇怪幻的故事。如《西游记》。

(4)神怪小说:以神龟仙魔为题材,讲述奇幻曲怪的故事。如《聊斋志异》。

(5)世情小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社会风貌及生活之事。如《红楼梦》。

(6)言情小说:以爱情故事为主题,描绘男女间的情感纠葛。如《西厢记》。

(7)才学小说:以学术竞争为题材,展现人文学士的风采。如《儒林外史》。

(8)武侠小说:以武林江湖恩怨为背景,讲述侠义英雄的故事。如《三侠五义》。


3、明末清初戏曲

       清代戏曲主要包括:地方戏和昆曲两大类。地方戏在清代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梆子腔、弦索腔、皮簧等新兴剧种,以及藏剧、白族吹吹腔等少数民族戏曲。昆剧两大中心:苏州和扬州。弋阳腔:流传到华南、华中许多省区,并与各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变成许多新的声腔系统,这些声腔系统都属于弋阳腔系统。代表人物:李玉《占花魁》、吴伟业《临春阁》、尤侗《钧天乐》、李渔《风筝误》、洪升和《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


4、明清小说名著

(1)明代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西太原人。

《水浒传》:施耐庵(约1296-约1370年),江苏兴化人。

《西游记》:吴承恩(约1504-1582年),江苏涟水人。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生卒年不详),山东兰陵县人。

(2)中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4)三言二拍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初刻怕案惊奇》《二刻怕案惊奇》

(5)五大奇书

《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5、明清10部小说

《搜神记》晋•干宝——谁道天下无神,且看人间有鬼。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说鬼谈狐,入世三分。

《断鸿零雁记》民国•苏曼殊——行云流水,孤僧情悟。

《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口传心授,话皆有本。

《封神演义》明•许仲琳——成王败寇,周革殷命。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魃魅魍魉,毫发毕现。

《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冤仇相报,两世姻缘。

《镜花缘》清•李汝珍——海外寻仙不辞远,月华空驻水空流。

《老残游记》清•刘鹗——棋局已残,吾国已老。

《孽海花》清•曾朴——孽海浮沉,早登觉岸。


九、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在古代文学范畴中散文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骈文和辞赋基本上属于韵文范畴,但在行文体制上更接近散文。现代文学范畴中: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1、古代散文:中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主要受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注重道德教化人文关怀。古代散文可分: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应用文等类型‌。

古代散文流派

(1)先秦散文: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的司马迁《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3)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有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等。

(4)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还有庙堂派文章重雕饰粉琢的王世贞,唐宋派学欧阳修、曾巩的归有光,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以及写高雅艺术的传统文人的明代三才子杨慎、解缙和徐渭。

(5)清代散文:桐城派的方苞、刘大奎、姚鼐,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姚鼐对中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共分13类,主要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

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打破传统古文的束缚。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现代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哲理散文、写景散文。


3、散文的特点

较强的纪实性,取材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短小精悍。

4、语言风格的区别

古代散文:语言简练、含蓄、典雅,注重音韵和节奏,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

‌现代散文‌: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流水,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常运用象征、隐喻等现代修辞手法。

题材的区别

古代散文: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

现代散文:题材更广泛,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体验;还涉及自然、科技、文化等方面。

5、近代现代著名散文家

代表人物:周作人、沈从文、林语堂、胡适、朱自清、郁达夫、梁实秋、钱钟书、余秋雨、季羡林、宗璞、刘亮程、王鼎钧、刘心武。

近代四大散文家

周作人、胡适、林语堂、梁实秋。

当代散文四大家

杨朔、魏巍、秦牧、刘白羽。


十、中国15部文学理论著作

(1)毛亨《毛诗序

(2)曹植《典论-论文》

(3)陆机《文赋》

(4)钟嵘《诗品》

(5)刘勰《文心雕龙》

(6)杜甫《戏为六绝句》

(7)白居易《与元九书》

(8)皎然《诗式》

(9)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0)李清照《论词》

(11)张戎《岁寒堂诗话》

(12)严羽《沧浪诗话》

(13)张炎《词源》

(14)叶燮《原诗》

(15)李渔《闲情偶寄》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理论专著,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厢记》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牡丹亭》

《离骚》

《金瓶梅》


     《文学十篇》与《国学十篇》《中国道教常识十篇》《中国佛教常识十篇》都是关于国学文化知识的姊妹篇。本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者,是对国学文化的浅述,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划为十个版块,主要有: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诗、宋词、元曲、小说、文学理论、散文等内容。

       中国哲学分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中国哲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古代哲学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现代哲学。诸子百家衍生出传承千年的经典著作,不仅是散文,还是思想性的哲学著作。


      作者根据个人喜好编辑归纳,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不一一列举,望各位老师同仁对拙笔的批评斧正。

      学习是一种修为,分享是一份善行。欢迎亲们转载、点赞。

     ⇉ 祝您:道法自然,修行精进,心境长宁,福慧双增。


作者简介

Rain:   廖雨平,生于70年代,祖籍抚州,从事建筑业和建筑咨询业。

海南海口市书法家协会员

江西抚州市书法家协理事

抚州市作家协会员

收藏家协会会员

工程师


热爱于中国古典文学  名人字画

酷爱古玩艺术和收藏

钟爱于古镇、古村、古寺庙旅行。

独爱于写作游记

游遍名山大川,到处寻师访道。

雨临川籁⇄个人微信号和新浪微博号lyl_3332

西川雅雨公众号⇨lyp_9998


⇨关注西川雅雨   传播国学文化


2014年10月11日于乐山东坡书院初稿(十年回顾特别纪念)

2024年11月05日于抚州东乡舒同博物馆修订


⇊点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经典,↘喜欢请点赞,⇈点右上角转发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