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楼市“挤兑”的银行,在疯狂卖保险!

楼市   房产   2024-05-15 18:02   浙江  


今年起,银行要开始大搞副业!

众所周知,银行盈利的核心就是利差,利息净收入向来占银行总收入的大头。比如,在22年,我们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值就高达77.42%。

存贷款就是银行的本源业务。

过去的日子里,银行也确实奉行这一套准则。

就以保险举个例子,

过去,通过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产生的银保渠道,迅速做大了保险行业的蛋糕。

为了争夺银行代理资源,银保渠道乱相丛生,续费不合理、销售误导、存单变保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

最后,银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来了个一刀切——

这块蛋糕我们不碰了。

从2010年起,每家银行网点合作的保险公司数量不能超过3家。

这是硬性要求。

底气是哪里来的?

存贷款业务。

相比占比超70%以上,上千亿的净利息收入,大部分银行代理保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都在2.5%左右,高一点如招商银行的代理保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才约5%。

这么点保险的手续费收入真不是多大的事儿。

在那个年代,对于所有的非利息收入,银行遵从的第一准则就是——

合规必须远大于效益。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银保渠道执行多年的银保销售一对三限制正式废除。

以后,银行各级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不限量了。

再直白点,银行以后要用尽全力卖保险了!

从克制到放肆,银行对待保险的态度发生了180°的调转。

这主要是因为两点:

首先,是“报行合一”推动了保险行业的规范化。

此政策能够让保险公司更合规地运营,提高了对消费者的保护水平,在此先决条件之下,自然能够放开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

当然,“报行合一”显然只是个铺垫。

最关键的是,如今的银行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要依赖非利息收入。

自22年来,国有银行净息差持续大幅收窄。

22年一季度,国有银行净息差为1.97%,到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已经降至1.48%,早已经突破了1.8%的警戒线。

这主要是因为贷款端的利率在不断下降。

如中长期贷款中,房贷利率不断下降,从5%已经降低至3.75%,并且在各地政策的调整下,多地出现了首套房贷利率取消了下限、房贷利率二套改首套的情况。为了刺激经济活力,企业贷款的利率也在持续走低。

如此情况下,净息差的持续收窄,进而让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大受影响。今年一季度,六大行中四家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都在降。

长期来看,降准降息依旧是大势所趋,利息净收入依旧不容乐观。

不得不说,这几年来,银行活得远没过去滋润。

前些年,银行人还在拉存款,用着米面油一个劲地招呼着老头老太把退休金存进来。

近年来,存款利率一直往下调,最后索性连存单都不发了。

没办法啊,这边贷款都贷不去,另一边再把钱收进来,拿什么付利息?

这还不够,本源业务不给力,那就搞副业!

保险就是一个突破口。


保险这玩意有搞头吗?

有人说,保险行业这年头也不景气。

2023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合计实现投资收益3655.84亿元,同比下滑17.31%。

其中,除了中国平安,其余4家投资收益率都在下降,并且新华保险投资收益率直接腰斩。

但不要慌,搞保险不是说要进军保险行业。

要知道,银行只是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

银行赚的是保险单子成交之后的佣金,赚的相当于是中介费。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下降,是市场环节的波动,是投资策略的问题,但保险行业每年的保险保费收入却是欣欣向荣的。

2023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较2022年上升4.56个百分点,再追溯到上一年,保费收入也是增加的。

投保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银行搞保险销售,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首先,银行里有最精准的保险客户。

这些客户的人户画像是怎么样的?

  • 有闲钱;

  • 风险偏好低;

  • 年纪大。

这样的客户在银行真的是一抓一大把。

想一想每个月发退休金时,银行网点人山人海的场景。

这些阿姨阿叔有的确实就是对保险有需求,有的稍加转化,也能产生对保险的切实需求……

其次,我国有百万计的银行从业者。

据统计,六大行员工总数超180万,再加上地方银行等大大小小的银行,银行从业者不计其数。

千万别误解我的意思。

我不是想说银行从业群体庞大,对于销售保险是一股巨大的助力。

我想说的是,每个银行从业者都逃不过一份甚至多份保单。

在银行工作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上面下达的任务,底下的人要拼老命去做。

讲一条银行已经不算是潜规则的潜规则——

那些年,银行员工完不成的业绩都要自己买单。

存款不够,自己贴息揽存;纪念币卖不掉,自己买下来;节日礼盒,自己买来送给家人。

卖保险也是一样。

又有哪个银行人身上不曾背负一份保单呢?至此,想来银行人看到此文已经泪目了。

百万银行从业者本身就是一个能够轻取的千亿市场。

难怪,银行向来是保险公司的必争之地。

再进一步讲,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还在上升期。

早在去年,银行早就加大了保险销售的力度,相信身处一线的银行人应该能感受。

去年年初,保险销售相关的业绩绩效考核就变得越来越严苛。网点工作人员卖保险的任务越来越多,每天的销售情况定时向群里汇报,每月准行里还要通报全行销售业绩。

效果当然也很显著。

农业银行代理期缴保费同比增长26.7%;

