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块钱到青岛

文摘   文学   2024-09-13 00:24   山东  

编者按:

      闯青岛是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千万沂蒙年轻子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来青岛务工、经商,通过闯荡、打拼,成就事业,完善自我,实现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的过程。作为改革开放这段伟大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人文现象,闯青岛和闯关东一样,一个“闯”字,蕴含着追求美好生活、敢和人生命运抗争、吃苦耐劳、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开拓进取、善于创新创造的优秀品质,成为新时代沂蒙精神真实而动人的写照。

故事从徐国英开始讲起,把视角焦点对准闯青岛的沂蒙子弟,他们处在各个层面、各个行业,都有着鲜活、曲折、动人的创业故事,故事不同,精神相通,目的就是通过系列人物、系列故事,勾勒这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塑写沂蒙精神新篇章。

     时代潮流汹涌激荡,商海变迁之巨更是以日月计,但不论如何变迁,那些曾经站在时代潮流浪尖上的人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为那一批沂蒙子弟,为了那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时代而歌——这就是《卢蒙故事》。

                              

                      

 

王家庄是长虹岭上的一个小村庄,大的地貌特征和岭上的其它村庄差不多,都是长坡漫岭。王家庄就处在东西两个岭头的中间洼底里,北下和东来的两道水沟从村子里穿过,在干旱的长虹岭上,王家庄的水资源相对算是丰富,因此,整个村子树木繁多、植被茂盛,这是王家庄一个很大的特色。

别看王家庄在沂南的哨子上,往东往南就是莒县,但村里的老人们说:俺们村子藏风聚水,是块风水宝地。这倒也不是吹嘘,王家庄历来考出的学生多、闯外的人混得好,在这一带很出名。闯外混得好的王家庄人中,有个很特殊的人,叫徐帼英,现在是青岛沂南商会会长。说她特殊,是因为徐帼英不是通过考学这个途径,创造骄人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和众人的认可的,她的起点要低得多,创业的经历也要曲折的多。

徐帼英的父亲徐堂福是个革命军人,在部队上工作积极,进步很快,组织上准备提拔他任连级干部,到村里搞政审时,被人揭发他祖父有个兄弟曾经当过国民党兵,那个年代什么都讲成分,一个好端端的前程就这样被耽误了,不久转业复员回村。受此打击,一直郁郁寡欢,落下了病根,从徐帼英记事起,父亲一直身体就不太好,家里的重活早早压在他和哥哥身上。她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推着小推车朝地里送粪,这是非常重的体力活,王家庄一带的土地不是上岭就是下坡,推车子极为难走,车绊在脖子上压在她喘不过气。到了自家地里,因为耕地太暄腾,使出全身的力也推不起去,车子翻倒在地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几十年后,她在青岛一家医院体检时,发现肋骨和颈椎有些变形,医生说这都是在身体发育阶段从事重体力劳动造成的。从那个时候起,徐帼英就发誓,这一辈子一定要好好混,出人头地,让家里摆脱这种困境。



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她从七、八岁时就报名参加了村里的武术队,和男孩子一样摸爬滚打,由于能吃苦,肯下力,身手敏捷的她被选拔到县体育局集训,是教练丁传平、胡玉奎的得意弟子,连续多年获得临沂市青少年武术比赛前三名。

还没来得及圆武术家的梦,1992年,小平南巡后,改革的春天到来了,经济活力迸发。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市定向对沂南招用农民工,大批年轻的沂南子弟怀着财富梦、创业梦打起行李卷,坐着公众汽车来到黄海边的这座岛城,这个队伍里就有徐帼英,那年,她18岁,正是最爱做梦的年纪,离开家的时候,衣服最内的袋里,装了50块钱,到了四方长途汽车站交了车费下了车,手里只攥了20元钱了。

和她签订劳动合同的电脑刺绣厂,在南京路100号,现在的金华公寓的位置,离长途站直线距离都有10公里,坐公交得十多站,这位初到青岛的沂蒙姑娘,没舍得花坐公交的钱,硬生生地走到了厂里。

那时候,厂里已经实行计件工资,干得多就挣得多。过够了穷日子的徐帼英,一心要努力挣钱,在车间里拼命地干。“五一”节厂里放三天假,她也舍不得休班,一个月算下来,她的计件量拿了刺绣厂所在的整个天鹅集团的前3名,工资开到360元左右,是普通员工的两倍多,捧着自己的汗水挣来的厚厚的一撂钞票,徐帼英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在王家庄,她一年也见不了这么多钱,那个年代,咱们沂南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块。青岛,给了她第一份收获感、幸福感!

可这种美好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毕竟是年轻人,怀着深深的好奇,徐帼英得空走出厂区,领略下这座“大城市”的味道,马路上车水马龙,马路旁灯红酒绿,走在身边的城市人,潇洒、悠闲,和山村来的自己是那么的不一样。那一晚,徐帼英失眠了,自己这么拼死拼活,一年就这么几千块钱,在王家庄能温饱有余了,但在青岛又算什么呢!?第一次,她感觉到了孤独和游离,现在呆的这座美丽的岛城好像离她很远,随着岁月的流逝,当自己不再年轻,不再有这么多的体力,还是要远离这里,回到自己的小村,还去过推小车、转碾台的日子。

“不行,我要融入这座城市,我要努力当一名真正的青岛人!”从这一刻起,徐帼英觉醒了。




王为堂书记在王家庄胡同上


几十年涛声依旧的村庄





徐帼英老宅



王家庄子村景

九十年代初青岛街景


青岛四方长途汽车站

徐帼英和在刺绣厂的老同事尹会芝


卢蒙故事
展现原生态沂蒙文化,讲述沂蒙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