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
快乐
Happy
NewYear
2022
回顾
成长10问
点击👆进入(上)篇
点击👆进入(中)篇
7.如何开始一件困难的事情?
8.系统“框架”对学生有多重要?
9.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感兴趣的领域?
10.怎样让事情价值感更高?
好柿发生
7
如何开始一件困难的事情?
2022参与了读书营,跟着读书营,我真是踏踏实实、系统的精读了四本书,其他时间便是自己断断续续地看书了。
因为要做读书笔记,我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了新的梳理。
我发现,因为多年的理科学习,我的整体思维模式,理科偏多,就是在看书的过程中,会偏理性化的罗列知识点,但是又因为自身性格和喜好原因,我的思维又会在小点里沉浸,容易发散的小点比较多。
所以,在被指导了几次之后,我自己梳理了适合自己的读书笔记方式。
我的读书笔记输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整本书输出,就是罗列整本书的重点,一个是发散点输出,寻找一两个自己感触最大的小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输出。
这一思维的定型,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这让我对所有看过的书,有了非常清晰和高效的吸收。
同时,对于如何能高效的输出笔记,我也在今年的实践过程中,梳理出了做读书笔记的思维方式——“以终为始”,我在一篇公众号里,把这一思维用《一线表扬学》做了案例说明。
教学·记 | 复习资料里的思维导图是怎么做的? 这里有方法和工具哦~
以终为始的阅读路径
浏览了解框架
思考“目的地”
规划“路线”
总结内化
读书笔记的方法,也是做其他事情的方法:
在完成任何一个项目任务的时候,都可以“以终为始”。
就像我们讲课,如果以“目标”为指导,面对很多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你的首要目标都是去对标“终点”,如果有利于去终点,你就会选择,如果没有,无论这项内容多么有创意,你都会舍弃。
是的,我们不是为了,运用各种技巧、创意,顺利地表演完40分钟。
就像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知道目的地在哪,你在出发的时候,就会去找路,走的每一步也会随时矫正方向,让自己始终比较顺利和对准目标去走。
8
系统“框架”对学生有多重要?
我第一次感受“系统化”思维,是工作的第一年。我发现,面对领导交给我的一个任务的时候,我可以独立去思考这个事情从头到位要怎么样去开展,去执行,去完成。
再后来,我发现这种东西可以迁移,就是,当你拥有了这种思维模式,你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去这样思考问题。作为部门的负责人,你能迅速的解构领导的任务,梳理分配给团队去高效执行。
这个事情如果再往前追溯,我觉得上研究生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暂且不说学历的提升,而是整个研究生大论文产出的过程,需要一个人的很多综合能力发挥作用,最基本的比如说,你的自我管理能力,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事情的全局的能力,把整个项目按照一定的系统,去思考和执行的能力。
工作以后,尤其是进入一线以后,我有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我的教学日记,也就是平时断断续续的教学小反思,我会有意识的在电脑中给自己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框架。
然后,把每一天的小反思,往这个框架里补充,比如我的整体学科成长的思路是:基础日常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等,那我今天的《口语交际》课的反思,我就会归类到日常教学中。
以整个系统为框架,断断续续的积累,很快你的内容就能形成体系。
这样系统化的思维,有非常大的好处。
一方面你对任何事情都是以整体的宏观架构来看的,它让你对自己的认知,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另一方面,你最终整理的内容,就是一个非常有系统的内容,非常有利于个人专业化成长,或者说是,会很快形成个人的系统成果。
如果这个能力能迁移给孩子们:
对孩子们来说,他在学习一个科目的时候,会有“上帝视角”。
就是能从心里知道,这个科目在一个学期里,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学习,他会有意识的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旧知关联、迁移。
知识的框架会很清晰,当然从宏观的层面,也能快速知道自己的欠缺。
这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9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感兴趣的领域?
