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官峡景区:60后、70后的专属景区?

文摘   2024-12-18 00:00   山东  

(一)

在网上发现“灵官峡”也成了景区,说实话,看网上的照片,景区并没有艳丽的风景,可我还是特别想去看看。

这样一想,就不禁感叹老课文生命力的强大,如果不是那篇题为《夜走灵官峡》的老课文,我不会关注到这个景点的。

《夜走灵官峡》是杜鹏程于1958年元旦创作的文章,文章通过描写“我”在灵官峡遇到的孩子成渝、宝成,还有新年依然坚守岗位的工人和妻子,展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和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据说,这篇课文已被刻在灵官峡铁路文化主题公园入口处的峭壁上。为了这篇老课文,我真该去灵官峡走一趟。


(二)

40多年过去了,但60后和70后们还会记得课文的第一句话:“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的一片。

新年即将到来,可是工地上依然是繁忙的景象:“这里工作很紧张,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点点昏黄的火球,就是那无数的电灯。看不清天空里蛛网似的电线;只见运材料的铁斗子,顺着架在山腰里的高架索道,来回运转。”这种景象,50后、60后可能亲身经历过,70后和80后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两个孩子的名字:“妹妹叫宝情(成),我叫情(成)渝!”特别是那个叫成渝的小男孩,真是讨人喜欢。课文中的“我”,进门时问了一句“屋里怎么没有人哪?”,坐在那里的小孩扭转头,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我,说:‘叔叔!我不是个人?’他站起来背着手,挺着胸脯站在我跟前,不住地用舌头舔着嘴唇,仿佛向我证明:他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个很大的人。”小成渝多可爱啊!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来,忙人的孩子也要早当家啊。

我们还会记得,作者在文章结尾忍不住发出的抒情和议论:“即使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和工人的孩子,谁也看不清谁,可是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我们也会记得,小成渝告诉我的那句话:“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


(三)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元旦,不过这已经是2025年的元旦了。

掐指一算,《夜走灵官峡》中的成渝和宝成,这两个孩子当年一个才七八岁,一个才三四岁,如今,他们也已是七旬老人了,应该早就退休了,但身体一定很好——受过苦的人,老了也不娇气。

可惜的是,这篇课文从1990年代就被删除了,我们当然理解教材编者的想法,毕竟教材容量有限,我们需要用新时代的文章表现同样的艰苦奋斗精神,青藏铁路建设者、航天事业的推进者,成了新时代同类精神的代表,但我还是挂念小宝成和小成渝,记得1958年杜鹏程写这篇文章时的那个元旦。

许多老课文,都会在岁月中发酵,酿成一壶温润的老酒,滋养我们的心灵。因此,“跟着课本去旅行”,一直是旅行社最有情怀的广告词。

正因如此,不少景点会想方设法邀请知名作家写一篇文章,有的还挖空心思把这篇作品“送”进中小学教材。据说,《一滴水经过丽江》就是丽江一次完美的操作。我为阿来的这篇散文点赞,也为丽江的远见点赞。

又想起另一篇“景点课文”。陪伴了几代人的老课文《桂林山水》,在2019年统编教材中被删除了,也就是说,2019年之后入学的孩子将不再有“桂林”情节。这件事甚至引起了广西籍人大代表们的关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桂林籍代表覃宝华老师还与41名代表联合,建议将《桂林山水》一文重新纳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虽不在桂林,但我也举双手同意。

那篇《桂林山水》,真的适合进教材。我觉得,《夜走灵官峡》可以删,《桂林山水》就别再删了。让60后、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10后、20后都有一些共同的记忆,一家三代旅游时,可以请这篇老课文做导游,是不是也挺好的?

推荐老课文

老课文
重读老课文,好似旧友重逢;戏说老课文,品咂百味人生。以怀旧感悟生命,用文字打败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