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每天都会有形形色色的病人走进中医诊室,他们年龄不同,职业、背景、文化程度都各有差异,但是都拥有着共同的诉求:那就是把自己的病痛向医生和盘托出,尽可能地详尽完整,以便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再详细的描述,再精准的形容,在医生看来,都只是病情的一部分,那剩下的部分藏在了哪里呢?肚子里!
我说的藏在肚子里的秘密,病人或许并不知情,但是中医医生可以观察患者腹部的外形,再用双手进行触摸和按压,从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这种腹部检查,在古老的医学典籍中就有大篇幅的记录,也是黄煌经方体系中的重要诊疗手段之一——腹诊。黄煌教授在讲座和临床带教中也反复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有的写在脸上,有的藏在肚子里!”“腹诊是最后一块方证路标。”
上周的跟诊中,当包老师给80岁的Z大爷做完腹诊以后,赶紧回头示意我们来动手摸一摸,并在一旁指导:"注意脐下的位置,有一条铅笔芯样细细直直的条索物。"我顺着方向,果然摸到了,惊喜得忍不住叫起来:"真的跟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啊,大塚敬节前辈真的没有欺骗我们!"脐下正中芯这个腹证是日本的大塚敬节先生发现的,他指出如果肚脐下方、皮下部位摸到一条2-3cm的筷子样条索物,那就很有可能是肾气丸证。
这名老者千里迢迢从遥远的山东赶到杭州,来到包老师的门诊求医。因为反复的"乳糜尿",他看遍了当地的专家名医,始终没有缓解。之前通过网诊,服用包老师开出的中药,症状一度得到控制,但是Z大爷没有坚持治疗,反而转头搜寻所谓的民间偏方,结果病情直转急下,小便中经常出现果冻样凝块,这才下定决心千里奔赴而来。由于身体的不适和情绪的抑郁,大爷的胃口每况愈下,短短数月,体重从原先的65公斤降到了55公斤,整个脸瘦脱了相,面色暗红,同时出现了精神萎靡、怕冷怕风、腰酸腰痛等症状。家里人一筹莫展,在讲述病情的时候,陪同的女儿忍不住在一边偷偷抹眼泪。
详细了解了Z大爷目前的病情,再结合腹诊的腹部肌肉松软无力和脐下正中芯、下肢凹陷性水肿这些阳性体征,包老师果断地开出了肾气丸这个方子。
其实,腹诊在中医发展历史中一直被赋予重要意义,早在1800多年前,张仲景就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提到了相关内容,如“心下痞,按之濡或按之坚”“胸胁苦满”“心下满而痛”以及心下支结、胁下硬满、腹满、小腹急结、少腹弦急或不仁等的“腹证”,可见其对腹诊非常重视。而黄煌教授以体质、药人、方人为抓手,遵循仲景腹诊方法,以实用、客观为原则,总结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腹证,例如腹大而松软、脂肪堆积、按之物抵抗的“黄芪肚”;上腹部充实饱满、按压疼痛抵抗的大柴胡汤证“苹果腹”;腹部断崖式坍塌、腹壁薄、腹部按压松软、可触及脐跳的人参类方证“坍塌腹”等等,这些生动形象的名称也帮助经方习者能迅速理解并掌握。腹诊具有客观性和重复性强的特点,可以弥补舌诊和脉诊的不足,直接、迅速地反映病理变化,在我们经方的学习和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案在沪杭经方汇第一期中已作分享,如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本案的信息及精彩点评,可观看回放:沪杭经方汇 第一期 视频回放来啦!
王静,主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师从全国名中医陈意、省级名中医张永华、杭州市名中医刘喜德。现跟诊包斐丰主任抄方。擅长使用经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胃炎、失眠、慢性支气管炎、月经失调等疾病。
免责声明
Disclaimer
文中医案和方药仅供医学专业人员研究讨论之用,患者和家属不可冒险使用,因疾病复杂、病情多变,诊断和治疗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THE END--
推荐阅读:
1. 包斐丰医生的经方之路
特别声明:
“点赞”是喜欢,“分享、收藏、在看”是真爱。我们一起让经方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