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主要功能是连接建筑正面的各房间,基本上是不承重的,用来维护水平之间的稳定性,对应于我们现代建筑里面的圈梁,枋跟柱子之间的连接就像圈梁和构造柱。
枋在宋朝时称为阑额、由额,到了清朝的时候叫大额枋、小额枋,枋因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额枋、金枋、脊枋等,这些枋都是跟柱子通过榫卯去穿插的。
普拍枋:位于斗栱层栌斗之下,阑额之上,各间的普拍枋是各柱头相接,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
早期普拍枋比下面的阑额要宽出许多,与阑额形成T字形的一个截面状态,到了清代就逐渐与下面的阑额(额枋)一样宽了,甚至还会再窄一些,厚度一般为一材或者一材一栔(zhi)。
宋代《营造法式》中材是基本模数,分八等,用于控制建筑规模等级,一材是十五分,一栔是六分。
因普拍枋总是横卧在阑额和柱头上端,因此民间工匠又称之为卧栏。
普拍枋用来搭补间铺座的,清代也被叫做平板枋,普拍枋也是对建筑进行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宋之前基本上没有普拍枋的,普拍枋从五代才开始出现,因之前的斗拱比较大,所以就没必要搞补间。
现存最早出现普拍枋的木构建筑就是平顺大云院的弥陀殿,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木构建筑,殿内保存着21平方米五代时期的壁画。
楼楞枋:是第二层地面的承重构件,它不仅用于连接二楼的木架结构,同时也与腰梁和承重梁一起构成楼板铺设的基础。
与承重梁不同,楼楞枋的尺寸较小,虽然同样需要承载楼板的重量,但由于数量众多,因此在选材上没有承重梁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