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的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椽木、望板、苫背,瓦四大构件。
值得注意的是,望板和苫背在南方一些地区并非固定元素,瓦可以直接与椽木相接,例如西南、岭南地区气候湿热,降水充沛,湿气太重,不加望板则更有利于室内通风透气,并且,这些地区秋冬气候温和,也不需要苫背的保暖功能。
飞椽:位于最外围一列步椽的前段,形状特殊,前短后长。其四分之一超出步椽端头,四分之三固定于步椽上,是传统建筑带弧线屋面的重要构件。
步椽:金枋以下额枋以上范围的椽木统称为步椽。
脑椽:即最上端的椽木,位于屋脊和上金檩之间。
椽木的安装:椽木均被安装于“桁”上,在屋面的加工中,钉子和榫卯互相配合使用,这些椽钉是特制的,其尺寸远超普通钉子,一些椽钉长度可达8厘米左右。
连檐与椽木组装的基本顺序为:在步椽上端加装小连檐,然后将飞椽依次固定在小连檐的榫卯中,最后将小连檐安装在飞椽前段。
大连檐:是连接前端步椽的构件,起到了固定椽木,增加承载力的作用。
小连檐:比起大连檐,小连檐则更加复杂,尤其是其半榫卯结构对椽木的固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撩檐槫断面为原形,断面做成方形则为撩檐枋,作用是承托屋檐前檐部分,上方为椽子。
撩檐槫外出檐是由椽子和飞子组成,椽子就是截面是圆形的,再上一层就是飞子,它是由矩形就是方形的构件来组成的,由椽飞共同组成出檐的悬挑,加大了出檐的深度。
椽子的椽头一般会进行加工处理,宋营造法式中把这种加工的手法叫做卷刹,就是把椽头略微把它削的细些,有一定的弧度,卷刹的存在使得建筑和部件之间有共同变化的律动,让建筑整体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
最外面就是这个连檐和瓦口,使得整个大殿的出檐深远,很好的保护了下面的柱子和坎墙。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十三级小匠人,了解更多设计趣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