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总会被气到?
文摘
文化
2024-10-17 17:00
广东
我觉得社会活动越密集越难像「AI」,我今天刚被气的脑袋嗡嗡的,后来冷静想想算了,都是过客,解决事就好了。今天早上还吃了维生素B。我想,人总会被气到的内在逻辑是:「所有人都应该按照我的意愿行事,否则我就受不了。」换言之就是,当事者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基于虚假同感偏差(也叫作错误共识效应)的内心秩序,且罔顾其本质的错误性和虚假性,而一门心思只想维护好它。由于这种基础逻辑上的错误,便会使持有这种信念的人处处碰壁,时时生气。因此当事者生气的频率和社会活动的密集程度并不成正相关,因为哪怕每天只需要面对一个人,只要对方不合自己心意,都会总是被气到。甚至不用面对人,只面对一条狗,一只猫,猫家狗家不吃你想让牠们吃的东西,或者一些动物基因里的特性,一只具体的猫有别于其牠猫的个性,都会让当事者被气到。甚至也不用和真实的人和动物互动,就一个非常孤独的容易生气的人,每天刷刷短视频,看看公众号,也总会被气到。他吃很多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充各种维生素,也总会被气到:「他妈的,这个维生素瓶子的标签怎么设计得跟屎一样?!」因此我想这和是否缺维生素B群也关系不大了,主要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所以要想自己在这方面少生气,不生气,就只能去调整自己的错误观念。要看清楚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别人都不是你的分身,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和你非常不同的人。对方可能在某些方面和你有契合,也可能会充满分歧,这都是正常现象。在他人没有冒犯和伤害到自己的前提下,本就不应该因他人不合自己心意的思想表达或言行举止而生气,因为这压根不关你的事。而假如对方的言语冒犯到了你,或者行为伤害到了你,那么你就事论事面对问题作出回应即可。比如对方打了你,你就立刻打回去,不生气,就事论事而已。而假如你所处的环境和你面对的具体的人,并不保护和支持你的还击,你大概率会因此受到更大的伤害,于是你选择不还手,采取其他的措施,那也是你的策略,你就事论事的回应。总之是,只判断形势,权衡利弊,做出行动即可,就事论事的流程中其实没有什么生气的空间。在我们所身处的这个社会里,不能接受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那些在公共场合指责他人穿着打扮的行尸们。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是行尸,或者想从行尸的腐肉中长出一片新叶子,那就先从真心接受别人都可以和自己不一样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