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就业市场上,一个特殊的标签“疫情班”成为了热议的焦点。更有“不接收‘疫情班’,能力太差”之类的言语流传。
这背后所反映的,是2022年至2024年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不公平对待。
他们被部分用人单位以疫情期间教育质量下降为由,贴上了“整体素质差”的标签,甚至在一些招聘场合直接被拒之门外。
一个在口罩阴霾下完成学业的群体,满怀激情地踏入社会准备迎接挑战时,却无形中被一道壁垒阻挡,这是否滑天下之大稽?
【01】
“疫情班”学生在求职时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
用人单位对这部分学生的评价普遍不高,认为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模式下,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社交技能。
这种刻板印象像一座大山压在“疫情班”学生的头顶,让他们的求职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是偏见还是现实?
用人单位的这种顾虑,虽然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更多的是一种偏见。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确实可能影响了学生的某些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疫情班的学生都不具备竞争力。
实际上,许多“疫情班”的学生通过自学、参加线上实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种一概而论的招聘策略,不仅对“疫情班”的学生不公平,也可能让用人单位错失优秀人才。
【02】
从法律角度而言,《劳动法》《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不应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这一权利的保护是全面且不容侵犯的。
该法特别强调,用人单位在招聘及用工过程中,不得因个人特征因素而对劳动者实施就业歧视,确保所有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针对用人单位以“疫情班”等不合理理由拒绝毕业生的行为,这明显违反了上述法律的明确规定,构成了就业歧视。
这种歧视不仅损害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对于受影响的毕业生而言,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他们应当积极保留与就业歧视相关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人单位的拒绝通知、聊天记录、邮件往来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其次,毕业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作为政府的执法机构,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未能满足大家的期望,还可以在仔细搜集和整理证据基础上通过法律途径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03】
其实话又说回来,“疫情班”的学生,他们是疫情的受害者,但不应成为职场的牺牲品。
面对“疫情班”学生的就业困境,社会各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采取措施,帮助“疫情班”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职业指导。
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每一位求职者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能力、素质和潜力各不相同。
一概拒绝“疫情班”学生,不仅不公平,也可能让用人单位错失那些在疫情期间通过自我学习和努力,展现出卓越能力的优秀人才。
“疫情班”不应成为就业歧视的借口,应届生需要的是一个包容、公正、开放的求职环境。
——The End——
往期推荐:
1.太难了,为什么迟迟收不到面试邀请?秋招人此时应该怎么办?(干货收藏)
3.不是无固定期限合同不够“铁饭碗”,而是你不会用!公司辞退应支付多少赔偿金?
4.假调岗还是真稳定?劳动合同中约定不明时如何认定工作地点?
5.国企职工可否兼职赚“外快”?在外兼职是否构成双重劳动关系?
6.国企里忙!程序性流程究竟有多少?但流程优化又不等于没有流程!
7.央国企中的非全日制用工真的是最省钱的么?一文详解法律风险!
8.央国企中获得正式编制后就可以躺平么?国企工作的真实面貌!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阿秦,记得星标,与全网1W+优秀人同行,我们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starlight2024dew"
围观阿秦成长朋友圈
另外,为防止大号丢失,阿秦新建了一个小号,分享个人成长路、职场与法律相关,也欢迎大家持续链接和关注:
👇点击关注公众号
查看更多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