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室 | 别把自己当配角,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文摘   2024-10-23 10:03   四川  





In the cold of winter, 

warm yourself

is especially precious.


别把自己当配角

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镜子前

你审视着自己的形象

突然觉得自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或者...


在社交媒体上

你发现自己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形象

以适应他人的期待?


这种行为其实就是过度自我客体化导致的行为,它让我们深陷一种被凝视感,而以第三者的角度旁观自己,每做一件事之前,都会纠结别人怎么看。


自我客体化(Self-Objectifica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个被他人观察和评价的对象,而非具有内在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主体。这一现象中,个体过度关注并评价自己的身体外貌、能力或其他可被外界评判的属性,而忽略了自身的内在价值、感受和思想。


Part 1

自我客体化的表现与影响


也许你在编辑朋友圈时,会在措辞上反复斟酌,是否太随意?是否太无聊?

或者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自己的照片,不断地刷新去等待与评论?

你总是对自己的外貌感到焦虑,常常对自己的身体某些部位感到不满,以至于在外和别人社交时会尽量对其进行掩饰,并对其感到深深自卑?


学习方面:自我客体化会因为各种情绪上的影响导致个人自我效能感的降低,你可能难以静下心来去认知钻研某个学科,甚至对学习这件事本身都提不起兴趣以至于难以在学业上有所建树,这可能会加剧焦虑或抑郁等情绪。

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表明,自我客体化导致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建立在外部评价上,从而增加了社会性焦虑,长期以往可能引发抑郁情绪。可能导致个体陷入自我否定和怀疑的状态,难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进一步诱发情绪障碍。

社交活动方面:个体可能会频繁地检查自己的外貌和身体状态,甚至通过节食、运动或整容等方式来满足外部审美标准。在社交场合中,个体担心自己的外貌和表现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导致紧张和焦虑。

长期的自我客体化会导致自我价值的丧失,当价值的评判标准交予别人手上之时,我们就必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上过于紧张与敏感,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焦虑或抑郁的情绪。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说:凝视是来自上位者的软暴力,被凝视的感觉之所以不舒服,是因为凝视不仅仅是观察,它还包含了评价甚至攻击的权力。

这样做是否好,是否对,你无法自己掌握,而交给了他人评判。被凝视者是一个客体,失去了主体性,需要忍受消极评价。

所以如果有同学有以上情况

或者你觉得感同身受

此处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做法与建议

来帮助你摆脱自我客体化



Part 2

解决方案


1. 记录和分析他人对你的评价

每当你收到他人对你工作或行为的评价时,不要急于接受或拒绝。而是先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问问自己:“这些评价是否真的反映了我的真实情况?”“它们是基于事实还是仅仅是他人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更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评价,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拒绝。


2. 建立自我评价体系

这意味着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设定标准,并据此评估自己的表现和成就。

例如,如果你认为成绩和创意很重要,那么在评估自己的学习时就要特别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通过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你可以更加自主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不是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


3. 寻求反馈和建议

要反思他人的评价可能存在局限性或偏见,仅仅靠自己可能不完全够。

因此,在认识和强化自己主体性的过程中,寻求多元化的反馈和建议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可以包括向不同领域的人请教、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参加培训课程等。通过广泛获取信息和知识,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

不过要记住的是,认识和强化自己的主体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通过以上给的一些建议能够成为更好的主角,变成自己生活的主角。





参考文献:

1.雷巧莲:自我客体化的原因、结果及干预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10.

2. 李丹丹. 自我客体化对初中生体像烦恼影响的实证研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3.[自我客体化:女性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https://www.example.com/female-mental-health)

4.Fredrickson, B. L., & Roberts, T. A. (1997). Objectification theory: 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1(2), 173-206.


END


文案|唐浩

排版|张雨阳

责编&审核|王瑾一

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宣传、工作公告,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