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享堂、享殿、献殿、祾恩殿、宝城、方城明楼!
文摘
文化
2024-10-05 14:20
安徽
中国的历代帝王为了提倡“厚葬以明孝的封建制度,同时为了维护他们世袭的皇位和皇朝,往往不惜人力物力修造巨大的陵墓。这种视死如视生的观念,也使得陵墓建筑大都仿照人生前所居房屋、宫室的布局和造型等。商周时期,作为奴隶主阶级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已出现了墓道、墓室、室以及祭祀杀殉坑等。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妇好享堂: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妇好,在其墓圹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墓口遗址地面排列有比较规整的柱洞,柱洞底部有卵石作为柱础,柱洞外侧还有成行的挑檐柱的柱穴,现已复原。战国中山王厝坟墓出土的铜版错银兆域图,表示了陵墓的总平面布置:王、后、夫人五墓横列,墓上各有享堂,五堂立于同一土台上,其外有两道宫墙环绕。汉陵园建制基本依袭秦制。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仿宫中前朝后寝之制。庙中藏神主,四时致祭;寝中有衣冠、几杖等生前用具,亡帝的宫人则在陵园守陵,一如生前具妆、上食。享殿:是帝王陵内,死去帝王的子孙后代祭祀死去帝王的殿宇。祭祀帝王的子孙在殿内举行祭祀仪式。同时,也是皇帝死后灵魂安息的地方,相当于皇帝生前处理政务的金銮宝殿,象征皇帝死后在阴间依然是主宰一切的帝王。此外,像天坛、太庙等礼制建筑中,用来祭祀天地、祖宗的殿堂也称为“享殿”。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享堂已不存,规模仅及汉代贵族、官僚的墓制。唐代因山为陵,供食不便,遂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而在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成为上、下宫制。唐陵布置继承汉代陵门四出的格局,但陵前神道加长,门阙及石像生增多。是宋、明神道布置的蓝本。又仿汉制,陵区内多设陪葬墓。献殿是建筑在陵墓和一些祭祀的庙宇中的殿堂。尤其是在陵墓中,献殿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它是陵祭奠及陈列死者生前所用物品的地方,唐代乾陵的献殿建在朱雀门内的平台上。宋代皇帝死后营陵,限7个月内完成,因此规模远不及汉、唐。又受阴阳堪舆术关于“五音姓利”之说的影响,以赵姓属角音,利于东南地高,西北地低,因而茔地都自南向北坡下,陵台处于低处,不利于排水,也缺乏庄严气势。各陵布局大体是: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四面有陵墙、门、角阙,南面为神道,神道两侧有阙两对以及石望柱、石人、石兽,相对而立。陵台到神墙南门中间的空地为献殿的遗址,也称之为上宫。陵的西北,是皇帝死后供其灵魂衣食起居的地方称为下宫。整个陵区遍植松柏枳桔,并以荆棘为篱。明代陵墓继承唐宋而又有创新: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都是传统旧法;但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院落二进或三进,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如孝陵,第一进陵门内为神厨、神库;第二进祾恩门内为祾恩殿;第三进内红门内为石几(五供座)与明楼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始于安徽凤阳皇陵,皇陵有内外陵墙,内陵墙四面辟门,其上有楼,如城楼,分别称南、北、东、西明楼。及至南京建明孝陵,处山环之抱,仅南向有一座明楼。以后明清各帝陵均仿孝陵之制。北京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也是明代特有的做法。祾恩殿也就是享殿,它是明代时帝王陵墓中享殿的名称,是明代现任帝王对死去帝王行祭祀礼仪的地方。祾恩殿之名定于明代嘉靖年间,据说殿名的意思表示“感恩受福”。明代北京昌平的十三陵中共埋有十三位皇帝,每人一座单独的陵墓群,合成一个大的陵墓群。在每座皇帝陵墓内的前部中央建有一座体量高大的殿堂,就是祾恩殿。清陵陵制大体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有的后妃另建陵墓,与明陵稍有不同。宝城:其建造过程,是在地宫之上先砌筑起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并将土堆成一个圆形顶,顶部一般高于四边的城墙。因为砖砌的城墙上部还设有女儿墙,女儿墙上有垛口,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小城堡,非常坚固。这种加建女儿墙的砖城就叫做“宝城”,或者说,砖墙加砖墙内的坟头这一区域合称为“宝城”。宝城内部就是封土宝顶也就是坟头。方城明楼:建筑在宝顶的正前方,明十三陵的十三个皇帝陵墓中都建有方城明楼。不过,有的陵墓中的方城明楼与宝城之间有一点距离,而有的方城明楼的后部直接建在宝城城墙上,有的方城明楼则是紧贴着宝城城墙建筑。方城明楼主要由上部的楼阁和下面的方城组成,明楼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放置刻有帝王谥号等的石碑,而方城则非常高大,墙体正中往往开设有一个拱券形的门洞。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十三级小匠人,了解更多设计趣闻。
————
除原创外,本公众号所使用的图片与文字内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