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一只东北虎闯入黑龙江勃利县的长太村,在村里逛了一圈,还咬伤了一名65岁的村民。据说,这是勃利县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东北虎又回来了!东北虎回来了,被删除的老课文《唐打虎》也会回来吗?《唐打虎》是1980年代的一篇老课文,是根据清代文人纪晓岚的文章改写的。那时候,不仅黑龙江有虎,安徽也有虎,安徽的一个村庄遭了虎患,死了许多人,村民只好请专家来打虎。没想到,请来的两个“打虎专家”,竟然一个是七八十岁的老头,一个是七八岁的娃娃,如果这俩人能打虎,还用得着让武松喝上十八碗酒了?但这一老一小的表现出人意料。一进山,小孩就学虎叫引来老虎,当老虎扑过来时,老头蹲下身子,把斧头放在头顶,怼上老虎的肚皮,只听“噗嗤”“呲溜”两声,就把老虎的肚皮剖成了两半。这个故事编入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因为弘扬所谓的“打虎精神”,符合了当年的宣传主题,所以建国后长期被选作课文,直到1990年代后期,因为不适合动物保护的观念而被删除。
(二)
因为这则故事构思奇特,曾经引发好多网友的联想,他们乐此不疲,构思出许多笑话。
比如网上曾经流传过用“滑铲”打虎的“经验之谈”,原文是这样说的:
当老虎扑过来时,我一个滑铲从它身下滑过,并用刀把它肚子划开,接着老虎的肠子和内脏都会掉出来;或者直接原地后仰,把手里的的长棍尖头朝上,老虎落地时就会被直接戳死。
这简直太好玩了,用这种方法除虎,何虎不除?不过,有见过老虎的网友笑问:“老虎吃人,还需要跳起来吗?恐怕你来拿滑铲的机会都没有。”
玩笑归玩笑,其实,纪晓岚记下这个故事,原意也并不是要写成一份“打虎说明书”,更不是生成一套“打虎方法论”,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应该在文末加上一句话,以便出了事之后免责:“本故事仅供有打虎想法的专业人士参考,平常人切勿模仿!”
《唐打虎》其实更是一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不要以貌取人;二是苦练才有生巧。
“以貌取人”不必多说,单说“苦练才能生巧”。老汉打虎,看似简单,实际上却经过了千锤百炼,原文说:“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为了一招制虎,老头苦练臂力十年,苦练眼力十年。臂力练到可以让壮汉攀附垂悬,眼睛练到用扫帚扫都不眨,这才能有此般本领。在文章结尾处,纪晓岚引用庄子的话赞叹道:“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刻苦练习后技能可以通神,连灵巧的人也不敢经过他家门前。
以上是《唐打虎》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其实,这篇老课文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叙述技巧。纪晓岚是讲故事的高手,能把简单故事讲得悬念迭出。故事开始先写村里遭受虎患,村民几次组织打虎都失败而归,不得不去请“唐打虎”。有人说,“要除这个害,非得请唐打虎不可”,这句话渲染了唐家人的水平,于是村民把打虎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唐家人身上,这就为下文的失望做好了铺垫。没想到,请来的老头不仅“头发胡子全白了”,而且“背也驼了”,甚至“还不住地咳嗽”;另一个小孩还“不到十岁"。打虎工具呢?既没有洋枪,也没有哨棒,只有一把斧子,“斧柄不到一尺,斧嘴四寸多点”。
村民们备了厚礼,满怀期待,没想到就盼来了这么俩玩意!他们能打大老虎吗?我看打苍蝇都费事!这就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想知道后事。
不管怎样,来了就先吃顿饭吧,结果人家老头说:“不着急吃饭,先把虎除了吧,回来再吃。”牛气吧!这是要“温酒斩老虎”啊!
一进山,小孩用鼻子闻闻,就判断出老虎在不远处,接着就学老虎叫,把老虎引出来,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只要听到有同类叫声,这只老虎肯定会出来查看。你看,十岁小孩对老虎习性也这么熟悉,这也太专业了吧!
老虎来了,老头“把斧子举过头,瞪大了眼睛、站得稳稳的”,老虎扑过来,他只是把头一偏,霎那间就把老虎开了膛。反正我读了这篇课文后,虽然不会打虎,但却会写叙事类作文了。谢谢唐打虎,不,谢谢纪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