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刘庆华、周一鸣、陈伟团队共同合作,开发了一种Klotho基因纳米递送体系,通过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PPAR α)信号,防止AKI向CKD转变。
急性肾损伤(AKI)与慢性肾病(CKD)密切相关,如果治疗不及时AKI可进展为CKD/终末期肾病(ESRD)。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在AKI-CKD转变中起重要作用。Klotho是一种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TEC)产生和分泌的抗衰老蛋白,肾脏、血清和尿液中Klotho表达水平降低与CKD的早期发作和AKI向CKD的转变密切相关。但中租Klotho蛋白具有生产成本高、技术困难以及体内快速清除的缺陷。
本研究合成了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L-丝氨酸- Klotho质粒纳米颗粒(PPSK NPs),通过与肾损伤分子-1(KIM-1)结合,选择性地将Klotho基因导入受损的TEC中,并在体外、体内恢复Klotho蛋白水平。在单侧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叶酸诱导的AKI-CKD转变小鼠模型中研究表明,单次低剂量注射PPSK NP足以保护正常的肾脏结构并预防肾纤维化。PPSK NP的保护作用机制依赖于通过抑制p38和JNK磷酸化上调关键分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进而改善肾小管脂肪酸β-氧化并减少肾脏脂质蓄积,从而保护肾脏免受纤维化。
本篇文献研究不仅证明了基于纳米医学的Klotho基因治疗的翻译潜力,而且还揭示了Klotho通过PPARα介导的脂质代谢的新的肾脏保护作用。这种基于纳米医学的基因疗法的成功临床实施可能会建立一种新的方法来预防AKI-CKD的转变。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