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语境下中国汽车供应链与营销的新视角 | 2024金台汽车论坛圆桌(二)

汽车   2024-11-01 18:34   北京  

凭借合资合作的持续积累,中国汽车产业造就了独具优势、颇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和营销服务体系。从外资车企深耕本土化产业链,与中国供应商共谱合作共赢“链”曲,到中国本土供应商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主角,在本土化到全球化的相互赋能中,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也扮演着愈加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样,在汽车营销服务领域,中国汽车产业也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这一切皆得益于合资合作。

10月25日,在中国汽车报社和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24金台汽车论坛上,围绕“合资语境下的中国汽车体系建设:供应链与营销”这一话题展开了一场圆桌讨论。



主持人: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董扬

嘉宾: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 李万里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孙晓红

博格华纳排放·热能·涡轮增压系统总经理 季长松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湖南申湘汽车集团总裁 刘英姿

北京汽车博物馆馆长 乔晓鹏




四十年开放合作成绩斐然    


董扬:请各位嘉宾站在各自领域与角度,谈一谈过去40多年的开放合作,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哪些深刻影响与变化?

李万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我认为有九个关键的历史节点。第一个节点,1953年,一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第二个节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第三个节点,1983年,北京汽车成立了第一个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诞生,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合资时代。第四个节点,1987年,北戴河会议上,中央作出了建立轿车产业的重大决策,相关企业的轿车生产终于获得了“准生证”。第五个节点,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明确了以轿车为主的汽车发展方向,首次提出鼓励汽车消费允许私人购车。第六个节点,2001年,中国加入WTO,汽车工业开始接轨世界。第七个节点,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第八个节点,2018年,国家放宽了外资股比限制,取消了合资限制。第九个节点,2020年,汽车工业被赋予新的定位,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关键支柱产业。2023年,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促进大宗消费,汽车位列首位。从这些重要节点可以看出,汽车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对其寄予厚望。

董扬:第一,中国汽车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整车制造占据着核心地位,供应链管理和市场营销则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尽管它们不常出现在台前,但它们对于整个产业的贡献不容忽视。完整的产业链是支撑中国汽车产业走到今天的基石,没有营销和供应链的支撑,中国汽车产业难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其中,合资企业做出很多重大贡献,产业链和营销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与艰辛。

第二,经过四十多年的变迁,供应链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都相对落后,我们生产的零部件常常不被原厂认可,那时我们也曾抱怨合资公司为何不为中方争取更多话语权。但回过头来看,许多抱怨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当时我们的水平确实达不到要求。WTO谈判后,放宽了对零部件的限制,外资控股或独资的高水平、高技术、电子控制的零部件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大约10年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中国汽车产业面临技术空心化的风险。但如今,情况有所改变,我们开始有所突破,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虽然并非所有领域都取得了进展,但供应链的合作关系来到了一个互相合作、平等讨论的时代。

第三,关于销售,中国市场曾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4S店模式成为主流。4S店虽然成本高,但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因此在那个时代,获得一个知名品牌的4S店经营权并非易事,竞争激烈且也会伴随着一些不当行为。如今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转变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市场,仅仅依靠配额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进入了拼服务、拼价格的时代。不过,中国市场仍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比如使用较长期的汇票支付,给零部件供应商和销售商带来了资金压力,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他们的经营困难。目前,整个社会都在面临挑战,但就汽车行业本身而言,市场已经从短缺转向了稳定竞争的阶段,服务和价格成为关键因素。同时,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兴起,对营销端来说,直销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孙晓红:自1983年中国首个汽车合资企业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合资,我们的汽车产业吸收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至今仍在不断学习中。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显著增长,但目前看来,自主汽车品牌的国际化仍受到内卷思维的影响。例如,由于内卷,我们对两个极具潜力的海外市场的出口出现了大约两位百分数的下降,原因就在于降价竞争,在国内市场降价或许可行,但在国际市场上,降价却导致了消费者的不满,对中国品牌的信心下降,甚至引发了集体诉讼和政府的约谈。

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需要全球化的思维。我们需要实现几个关键的转变:从产品销售转向品牌建设,从销量转向服务,以及从出口贸易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如果这些转变无法实现,即便我们的企业走出国门,也难以稳固立足。我们希望中国汽车能够稳健地走向世界,而自主品牌需要向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学习,特别是在品牌建设和服务体系方面。此外,定价策略也至关重要,一旦确定了市场价位,应该通过不断升级和提升配置来维持价格,而不是采取降价的策略。

尽管目前我们面临来自美国的限制和欧盟的加税等外部压力,但这些外部挑战反而更能促使我们更加团结和坚强。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内部,如果内部问题处理不当,将来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向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学习,加强品牌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

季长松:博格华纳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不断深化其业务。自2000年初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博格华纳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并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身的业务。顺应中国车企合资的大趋势,在北京地区的通州工厂和亦庄工厂,都是部分的采取了合资形式。可以说博格华纳不仅在中国市场中深耕,还积极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在合资品牌建设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次,关于产品结构的演变,博格华纳优势产品一直集中在涡轮增压器等产品上。在2020年,我们成功的收购了德尔福科技,这使得我们在汽车发动机系统上也拥有了产品优势。

