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最初是作为遮挡物,后来渐渐发展变化,式样丰富、雕刻精美,成了重要的装饰设置,而在园林中,栏杆则又起到隔景与连景的作用,功能似漏窗,而形象类花墙。
栏杆早在周代时即有设置,这在周代留存的明器纹饰中可以看到。到了汉代,栏杆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了,同时栏杆也出现了寻杖、华板、望柱、地栿等构件。南北朝时期,栏杆已基本具备后世所见栏杆的形制。其后,经过不断的发展丰富,到明清时期栏杆在装饰上越发繁复多样。
栏杆除了可以从不同材料来分其种类外,根据其构造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寻杖栏杆、花栏杆等形式。
寻杖栏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栏杆式样,主要由寻杖、望柱、华板、地栿等构件组成,因其最上层即为寻杖,所以称为“寻杖栏杆”寻杖栏杆的形制在南北朝时已基本具备。寻杖栏杆原用木料制作,后来出现石制栏杆,但除了材料变化之外,其式样基本仿照寻杖栏杆。
垂带栏杆:就是设置在台阶的踏跺两边垂带上的栏杆,其构件也是随着栏杆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现存常见的垂带栏杆主要也是由寻杖、望柱、地栿等构件组成。垂带栏杆与一般栏杆不同之处就是其整体形象是随着垂带倾斜的,即其各个构件在横向上均与垂带平行,其最下面一根望柱的前端常常置一抱鼓石。
直棂栏杆:其造型比较简单,在其寻杖和地栿之间没有华板等构件,而置以若干的直立的木条。如果直棂栏杆的高度很高的话,其寻杖就失去了一般栏杆寻杖的扶手作用,而其遮挡的功能性则更强。
櫼子栏杆:如果直棂条穿过上部的寻杖,则直棂栏杆就变成了“櫼子栏杆”。“櫼子栏杆”实际上是直棂栏杆的一种,在宋代时被称为“柜马叉子”。櫼子栏杆的棂条顶端往往削成尖形,这对建筑物可以起到更好地防护作用。
坐凳栏杆:一般都是较矮的栏杆,在这种普通的矮栏上放置平整的木板,使矮栏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条凳,人们可以在上面闲坐休息,所以称为“坐凳栏杆”。鉴于坐凳栏杆可以坐人这种功能,它多被安置在园林中,以供游赏园林的人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既有栏杆的功用,也有凳子的功用,非常方便实用。
靠背栏杆:也俗称“美人靠”“吴王靠”,它是坐凳栏杆的一种延伸形式,在其坐用功能上比坐凳栏杆更显著,使用起来也更为舒服,因为人不但可以坐在上面,而且还有靠背可以倚靠。简单地说,靠背栏杆就是在坐凳栏杆的平板外侧,再安装上一段矮栏,略微向外倾斜,这段矮栏就叫做“靠背”。靠背除了略微向外倾斜之外,本身大多还微有弯曲,以更适合人的后背的倚靠。
花式栏杆:简称“花栏杆”,以拥有大面积雕花棂格著称。花式栏杆的构造相对简单一些,构件主要有望柱和花格棂条,多不用寻杖,而只有简单的横枋,枋下的面积就是花格棂条部分。花格棂条的花样十分丰富,变化多端,有盘长纹、云纹、冰裂纹、灯笼框纹、万字纹、龟背锦纹、葵花纹等。
瓶式栏杆:也是直棂栏杆的一种变异形式,就是将直棂条做成西洋的花瓶形式,所以俗称为“西洋瓶式栏杆”。这种瓶式栏杆虽然也非常简单,但与直棂栏杆相比它更富有意趣,形象上更富有变化,瓶式栏杆在清代建筑中较为常见。
栏板:是栏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它是在整个栏杆的各个构件中雕饰最突出的一个构件。正因为栏板多用雕刻花纹作为装饰,非常漂亮、华丽所以也称为“华板”。栏板置于望柱与望柱之间,如果从它的剖面看,为上窄下宽的形式。
栏板栏杆:栏杆中只有望柱及柱间的栏板,而没有寻杖之类的构件,这样的栏杆就叫做“栏板栏杆”。栏板栏杆的栏板上,可以作雕刻,也可不作雕刻。作雕刻者可以为透雕也可以为浮雕,花纹美丽,增添了栏杆的艺术与欣赏性;而不作雕刻的素面栏板,则光洁素雅,虽然不华美但也自有韵致。
罗汉栏板:是只用栏板而不用望柱,比栏板栏杆更为简洁、素雅,栏板的两头以抱鼓石结束。
单钩栏杆:钩栏是宋代对栏杆的叫法。宋代时石栏杆分为单钩栏杆和重台钩栏两种。单钩栏杆就是只有一层华板的栏杆,这是相对于当时的重台钩栏而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十三级小匠人,了解更多设计趣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