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根据地在河南嵩山一带,许多学者认为位于嵩山南面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的王城岗遗址,可能就是禹的都城阳城所在。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两座东西相连边长各约90米的小城遗迹,约为公元前2100年前后。2004年又在小城西面发现大城遗迹,东西长约600米、南北580米,北城墙底宽12.4米,用纯净黄上夯筑而成,城墙北、西两面外侧有护城壕,宽16米、深约7米,东、南两面直接利用天然河道。
关于这座城是不是禹的都城,目前还无法判定,实际上,那个时代的部落首领往往居无定所,仅文献记载的禹的居所就有好多处。
禹选定的接班人是曾经协助他治水的东夷集团出身的伯益,但是各部落首领更愿意拥戴禹的儿子启,于是启就成为新的中原共主,这样就改变了帝尧创立的推举禅让制,变成为世袭制,启的都城阳翟被认为可能是位于王城岗遗址东南35公里处的禹州市火龙乡瓦店遗址。
在瓦店村北和村东各有一处边长300多米的台地,上面保存有大量龙山时代遗存,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外部围绕着宽约30米,深3至5米的环壕,从目前的发掘结果中并未发现宫殿建筑遗址,但却发现了数个大型的祭祀建筑遗址。
在西北台地的偏南区域,发现两处东西相对的大型建筑基址,东侧建筑遗址呈回字形,被认为是文献中记载的祭祀设施“坛”,在其西面300米处,是另一座近千平方米的祭祀建筑基址,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祭祀设施“墠”(shàn),这“一坛一墠”充分体现了瓦店遗址的高等级,这两座东西对称的祭祀建筑被有些学者认为就是后世王都”左祖右社”建筑格局的源头。
新密市曲梁乡大樊庄村的古城寨遗址,也是一座可能与夏代早期历史有密切联系的古城,建城时间约为公元前2050年前后,古城西临溱水河,除西城墙已被河水冲毁外,其他三面城墙均较好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