专题性思维的新知,也是缘于今年遇到的很多人。
比如,我在学习果妈关于养育的书籍时,她每个月会围绕着一个专题,去重点讲解几本书。
这几本书因为是围绕着同一个专题,你会迅速地掌握这一专题之下最核心的理念,会从这几本书中,快速找到基本相同的理论,这就是最核心的东西。
同时能从不同的书中,了解到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时的不同思维模式,这也是对我们非常强的一种思维摩擦,能帮助我们辩证地学习新知。
因为公众号,今年认识了王弯弯老师。我发现她在阅读的时候,也会给自己聚焦。
比如,她今年想主要做创意写作研究,她就会把很多专家的习作教学类著作,一套一套买来,做专题性学习,这非常有助于快速搭建起这一主题下的知识体系。
专题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除了在学习某一领域知识过程中,作用强大。
还有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在某一个阶段,集中注意力完成某一项事情。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会有自己的常规计划,但是常规性计划,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性事情被打乱,但是如果你拥有专题性思维,你就会对自己宽容很多。
在自媒体领域,个人成长方面,很厉害的一位博主Kris,提过一句话——“没有完美的一天,但是有完美的一周”。其实这个说法也是教会我们,把很多事情放在一个比较长的维度去看价值。
当然,也允许有间歇性的事情打乱节奏。没关系,当偶发事情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成一个专题去克服它就可以。
迁移到我们的学习中:
对于孩子们的教学也要有这种思维,把一个难点,当作专题性任务去攻克。
以专题去解决某一难题,不要贪大,不要贪全。
可以有自己的规划,比如这学期主要攻克基础,或者,这个月主要关注小练笔的专题等等。
或者,作为家长,我们也可以重点关注孩子某一个方面的问题,陪孩子发现自己的一个难题,然后去专题性的解决它!
阶段性规划专题,一定可以让效率提升。
10
怎样让事情的价值感更高?
2022年,最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始写公众号。
很多年,我一直有随手记东西的习惯,今年5月份,疫情封控让我极具的焦虑。每天坐在阳台边批作业,批完孩子们的作业,太阳那么暖,我却焦虑到坐在那里怎样都不舒服。
5月1日,劳动节当天,我想,不如把自己之前陆陆续续写的东西整理整理吧。
公众号从5月1日开始,从1个粉丝开始,陆陆续续得到很多人的关注,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帮我转发,帮我转载的各位小伙伴,你们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我很多的感动!
截止12月底,7个月的时间,原创文章125篇。
今年暑期,做了很多年市场推广的好友肖老师,帮我梳理用户群体,帮我选定方向,帮我反思。
在停更一段时间,重新上路后的思维就是利他。你的产出一定要抱着“利他”的思维,给别人带来价值,这是它能走的长久的关键因素。
这不是让你迎合谁,不是粉丝希望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去给他们创造一个这样的人设。
而是,如果你能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你就能更同理他们的心态,你会考虑,如果这个东西给他看,他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如此,你的东西价值就会达到最高。
其实这个思维也跟“以终为始”有些类似,如果你知道了,你的产出一开始就为某一个结果负责,那你从一开始进入的时候,就会目标明确,事半功倍。
同时,这个思维迁移到学习中:
也是今年在学科上领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出题人思维”。
当你的学习结果,是为结果呈现的用户“出题人”去考虑的时候,你就会为最终的结果负责人,效率就会更高。
就像,我在写这次的2022复盘的时候,第一版,我只是把我一整年都做了什么事情,整理出来。
后来在肖老师的建议下,第二版,我一边整理自己的学习,同时思考,这些产出如果迁移成能复制、可共鸣的普遍性思维,能给别人什么启示。
也就是我在每一个关键词最后这里的【迁移】模块!能和别人共鸣、同理,就更能为别人提供价值!
其实,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和别人交往、与别人合作,如果我们能多多考虑,这个事情能服务自己的同时,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达成率也会更高。
过去的一年里,遗憾和成长共存,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总结关键,最想说的是“感恩”,要感恩的实在是太多~
就比如,看到这里的你。
正因为了解自己,我也深知这些分享的浅薄,所以,更感激的是你愿意看完,那是对我的鼓励和信任!
这世事纷繁复杂,能遇到都是缘分~
元旦快乐
2022
回顾
成长关键词
1.终身成长
2.从知道到做到
3.“贵人”是争取来的
4.有所为,有所不为
5.走出女性困境
6.寻找同频的人
7.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
8.系统性思维
9.专题性思维
10.利他思维
2023,邀请你一起见证新的关键词......
你好,这是我
一位二胎妈妈,同时也从事了多年的互联网教育和一线教学,践行教学新理念,在学习方面异常爱“折腾”。
这里是贾老师的语文笔记,也是一个小小的成长联盟,欢迎你的到来!我们一起终身学习和成长!
我把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都当作一份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