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日记|“投票是公民职责”“手术前我要把票投了”

文摘   2024-10-22 23:55   美国  

    编者按:总统大选日临近,选情越发焦灼。两个星期后,第47届美国总统将从选民手中一张张选票里产生。有些选民已经做出决定,有的还犹豫未决,有的打算放弃。不论投票还是不投票,不论选择哪一位候选人,这都是每一位公民在面对这场历史性大选时作出的自己的抉择。人们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为此负责。

10月21日开始,芝加哥市50个选区的提前投票站正式开放。选民们可以在全市范围内的52个(另外两个位于市中心的超级票站)投票中心投票。到11月5日大选日当天,芝加哥将有1200多个投票站向选民开放。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华埠更好团结联盟(CBCAC)会发表系列文章,记录芝加哥华裔社区在这场必定会进入史册的大选中的声音和行动。

选区提前投票站开放的第一天(10月21日),我陪着两位年长选民李生和关太,去第11区的提前投票站(McGuane公园,2901 S Poplar Ave)投票。

年近八十的关太第二天要去做手术。她和先生打电话到CBCAC,想在做手术之前把这次总统大选的选票投了。

在公园体育馆停车场入口,已经插着各式各样的竞选标语。停车场和周边路旁还有不少停车位,投票站并没有那么“热闹”。

从侧门进入到公园体育馆内部,经过一段通道和大厅,就能进入到投票站内。通道的墙边有包括中文在内的四种语言提示牌引导。

非选民不能进入投票站的房间内。如果是协助选民的志愿者,需要填写一份表格才能进入。

工作人员主动用粤语询问两位老人,“是来投票吗?”得到肯定回复后,关太和李生分别填写了一份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地址和签名信息的表格,工作人员对比选民库后确认了他们的选民信息。

尽管投票站不强制要求出示身份证明(ID),但这一流程实际验证了选民身份。通常,选民都会带上自己的选民卡或ID,方便核对选民信息。

核对之后,工作人员给关太和李生各一张磁卡。提前投票站不提供纸质选票,而使用物理隔绝的触摸屏投票机投票。将磁卡插入投票机底部的黄色小盒子里,选民就可以在屏幕上操作投票了。这些投票机配备了包括中文在内的12种语言选项。

经过工作人员的引导,关太和李生很快熟悉投票机的操作,并一项一项选择他们心仪的候选人。

在最后一步,屏幕上会出现投票确认页面,上面显示所有职位的选择,确认无误后选择打印,投票机旁边的打印机会打印出纸质选票。在工作人员签字后,选民自己再亲手将其投递到投票箱。投票就完成了。

李生和关太花了不到半小时,完成了他们的投票。在这近半小时内,大约有近二十多位选民出入投票站。一些相对年轻的选民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的投票。

这并不是李生和关太第一次去投票,但每一次参与选举,关太说她都觉得有点紧张。她和李生表示,有不少地方不太确定,比较难做出选择,特别是对选票上的许多职位和候选人不了解。“好多人的名字都没见过,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在投票过程中,他们试图向工作人员询问关于候选职位和候选人的相关意见,但工作人员拒绝了。除了引导选民使用投票机和提供语言服务外,工作人员不能以任何形式诱导或干预选民投票,包括向选民介绍各个候选人的情况。

除了美国总统之外,这场选举还将选出一系列职位,包括国会议员、伊州众议员、库克郡检察长、芝加哥教育委员会委员,以及众多法庭法官。

不仅是华人,大多数选民都对某些职位和候选人不了解,特别是长长的法官名单。不过,这并不影响投票。哪怕只选择一项,一个职位或一个候选人,这张选票都是有效的。

不少选民告诉我,他们只选了总统。也有一些选民称,他们对两党总统候选人都不满意,因此只选了一些地方职位的候选人。

不论将选票投给了谁,参与投票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关太也谈到,她每次投票都觉得责任重大。

芝加哥的华裔选民投票率并不高。根据芝加哥选举委员会披露的数据,我们估计华裔投票率比全市平均水平要低10到15个百分点左右。不碰政治,是不少华人的共识。

但近年来也有一些积极变化。2023年芝加哥市议会选举,由于有华人候选人参选,华裔选民的参与程度创造了历史。

今年大选也有类似趋势。上周,我所在的机构帮助了至少5位新选民赶在线上登记截止(10月20日)之前完成了登记。他们有的入籍多年,但这是第一次投票。

在陪关太和李生去投票的时候,我接到一个询问投票事宜的电话。她之前没有投过票,也还没登记成为选民。

在伊州投票,必须预先登记。符合投票资格的公民必须在提前投票开始之前(在大选日之前15天),进行选民登记。错过登记的选民,则需要在投票当天(不论是在提前投票站还是大选日投票站),携带两份身份证明(ID),其中一份要有当前住址,现场登记。

投票站工作人员会现场核验登记选民是否符合投票资格。通过核验后,选民必须现场进行投票。

我将以上信息与致电过来的那位女士分享。她详细问了投票站开放的时间后表示,自己会尽快带着ID去投票的。

一些华人不仅积极投票,也开始在投票站工作,利用自己的语言技能帮助选民。

叶逸诗是其中一位。她早年在市郊做餐馆生意,后来退休闲不住,开始在一家翻译公司做兼职。2020年,她开始在选举年份去投票站做工作人员。“之前是在第11区的提前投票站,今年则在市中心的超级票站。”

她热爱这份工作。“投票本来就是公民应尽的职责,加上我在这儿工作有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11月5日大选日,芝加哥全市有1200多个投票站开放,将有6500多位投票站工作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这些工作人员是全市招募,并经过培训上岗。

----------------


CBCAC持续招募社区志愿者,一起进行无党派性质的选民动员,教社区老人使用手机!如果您想了解芝加哥唐人街社区,如果您想在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您想和社区建立更深层次连接,欢迎填写志愿者登记表 forms.gle/NZ6rBFZB2JMEYokp7,或者前往办公室 230 W Cermak Rd., Fl2, Chicago IL 了解更多信息!


芝加哥华埠更好团结联盟(CBCAC)是一家位于唐人街的非营利机构,致力于推动公民参与,代表社区居民倡导在投票、教育、治安、就业、养老、公共设施等领域发表意见,通过一系列政策倡导、社区规划、公民教育活动,推动芝加哥大唐人街社区繁荣。


芝加哥CBCAC
芝加哥华埠更好团结联盟(CBCAC)是一联结成员机构资源为大芝加哥华裔社区服务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公民教育,社区倡议,与政策制定者沟通以及社区动员来实现使命。有问题请联系我们info@cbcacchicago.or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