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总统在即将卸任之际,再次对中国芯片产业发起围剿,进一步限制芯片设备与材料,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发起调查。
全文视频版请观看
不少人担心,中国芯片产业,特别是制造设备领域将面临更大挑战。中国高端芯片设备大部分依靠海外,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对国外设备的依赖度也并不低,是不是中国芯片的发展将进一步受阻呢?
此前,中国高端芯片设备行业领军人物,中微公司创始人尹志尧,谈到中国在芯片制造设备的发展前景时,曾说:技术上没有越不过去的坎,要咬紧牙关,一步一步有耐心地往下做,一定可以做好。
他为何如此乐观,笔者认为有必要带你了解一下这位中国芯片领军人物,以及他创立的中微公司。
1944年,尹志尧出生在北平一个爱国世家。
很多人说尹志尧的家族算得上满门忠烈。
因为他的曾外祖父是清末革命党人,祖父尹寿松也是一位东北传奇人物,曾任民国吉林梨树县知事,兴建四平街新市场,扶持发展民族工商业,以抗衡日本在四平“满铁附属地”的经济独霸与侵略行为。
此外,尹寿松还筹资修建了梨树县历史上第一条公路,连接了梨树县城和四平街市,这些做法促进了四平的发展和繁荣,在四平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尹志尧的父亲更是留日归来报效祖国的电化学专家。
为国家为战是尹家这三代人坚持的事,而尹志尧也不例外。
12岁的尹志尧考入名校北京四中,1962年,18岁的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但未因那段特殊的历史,直到1968年春天才毕业。之后,他进入兰州炼油厂和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所工作。
在特殊历史时期过去后,尹志尧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
毕业后,老尹便前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化学博士。随后这位年轻的华人高材生成功挤进世界科技中心加州硅谷,并在在美国英特尔、泛林、应用材料公司打拼近20年。
在离职英特尔加入年轻的泛林公司时,尹志尧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团队开发了包括Rainbow介质刻蚀机在内的一系列半导体制造关键设备,帮助泛林成功击败了当时的全球龙头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助泛林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等离子刻蚀设备制造商。
也因此,眼见打不过泛林的应用材料公司用高薪将老尹挖了过去,成为公司等离子刻蚀设备的技术高管一号位。
可以说,在当时美国的刻蚀设备领域,几乎所有专利的半壁江山都与老尹有关,这样的人才可以说连美国都视为瑰宝。
老尹还在硅谷建立起了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并担任主席,因此,半导体制造的设备领域,老尹在美国圈内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拿着百万高薪并享受着科技圈被人仰望的地位。
但他的人生轨迹在2000年之后发生了巨变。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开放的门是越开越大,已是硅谷杰出华人代表的老尹也洞察到了机会。
但真正让老尹回国,可不只是这件事,更是上海市技术官僚的推动与国家政策的影响。
1998年,时任上海经委副主任的江上舟就在硅谷“上海信息产业座谈会”上发表激情演讲,描绘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远景,他的演讲在硅谷华人圈掀起巨浪,大量华人科学家受到鼓舞,其中就包括老尹。
2000年,正是在江上舟的努力运作下,从美国芯片大厂德州仪器返回台湾省创立世大半导体的张汝京,将世大半导体公司卖给了正在与联合电子争霸的台积电之后,返回祖国大陆,在江上舟的支持下,于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张汝京博士的案例激励了尹志尧,再加上江上舟的持续推动,尹志尧萌生回国创业的想法。
当时确诊患癌的江上舟说:“我是个癌症病人,只剩下半条命,哪怕豁出命去,也要为国家造出刻蚀机,我们一起干吧!”
正是这句话最终触动了尹志尧。
当然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大势不可逆,国家的政策更在助力中国产业的大发展。
2000年6月国务院又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被称之为影响中国科技业的国务院18号文。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主持的工作会议中,对18号文件进行了进一步补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复函》,即后来的51号文件。根据相关文件,2002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了实施细则,对部分芯片企业实行税负达到3%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同时把优惠范围扩大到集成电路产业上游的设计企业和下游的制造商。
看到了这些,尹志尧深知中国重返世界经济舞台的大势不可逆,但他也看到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弱点——缺少制造设备。
既然江上舟拼命豁出去,尹志尧他也愿意舍命陪君子一把,为共和国的芯片设备,特别是刻蚀机奉献自己最大的努力。
如其父一样,老尹坚定放弃在美国的高薪,选择归国,为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芯片事业出一份力。
但一个已在美国工作多年,并掌握着美国高科技技术的美籍华人,要想回国,可没这么简单,美国政府在他出发回国前,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重重审查,把所有的工艺配方、设计图纸都没收了,严防死守这位硅谷科技大佬将任何技术带回中国。
但任何困难都不足以拦住老尹,2004年8月,这位60岁儒雅老人带着自己十余人的专业海归团队,落地上海。
他说:“我给外国人做了几十年嫁衣,是时候报效祖国了。”
同年,他创立了上海创办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
只有技术没有资金可不行,在江上舟的努力下,他将尹志尧的刻蚀机设备项目列入上海市“科教兴市”的重点项目,说服上海政府通过本地投资公司给予中微科技5000万元的启动资金,还帮助其争取到了国务院高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的资助。
在尹志尧的领导下,中微公司三十多人的团队从零开始,仅用3年就开发出了原创设计的双反应台介质刻蚀除胶一体机,这是中国生产出的第一台高端刻蚀设备,效率更比同类产品高出30%以上。同年10月中微成功研发出的65至 45nm的刻蚀机打入全球主流市场。
但此时美国商务部也将科技霸权之锤砸向了中国刻蚀机。
当然困难不止来自美国商务部,还有尹志尧老东家美国泛林公司、应用材料公司,他们对中国企业先后发起的专利战。面对西方打压中国的惯用伎俩,中微公司没有选择缴械投降,最终成功抵挡住了美国政府与美国公司的专利狙击。
终于在2015年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解除对中国出口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限制。美商务部在公告中说道:在中国已经有一家非美国的公司有能力供应足够数量及同等质量的刻蚀机,继续现在的国家安全出口管制已达不到其目的了。最终,半导
体制造巨头台积电也都采购中微的刻蚀机。
抵挡住了前几轮的美国围剿,中国芯片产业在2019年中兴华为事件之后,再次发展受阻,而这次,美国
看准了机会,从EDA芯片设计软件到光刻胶、光刻机等美国盟友的高端设备全面封杀中国。
面对卡脖子,老尹显示出了十足的战略定力。他告诉国人,芯片产业的发展急不得,面对未来五到十年,他预测:中微公司将通过自主研发以及携手行业合作伙伴,覆盖集成电路关键领域50%至60%的设备。
而如今面对美国新一轮的芯片围剿,中国芯片产业必定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而国产半导体设备的替代方案,我们一定要多听一听尹志尧的观点,咬牙坚持,一步步做,一定会做好!
如有转载需求, 请私信或者留言给我!
欢迎点赞, 在看, 收藏,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