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能不能改・话该不该说
文摘
文化
2024-10-30 12:14
广东
此篇整理出的我和读者朋友的聊天记录及其引申内容,主题有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交流沟通中的论证与说服。以及同样一句话,不同角色的人说出来效果会截然不同的原因。如果放在紫微斗数里,就是巨门化权和巨门化忌的区别。但是我们这篇并不会扯到紫微斗数,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下…Anyway.
有读者朋友问我:
师父,你怎么看八字被换命换运?前些天朋友遇到一位道长,说八字被换运才会让她身体不好。我觉得下一秒就会让她掏钱做法事了。你不是专业人士,你的看法不具权威性,被「攻击」是正常的。
我说,沿海地区是迷信重灾区,如果可以换命借运家家户户早发财了。首先,信仰是很私人化的东西,你只要不是对方的监护人,以及人家没要花你的钱,其实过于热心地评价和干涉他人的信仰和消费,也是一种缺乏边界感的体现。当然了,如果对方是带着疑惑来请教你怎么看的,那你怎么说都是没有问题的。我只是由你说自己被「攻击」的线索合理反推出很可能对方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再者,我们说出的每一句话也都要有依据,都要经得起推敲,就是说,在被人驳斥之前,我们心里已经论证完毕了,然后再说。比如你问到我这个问题,我说是骗人的,是基于我将近二十年从事的和命运紧密相关的职业经验获得的认知:命运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获得改善,但不存在「换」这种做法。其次是基于我作为一名道教法师对正统道教在法理层面的习得,和对非正统的一些民间道法的研究综合出的结论,意思是指:正统道法中没有这样的法事,而民间邪术的相关做法,我们经过观察,发现也是没有效用的。所以我看似挺武断的、甚至看起来似乎还带点情绪和偏见的、非常简短的一句:「都是骗人的,命运换不了」的驳斥,其实是有依据的,并且在我打出字之前,尽管没有超过一秒,但在我脑子里也是经过了论证的。而你评价对方面临情况的前提是「沿海地区是迷信重灾区」,这里头除了你不证而论的地域偏见(因为只要没有基于有确切定义的关于迷信的调查研究报告的数据支持,谁也不能说沿海人迷信过内陆人)和人格歧视(为什么别人信你可能不信的东西就是灾呢?)之外,还包含了你把自己个人化的迷信的定义要强加给对方了,而我认为在你实际的认知地图里,其实你也从未对什么是迷信做过相关的研究、宏观的分类和微观的厘清。比如在你的认知里,是信佛的是迷信,还是信道的是迷信?抑或是信神婆神汉信出马仙的是迷信?再细分下去的话,比如同样是信道的,是信那位道长的是迷信,还是信我这位道长的是迷信?又都是凭什么呢?你可能很难一下子说清楚,就是因为连你自己究竟信什么和不信什么,你都是没做过相关研究和论证的。因此,一个连自己主张什么都不确定的人只因为反对而丢出一个「主张」,这个前提就是一个无效前提,是缺乏依据的,是授人以柄的,就大概率会被「攻击」(就是假设你对我这么说,我也会「攻击」你的意思。实际上我现在也正在「攻击」你不是吗?🤷♂️)。因为假设可以借命换运的话,那借了的人兴盛的过程中,被借的人自然衰落,和假设没有借命换运前提下的正常的不同人的家运兴衰在明面上看并不会有什么视觉上的差异,并且两种前提也都不可能造成家家户户都发财啊。换言之,尽管站在专业的角度我不认同这回事,但在逻辑上它是可以成立的啊。也就是说用这种观念去写剧本,去拍奇幻玄幻什么的类型片,是没有问题的。谢谢师父指教🙏🏻!这就是辨证地看待事物吧,突然又开阔了一点。感谢感谢🙏🏻!哈哈,不是辩证。是逻辑练习,我们自己内心的论证顺序就是必须遵循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每句话说给别人之前,都先问自己一句:我这句话真经得起推敲吗?如果是,那它经得起的依据是什么?而不能仅仅是基于情绪、直觉,或是自身的虚假同感偏差。
多扯两句虚假同感偏差哈,因为它是我们所身处的环境里最大的逻辑问题,它是造成我们人与人之间缺乏边界感,以及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只自说自话,缺乏真正的论证与说服,更不可能发展为良性沟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虚假同感偏差也叫作错误共识效应:即我的经验等于全人类的共识,由于我不穿秋裤会冷,就等于所有人不穿秋裤就都会冷。于是当我对人说「秋天都来了你还不赶紧穿上秋裤」的时候,我的虚假同感偏差假设了这个主张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反驳。但实际上,我们发表出的任何一句带有主张性的话,它可能出现的回响里,其中除了赞同、补充之外,也一定会有反驳。而面对、思考与回应他人的反驳,本身就是我们继续论证的必要过程,因此就事论事的用词就应该是被人反驳或驳斥,而非被人「攻击」,除非对方是真的对你进行了人身攻击(诉诸人身谬误)。
所以被「攻击」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这个用词的底蕴里依然藏着虚假同感偏差。而跳脱虚假同感偏差,是我们可能和他人进行良性沟通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