随着中国市场变化和竞争的加剧,集团在产品升级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迅速切入了新能源市场,参与了电动车的转型。在保持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系统传统产品优势的同时,还快速开发了包括三电系统、电池冷却系统在内的多种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新产品,以适应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转型的快速发展。

刘英姿:我自1990年起就踏入了汽车经销领域,回想当年,汽车市场还处于计划经济的阶段,那时还是需要配额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亲眼目睹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华丽转变,也见证了从单一品牌到如今万国品牌林立的市场格局。中国汽车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汽车经销商,我们感到这四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合资品牌的加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国际视野和前沿技术。这一过程培育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很高的专业人才,成为推动国家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合资品牌的引入,我们的观念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拓宽了视野,也让我们对汽车市场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乔晓鹏:轿车走进了中国家庭,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节点。随着轿车逐渐成为家庭的“一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辆私家车。随着汽车消费迅速普及,汽车成为生活必需品,这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中国汽车文化也不断地积累与发展。许多品牌,如:桑塔纳、捷达、日产等合资品牌,已经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一部分,许多人拥有的第一辆车都是这些合资品牌。合资品牌汽车的发展已经与中国汽车文化紧密相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的文化属性也不断发展和演进。北京汽车博物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可以说,北京汽车博物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历史文化坐标,见证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壮大。首先,我们把握了国际视野与中国视角,希望汽车博物馆不仅要讲述世界汽车百余年的历史,更要讲好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多年的历史;其次,我们关注的是人、车、社会这一命题,我们希望通过汽车来探讨它与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汽车产业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汽车社会,汽车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审美和行为规则。此外,汽车博物馆还具备汽车科学普及的职能。未来希望与车企有更深度的合作,把新技术能够转化成一些汽车科普的内容,与青少年群体形成联动,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新格局下产业链需要做好新发展    


董扬:当前中国已经跻身于汽车大国之列,我认为我们已经与世界其他国家并驾齐驱,我们已经坐到了桌前,与世界汽车强国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产业链和销售策略应该如何调整?同时,随着我们的崛起,我们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世界汽车市场?

李万里: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首位,以及汽车消费作为大宗消费的首位,我们如何确保其领先地位?我认为,我们拥有三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这些条件值得我们充分利用。首先,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全球超大的单一市场优势,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格局。其次,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门类齐全、现代化的汽车制造体系。最后,我们有车路协同的举国体制,这使得我们能够优化配置公共产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完善的制造体系以及优越的制度,这三大优势将确保我们能够保持汽车产业和消费的领先地位。

孙晓红:我想强调四个字,首先是“包容”,意味着我们必须持有包容心态,与外商合资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共同包容。其次是“共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我们都应秉持共赢的理念。企业自己要赢、友商要赢、“中国制造”要赢,同时我们合作的国际伙伴也要赢。

季长松:首先,作为一家零部件企业,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产品技术实力,在产品升级方面持续努力,以便能够适应中国本土及合资整车厂的新变化。其次,在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时,提升全面的供应能力变得至关重要。除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我们应该在产品设计、质量、售后服务、物流运输等各个环节与整车厂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和合资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董扬:最近特斯拉开始全面自主研发,导致整个行业似乎陷入了一定的混乱。有些人认为这预示着Tier1供应商的衰落,但我持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当前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全栈自研的增多,这主要是为了加快创新步伐。然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稳定,我认为未来行业会重新回归到优化总体成本的模式,即通过主机厂、Tier1和Tier2的分工合作来实现。

刘英姿:目前,众多4S店集团正积极寻求转型与升级之路。他们正努力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例如涉足二手车交易、汽车后服务市场,探索包括汽车租赁在内的多元化业务方向。同时,4S店还应积极顺应潮流,拥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如何将数字化营销与线上平台营销相结合,融入互联网经济,以使客户体验更加便捷和高效,这正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当前行业内卷现象极为严重,竞争无序,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我们呼吁行业相关部委对现在汽车流通行业的恶性竞争进行干预,建议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乔晓鹏:博物馆和合资车企能做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讲好两个故事:第一个是要讲好中国汽车故事,欢迎更多车企把经典车放在博物馆收藏和展示,希望未来车企和博物馆开展更多元化的合作;第二个是和车企一起讲好中外汽车文化交流的故事。未来,我们希望携手更多企业把两个故事讲好,讲得更加精彩。

董扬:在此,我要向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在我看来,汽车不仅仅是一件大型耐用消费品,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与社会紧密相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汽车产业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我们整个产业链、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维护和推动整个产业发展。

推荐阅读

◆ 合资车企的历史贡献与当前转型 | 2024金台汽车论坛圆桌(一)

◆ 2024金台汽车论坛:四十解惑——探问合资合作新未来

文:赵玲玲 编辑:黄蓓 版式:王琨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中国汽车报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汽车主流价值传播服务者,有料有趣有观点,让您轻松知晓汽车圈里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