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要“社来社去”?

文摘   2024-12-15 00:00   山东  

“半农半读,社来社去”这句口号,如今已经不为人所知了,在1950-1970年代,这曾经是大中专院校的办学方针。

“半农半读”指的是学员的学习形式。在农林医等专业的院校中,学员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学习农业知识和技术。或半天劳动,半天学习,或忙时劳动,闲时学习,这就叫作“半农半读”。

“社来社去”指的是学员的毕业分配方式,指入学时从哪个公社来的,毕业后再分回到哪个公社去。


这个口号最早由江西省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提出。“共大”成立于1958年6月,后来,全国各地的农、林、医、师范等类学校,都逐步进行了“社来社去”的试点。


1975年,辽宁省进一步提出,高等学校招生要全部实行“三来三去”:即农民从公社来,毕业还回到公社去当农民;工人从工厂来,毕业还回工厂去,当工人;从哪里来,毕业就要回哪里去

下面这些宣传画,就是1970年代的大学生们“社来社去”“厂来厂去”的记录。你看,有大学生回家养马的——


有大学生回家养猪的——


也有大学生回家种地的——

还有大学生回工厂拧螺丝的——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一定会挂念那些“社来社去”的大学生们,想了解他们后来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在农村、工厂忙碌一生,后来有没有经历下岗、失业等中年危机。

这种情况当然也是有的,但大部分“半农半读,社来社去”的毕业生,都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社会实践生产中,有的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有的进入了社队企业,有的当了教师,在工作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改革开放后,其中一些以学习知识为主的大学生,都先后被招考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或进入党政机关,或进入事业单位,或重新升入高校研读,有的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了学业翘楚。

十多年前,我在收看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时,知道了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日昌教授的经历。他1967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毕业,被分配回自己的家乡,在抚顺胜利煤矿当采煤工,一干就是10年,期间还曾因塌方事故受伤。


主持人问他:“您当时的心理落差该有多大啊?”

郑教授平静地说:“那个时候大家都一样,不是我一个人。”

主持人又问:“那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大学白读了,想破罐子破摔。”

郑教授依然那样云淡风轻:“ 那个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这样,不是我一个人。大家都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所以就不用再动脑筋了,因为去想也没有用处的。”

1978年,郑日昌又考回母校,两年后留校任教,1985年去美国做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1993年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是内地最早开始心理咨询的专家之一。

看到郑日昌的简历,我觉得就像是请他给我做了一场心理咨询:既能“社来社去”做工人,又能重振旗鼓做学问,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

推荐公众号

老课文
重读老课文,好似旧友重逢;戏说老课文,品咂百味人生。以怀旧感悟生命,用文字打败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