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况。然而,很多我们自认为是身体好的表现,实际上并不一定正确。在生活中,人们都很羡慕那些不生病的人,认为他们的免疫力很强大,但其实生病少≠免疫力强。我们的免疫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性免疫是生下来就有的免疫,这种免疫人人都有;后天性免疫又叫获得性免疫,是大家在生活中通过不断接触病原体而“锻炼”出来的。一些人从小“放养式”长大,却几乎从来不生病,可能的确是自身的先天免疫力较为强大,能够抵抗大部分病菌的侵扰。但还有一些人很少生病,则可能是因为防护措施做得好(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给家具消毒),隔离了病原体,自然也就减少了被感染的可能。不过这样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菌的侵害,但同时也让人失去了接触病原体、合成自身抗体的机会,获得性免疫力反而会更弱。一旦换个环境或是出远门,很容易被陌生的病原体包围,很可能一下子就病倒了。有人说,憋尿时间越久表示肾功能越好,但其实憋尿和肾功能没有关系。而且经常憋尿,反而可能伤害肾脏。尿液是从肾脏产生的,然后再通过输尿管,到达“蓄水池”——膀胱。每当膀胱里的尿液达到250ml~300ml,就会产生尿意。长时间憋尿,会让膀胱一直处于被撑大的状态。时间一长,膀胱的弹性越来越弱,即便你用尽全力,尿液也无法排净,形成尿潴留。而且尿液在膀胱中滞留时间过长,还会给细菌创造在膀胱中大肆繁殖的条件,引发膀胱炎、尿道炎等尿路感染疾病。另外,憋尿时膀胱总处于高压状态,尿液可能会逆流而上,再次流回肾脏。这样不仅会导致肾积水,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肾功能,导致肾衰竭。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和清除需要两种酶的存在,一种是乙醇脱氢酶,负责把酒精转化为乙醛;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负责把乙醛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前者大部分存在于肝脏,少部分存在于胃肠道,而后者则只在肝脏中存在。在这两种酶中,乙醇脱氢酶每个人体内含量都很丰富,不存在差异,而乙醛脱氢酶在人体内的含量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乙醛脱氢酶含量较高的人,其转化乙醛的速度较快,就不容易“上脸”和出现醉酒症状,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谓酒量大的人。乙醛脱氢酶含量较少的人,其乙醛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缓慢,乙醛容易蓄积在血液中,就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脸色泛红甚至身体皮肤潮红等现象,即平时所说的“上脸”。这么一看,酒量大小貌似和肝脏有点关系。但是酒量只是反应肝脏中乙醛脱氢酶多少的一个指标,和肝脏对其他物质的解毒功能没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酒量大并不能证明肝功能就好。而且无论是喝酒“脸红”,还是“脸白”,酒精对人体的伤害都是客观存在的。酒量小的人,由于一喝即醉,摄入的酒精总量相对较小;酒量大的人,由于“喝不醉”,往往会摄入更多的酒精。长期过量饮酒很可能引起的肝脏疾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然后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疾病知识科普和相关建议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仅依照本文而做出的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