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打工人,小时候总觉得在高铁飞机上开着电脑办公的人很酷,西装笔挺,张口闭口都是黑话,满满的职场精英既视感。
长大后,终于成为了在高铁上打工的大人。这个时候才明白,随地大小班的打工人,其实命比手里的冰美式还苦。
更苦的是,曾经梦寐以求的都市白领生活里,续命的冰美式加难以下咽的便利店三明治,就是早餐的全部。
天天早八饿着肚子开会的日常,才让打工人们逐渐意识到,早上能定定心心吃上一口热乎饭,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回头想想,学生时期早上吃的煎饼果子、热豆浆、糯米饭团、热乎面......当年有多嫌弃,如今就有多羡慕,甚至不禁感慨:这是什么神仙才能过上的日子。
从吃不上早饭开始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闹钟一响,努力搬砖的一天又开始了。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大多数苦命打工人一觉醒来就搬砖的日常。
每个打工人的早高峰通勤路,都像是《速度与激情》的新一部。想吃一碗路边早餐店现做的热馄饨?不是不能吃,只是全勤奖早晚得凉。
为了准时赶到公司打卡上班,不少打工人只能含泪把冒热气的早餐省略掉。
而还在坚持吃早饭的那批人,为了早上吃口热乎的,得折腾个天翻地覆。
要么自己做,要么路边买,可两种都是时间上的博弈。前者博的对象是多睡十分钟的自己,后者则是手速成谜的煎饼摊阿姨。
谁都知道热乎乎的早点最好,但就是太早。
兵荒马乱的早八,拼的就是争分夺秒。
即便抢在准点打卡之前成功把热乎饭带到办公室里,打工人们现在还要面对另一种困局:一会儿老板找,一会儿同事求助,争分夺秒地处理完事情——原本热乎的包子,已经冷得像老板不发年终奖的心。
本着绝不浪费食物的原则,早上的大肉包配豆腐脑,变成了豆腐渣配死面皮。
更别提,冷掉的饭也只能见缝插针地吃。右手拿鼠标在PPT里上下飞舞,左手攥着包子几口下肚。看似两不耽误,实则是对味蕾的辜负。
很可能连吃几天包子,馅是什么味儿的都没来得及细品就到胃里了,嘴里永远只剩下PPT的滋味和咖啡的苦。
曾经天真地幻想过,都市白领的早餐时刻透露着休闲和腔调。如今才知道,能啥也不想,安安静静吃个包子,已经是非常奢侈的早间gap moment。
更要命的是,这顿平凡的早饭,不仅可以搭配ppt、excel、word、ddl,一不小心还能在老板和同事雄鹰一样的注目礼之下进行——昨天凌晨1点提的方案修改好了吗?参考案例找了吗?12月选题交了吗?
苦命打工人,想在工位上好好吃顿早饭,怎么就这么难?
奔赴阔别已久的早餐摊
钉死在工位上的打工人,一旦逮到机会,就会选择报复性弥补这顿永远吃不好的早饭。
比如,出差期间。
出差虽然舟车劳顿,但没了时间和环境的束缚,也没了老板和同事突如其来的催促,是时候放飞一下了。在工位上,早起后的状态如行尸走肉。出差期间,八点准时精神抖擞在早餐摊前报到。
点单时潇洒拿出霸总的派头,将阔别已久的豆腐脑大肉包、热乎面条,全都承包。
没有任何人打扰的热乎早饭,越吃越上头。
早饭吃成流水席,恨不得每样一份往嘴里续。仿佛填补的不是胃,而是对自己漫长的亏欠。
打工人的早餐人间理想
喜迎出差又懒得出门的打工人,懂门道的都知道,汉庭的早餐含金量有多高。
烟火气十足的早餐档口,无须四处寻寻觅觅,穿好拖鞋,下楼就有。
这里没有同事的催命、老板的监视,只有打工人阔别已久的“早餐盛宴”——热乎汤面浇头任选,人间锅气四处飘荡,地道美食样样好。
吃完这顿,早八搬砖的日子,终于有了滋味。
热乎,是汉庭早餐的灵魂。
清晨现蒸的肉包、小马米糕、玉米、红薯,现炸的油条搭配60度的豆浆,几口下肚,暖意从胃直达心灵,奔波劳碌的苦,此刻全部抵消。
明档现点现做,一碗冒着热气的面条或馄饨,劲道恰到好处,馅料鲜美扎实。它们的热乎劲儿,也能一下子激活味蕾,让在外的打工人,尝出了家的味道。
浓浓的热气,蒸腾出日子本该有的幸福模样。
早餐不再草草应付,而是一段放空身心的悠闲时光。
锅气,是汉庭早餐的精髓。
对于平日里奔波于两点一线的打工人来说,锅气只在深夜12点下班后的路边摊准时出现。
在汉庭早餐厅,一打开锅盖就能闻到这种久违的香:炒饭锅气十足,扑面而来一股蛋香、葱香和米香,哪个打工人闻了不破防,高喊这才是我的人间理想。
更令打工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汉庭还能吃到各种厨师当日现炒——入口即化的红烧狮子头、裹满浓油赤酱的青豆辣炒冬笋、鲜嫩脆爽的四季豆炒虾仁......这些一年到头早上都吃不到一回的家常菜,给了打工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菜香一飘,班味都给散没了。
甚至还能吃到南昌拌粉,武汉热干面,天津煎饼果子,河南胡辣汤,南京鸭血粉丝汤,山西羊杂粉......
大老远出差一趟,来都来了,地道美食一定得吃到。
日常困于996的苦命打工人,要的从来就不多。
在汉庭吃到一顿热乎暖胃、锅气十足、口味地道的中式早餐,刹那间,仿佛那些压在肩头的责任、无奈与辛酸,都被消解了。
汉庭酒店,不只是出差路上的住所,更如同能读懂打工人酸甜苦辣的家人,从不催促,从不步步紧逼。只期望在早餐这段短暂而珍贵的时间里,用十八般厨艺,为打工人卸下疲惫和压力,告诉他们,慢慢吃,小心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