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欣赏一幅版画,题目是《车站》,作者王琦。
画面中,火车停在一座小站上,旅客们正在排队上车,列车员从车门探出头来,露出他那身威严的深绿色制服,用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喊着:“请大家有序排队,不要拥挤。”
有上车的,就有下车的。画面左前方,堆着一些行李,可能是刚下车的旅客暂放的;远景中,有两个人正在用小推车运行李。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依赖机械,人力还在很多场合中发挥着作用。
2000年代之前,出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件大事。很多人出门都要挑日子,“三六九,出门走”。出远门时,家人朋友还要饯行,要送到车站,为此,当年火车站还售卖专门的站台票,送行的人也会进车厢,帮着放好行李,再聊几句话,直到被列车员催着才恋恋不舍地下车。列车启动了,年轻人一定会追着车厢跑一会;车上的人,会把脸贴在窗玻璃上,把鼻子挤得像心情一样扁平,对着窗外的人挥手作别……
谁让那时候我们很少出门的呢?谁让那时候的交通不便的呢?谁让当时一分手就很难联系呢?
于是,车站就成了当时人们的“长亭”和“短亭”,成了凝聚悲欢离合的场所,成了离去的起点与归来的终点。
(二)
老课文中,让我忘不了的车站有两处,第一处是《哦,香雪》中的那座小山沟中的车站。
那个车站叫“台儿沟”,每晚七点钟,由北京开往山西的火车会在这里停留一分钟。可是,就这一分钟,也足够让香雪和她的伙伴们与外面的世界建立链接,“香雪和女伴们抓紧时间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火车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喜欢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
这座小站,就这样让原本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台儿沟直面外界的鲜活与丰润,让山里的人们知道了外面还有一个世界,而且,外面的世界还很精彩。
于是,山里的姑娘们开始关注是火车上妇女的新颖穿戴、别致打扮了,开始模仿帅气的男列车员的北京口音了,多情的姑娘,甚至开始了一场偷偷的暗恋。
小说的主人公叫香雪。作为村里的第一名初中生,香雪的视角是和别人不同的,她会见缝插针地向旅客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她更喜欢的,是初中生放在案板上的书包和文具盒。
我想,如果当时列车上坐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该有多好,如果宝玉正好带着那种可以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该有多好。宝玉看到香雪,一定会和遇到二丫头一样,“恨不得下车跟了她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争奈车轻马快,一时展眼无踪”……
如此,《红楼梦》中便又添了一段有情有趣的故事。
(三)
另一处小站,是袁鹰的散文,题目就是《小站》,这篇短文一直作为小学课文出现,是70后到00后的共同记忆。
这个小站很小。“这个小站是铁路线上的一颗明珠,只有慢车才会在这里停靠几分钟。快车飞驰而过,你在车上甚至来不及看清站名。”大学求学时,我常坐慢车,每当经过这样的小站,我都会深情地向远处张望,盼望看到像祖屋一样的草房,像长辈一样的老人,像自己一样的青少年。
这个小站很美。“月台的两头栽着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了蜜蜂。蜜蜂嗡嗡地飞舞,使这个小站显得更加宁静”。我想,守在这小站上的铁道工作人员中,一定有爱美的人,他在这深山里工作,一定不会觉得落寞。
这个小站还很有生活气息。“小屋左边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241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还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早晨的广播新闻和首都报纸的摘要。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月台上,两三个农民挑着箩筐,正准备乘车进城。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
读到这些,我会莫名地感动,如果在我的童年时代,在我的家乡,也能有这样一座小站,我一定会像香雪一样,去卖自家种的花生、栗子、苹果和地瓜,跟小站上的工作人员请教问题,去问列车员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四)
可惜的是,我的家乡比台儿沟还要偏僻,一直到我中年之后才有了铁路。
这时候,已经没有了绿皮车,铁轨上的运输工具更新成了动车,动车在老家车站也停留一分钟,但这一分钟和绿皮车的一分钟不能同年而语。动车速度快,旅途时间短,很少有在车站购买东西的旅客,而且动车不能开窗,车站也就不再有卖东西的小推车。
这时候,已经有了手机,有了互联网,有了视频号,有了网上购物,香雪们可以在网络中“见世面”,再也不会仰慕那个“小白脸”列车员了。
最关键的是,这时候,我也早就习惯了城市生活,再也不把乘车当作什么新奇事儿,反而当成了一种痛苦。每天上班,地铁站里人潮涌动,出行也改了名称,叫作“通勤”。
除了坐车与开车,你并没有多少地方能步行。城市的马路不是用来走人的,而是用来跑车的,它没有乡间小路那样浪漫,每一棵树都是一种工程安排,走在城市的马路上,很容易感到个体的卑微。
这时候,我常常会想起儿时家乡的小路,想起老课文中的小车站。
是啊,如今乘车,目的只是运输和通勤;当年乘车,出行就是诗和远方,返程就是回家团聚。如今的道路和车站,都是“工具性”第一;当年的道路和车站,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链接点。
这几年,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列车也正在和铁路一起提速,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而且还不能刹车。这个世界,很快就会在我眼前一晃而过。
不过,我相信,不管火车跑得多么快,只要心中还有座小站,心灵就有栖息之地。
在人生的高铁上奔波,我也会把每一天当作梦中的小站,认真驻留,尽情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