邮储银行代理长期期交新单保费占新单保费的比重43.69%,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代销个人保险产品余额2914.12亿元,同比增长14.2%;

平安银行实现代理个人保险收入29.89亿元,同比增长50.7%;

招商银行实现代理保险保费968.26亿元,同比增长33.76%。

这么来看,银行搞保险绝对还有不小空间。


接下来,银行卖保险的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一个原因前文已经讲明白了,就是在利息净收入降低的趋势下,银行势必开展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

另一个原因则是,今年起,“报行合一”使得佣金手续费在下降。

今年一季度,银保渠道手续费及佣金同比下降58.26%,占新单保费比例较去年同期下降9.70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降幅比新单保费降幅多47.76个百分点。

在急需提高非利息收入来弥补利息收入下降的时期,发生这种情况无异于雪上加霜。

所以,用数量堆平差价势在必行。

如何提高数量?

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银保渠道销售的力度。

最后,我想说,

行业变革的浪花会甩到我们每个人脸上。

银行在利润下滑的时期,疯狂地开展中间业务,那么首当其冲便是在银行工作的人员,尤其是身处各个网点的基层一线人员。

今年来,多数银行的保险指标都是翻倍,甚至部分银行上调达到1.5倍以上。而在放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后,为了能达到全员营销的效果,各行早就开始了保险培训。

银行从业者这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活了。

重压之下,若是业绩没能完成,要么发动全家总动员,各方帮助来渡过难关,要么索性离职,寻求新生活。

一个行业的变化之下,首先改变的就是无数行业从事者的人生轨迹。

其次,自然是银行的广大客户朋友们,基本上就是在座的每一位。

想一想这个场景,

原本是想到银行存一笔定期的,结果发现存单一张都没有。然后,就会被工作人员告知——

我们这里有一款储蓄型保险,保本保息,复利3%。

听罢,有些糊涂蛋以为这和存款也没啥区别,稀里糊涂就买下了。

咱也不是说,保险一定不好,但相比定期利率是会高点,但保险周期很长,短则5年,长则10年、20年,提前支取还得承受本金损失。

若是你的需求只是存个几年赚钱利息,自然不适合“以时间换空间”的保险。

再者,你选的保险一定适合你吗?

相对于那些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专业保险人,银行这些就是特训了一段时间的新兵蛋子,自己都是半吊子。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卖的是啥,你说你去买要不要踩坑?

我知道大家现在都很焦虑,银行的存单、国债全是靠抢,分分钟被抢光,想存点钱都没个好去处,但也千万别因为焦虑而盲目地把钱交出去。

特别是在这种银行大搞副业的时期,面对着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理财、保险等等你没接触过的产品时,先捂紧钱袋子!

即使你真的觉得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也要再多想想,和家人商量商量,向多方请教请教,搞明白自己买的到底是个啥。

当下,大多数人考虑的不是投资,让资产增值,而是为了给自己和家庭托底,寻找安全垫。

大碗有个粉丝群,里面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大家向来不吝啬自己的看法。

扫描下面二维码加个群吧。你若是有什么看法和问题也能在群里讨论讨论,多看看多听听,开拓一下思路准是没错的。




专题研究:

置业逻辑:上篇 | 中篇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螺旋解体:上篇 | 中篇 | 下篇

 城市调研:

重庆:一线调研 | 城市分析 | 政策分析 | 两江四岸 | 集中土拍
杭州:楼市预警 | 行情分析 | 购房现状 | 新房摇号 | 趋势判断
环京:固安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 燕郊 | 香河
上海:调控政策 | 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苏州:城市发展 | 楼市分析 | 工业园区
西安:城市发展 | 城市规划 | 选筹建议
成都:成都商业 城市板块 楼市分析
武汉:城市分析 武汉与重庆
南京:楼市概况 | 板块分析
天津:学区房 | 楼市妙计
长三角:宁波 | 嘉兴 | 南通 | 义乌 | 温州 | 台州
大湾区:投资逻辑 | 东莞(上)| 东莞(下)| 佛山
沈阳:东北之星 | 沈阳市场 | 城市现状 
大连:基本面 | 明星城市 | 市场现状
其他城市:石家庄

大碗Pro
大碗备用,你懂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