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界湖没有文化味?

文摘   文化   2024-09-29 00:00   山东  

各位看官,用力点击题目下“卢蒙”蓝字,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哟!  



不少人老是嘟囔:界湖人没文化味,和沂水城、莒县城的人没法比,就知道喝酒吃菜,琴棋书画、唱戏跳舞什么的不治!我跟你说,你再听谁再这么说,抓紧翻手给他俩二刮子,麻利再让他看看这篇卢蒙故事,让他心服口服:唉?界湖街还就怪有文化 味来哈!

界湖街上的人会做生意生意不假,但并不是只认钱的守财奴,人家还具备美学眼光,文艺细胞也很丰富,日子过得不枯燥、不呆板,一直很有生活趣味。
袁钿是大户,有钱之后,使劲盖屋理整宅子,然后就玩起高雅,办起了京剧戏班子,“长春富贵”四班连台,把界湖京剧艺术的表演水准推高到市级以上的水平,敢到沪上、白下这些一线城市显摆、显摆。
“长春富贵”加上后来的“荣华”六大戏班,前前后后演员得有二百口子上,这些科班演员多数是本乡本土的子弟,通过他们的影响,亲朋好友也喜欢上了京戏,界湖街上玩友、票友有上千口子牢靠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越门道了人越痴迷,演戏、看戏的氛围就这么浓厚起来。
最早的时候,界湖街老少爷们看戏在哪里看?在袁家大院门口的大街口。这条东西大街西边通界湖围子的小西门,东边连着南北大街,袁家大院占了多半条街,袁钿在街西头,自家花园前搭了个戏台,一到逢集,便把家里的戏班子拉出来演戏,这样做,除了有让乡亲们过过戏瘾的初衷,也有锻炼演员的性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嘛!

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鬼子市”到来,世道大乱,笙歌才消寂下来。袁家公子袁顺斋把戏班子献给党组织,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了沂蒙国剧社和青年剧社,投身到民族抗战的洪流中去了。
1947年,沂南县机关入驻界湖围子里,县城人口越来越多,袁家大院前街,说叫大街,也就几米宽,再在老戏台唱戏,盛不开了。1955年,政府把袁家大院西北角的“死海子汪”填平,建起了露天剧场,宽快了不少。可有一样,站着看戏,时间长了腿不撑劲,一下雨,戏就不能演了。
政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剧场上搭起棚子,苫上草帘子当顶,下雨不耽误演戏。这个棚子不小,比小围子里头袁家的房子都大。戏台下,打上木桩,上面钉上木板,弄成一排排的看台,坐五六百人从容的。
可以坐着享受了,大家顿时有鸟枪换炮的感觉,美得不行、不行的,试着比北京广和剧场、上海国泰剧场还门面,美其名曰“沂南剧场”。
上广和剧场、国泰剧场看戏,你得花钱买票,来“沂南剧场”一个子不用掏,永远免费,这个待遇可了不得。要是演出时来了名角,唱的戏又管,来了个“万人空巷”,“坐席”不够坐的了,都从家里捎来交叉子、马杌子、板凳子、蒲团,实在不行搬块石头蛋,见缝插针,攀梁爬柱,挤得是水泄不通,你看界湖人看戏是多么痴迷!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艺形式不断进入界湖街,大家的兴趣也有了转移。戏台子上,无非是生旦净末丑在那晃荡,家伙什也几百年不变。放电影则不一样,银幕里面,天南海北,飞机大炮,场面震撼多了,一下子把界湖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眼球和心思拿了过去,放电影的时候,观众比唱戏多得多。
放电影也得有个敞亮地方,蹲古猪栏里放肯定不沾弦。围子里头怪难找个合适的窝,就三皇庙、白果树汪南这片菜园还行,便把这一片理整出来,当了露天电影院。这块地方现在成了信访局,曾经当过派出所来。
和唱戏不一样,放电影时银幕挂得高高的,不用扎戏台。可有一样,这东西白天不能放,只能黑了天放。只要银幕挂上,就和挂了个苍蝇纸的,立马把人拘了过来,正反两面都满了人。“电影院”不如“沂南剧院”高级,不设“雅座”,不设就不设,盘腿坐就地看一样过瘾。
放电影不大怕下雨,只要保护好放映机,银幕不怕淋,人怎么办?头戴席尖子,身披蓑衣,装备不达标的,用蒲扇护着头,或者直接秃着头干淋,照样看得眼皮不眨。只要电锅不停气,喇叭不停声,银幕上不停影,观众保险不散。
最革命得是,沿着三九天,屋外滴水成冰,小西北风再刮着,坐那腚都冻麻了。为防止冻死,有人穿上大蒲鞋,手里提溜火罐子上阵,这劲头子真了不得。
“艰苦闹革命”一直闹到1976年,这年元旦,一座1384席的电影院建成了,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外面下雹子也不该咱事的了,但是一件,想享受这待遇你得掏钱。
等家家有了电视,电影院也人老珠黄,“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时候过去了,放黄色录相都没人去看了,最后摇身一变,成了“百成汇”,卖起布头来。
但你别认为老界湖文采风流一点也没存,你刹下眼瞅瞅,早晨下晚的,广场、公园、绿地、林荫,总有一撮撮拉弦吟唱者,这是老一代的。新一茬子界湖“骚客”,升级换档,天天拉着个音箱,举着个话麦,开着个摄影头,摇头晃脑,扭腰摆腚,嗯了啊了地,越守着人越上劲,人越多越上谝,这要让当年的“长凤”、“春海”们耳视着,非看直了眼不行。

——《一板一眼话界湖》系列故事



卢蒙和界湖老艺人学习交流

京剧票友高联合擅长荀派唱腔



卢蒙故事
展现原生态沂蒙文化,讲述沂蒙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