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也好,教育也好,都是不断打破固有认知,拥抱开放和未知的过程 | 群岛直播回顾

文摘   2024-07-05 12:15   日本  
暑假到了,在经历了三年的封闭后,今年有不少伙伴或独自一人,或约上三两好友,或带着孩子,开始了久违的旅行。
我们都热爱旅行,那些在路上的经历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瞬间?这些瞬间曾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我们认可怎样的旅行理念?又喜欢什么样的旅伴?
中国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与阅读同等重要的事,旅行会带给我们这些教育者什么样的启发?
在本期直播回顾里,两位热爱旅行的教育者一起聊了聊「旅行对教育者有什么用?」
无论你已经在路上,或是即将出发,都邀请你来收听。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稿,方便阅读。
Enjoy~


本期对谈者

周贤,「群岛大学」联合创始人
Susi,教育者/旅行家/摄影师,旅行游记曾为《国家地理杂志》刊登,办过独立游记摄影展


周贤: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类主题:旅行。我邀请的是我的好朋友Susi,他曾经是一位医学工作者,毕业于纽约医学院,后来成了一位教育者,支持海外学生的成长,也是国内一家民营全日制小学的创办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旅游家和摄影师,游记曾经刊登在《国家地理杂志》上,也举办过个人独立旅行摄影展。
很高兴今天能和Susi一起聊一聊“旅行对于教育者有什么用”。请Susi用三个标签先来介绍一下自己。
Susi:第一个标签是平静。周贤和我认识很多年了,你知道我年轻的时候其实脾气蛮暴躁的,这么多年来我个人觉得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第一个标签是平静。
第二个标签是好奇。这可能是我最明显的一个特质,无论是对外界事物还是对自己的内心,我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好奇感。
第三个是温和。这其实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平时做事情经常发现自己还是挺心急的,这种时候我经常会对自己说要安静下来,稍微温和一点,看看这个事情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案。可以说“温和”是我对自己做事情时的一个要求。

周贤:我对你的第二个标签特别熟悉,因为我们都是很好奇的人,经常也会在一起谈天说地。
说起“好奇”,人们往往会觉得好奇者是热情的、行动力强的、快速的。但在旅行过程当中,我们也很需要平静和温和,我想平静或许是对世界的,温和则是对人的。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能很便捷地出门旅行,同时每个人也能写游记、拍照片发在朋友圈、公众号、小红书等等,大家都在展现生活美好的一面。

01



一个人为什么要去旅行?
周贤:我们先问一下Susi,目前为止你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了?

Susi:我没做过完全的统计,但大概是九十多个吧,可能还不到一百。

周贤:总而言之已经算很多了,我知道Susi一年可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路上。在你看来,一个人为什么要去旅行?
Susi: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有一部电影叫《死亡诗社》,很多做教育的人都将它视作《圣经》一般的存在,电影里的主角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大意是说,医学、法律和工程之类的东西都是很好的东西,可以支撑我们的人生,但是像艺术、诗歌、文学,才是我们能够真正成为人的意义所在。
那在我这里还要加上旅行。我觉得我们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应该要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旅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周贤:旅行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意义,这是我们获得意义非常重要的一个路径。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旅行过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一个瞬间,或者一段经历吗?

Susi:这样的瞬间有非常非常多。首先每个人在旅行过程中都会遇到让自己不爽的事情,比如会遇到很多意外,会感到疲惫和沮丧,这种心情可能会占据旅途的一半甚至更多。但是当你旅行结束回到家里,大脑可能会自动将这些不好的东西过滤掉,留下许多美好的瞬间,这些记忆就会保持很长很长时间。

我记得2008年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去老挝,旅途中坐错车到了非常偏远的一个小村子里,每天只有一班车往返城市和村子,所以我也只能住下来,第二天再回去。那里就是个普通的小村子,住宿条件很差,旅馆基本就是在河边用几根竹子的小屋,房间里只有一张凉席,当时天气很热,蚊子也很多。
因为我长期在城市生活,当时简直要崩溃了。而且一开始我在当地居民中没找到一个人会说英语,所以无法获得一些必要的信息。
后来看到村子里有个邮局,我灵光一闪,觉得邮差应该是村子里比较见多识广的人,就去和他搭话。他果然会说英语,虽然不好,但至少能交流。他告诉我,其实有车可以回去,你跟着货车到镇上,然后在那里就可以搭车回城市了。

我听从他的指引,开始在路边等待社会车辆,上车后又崩溃了,这辆货车上全是山羊。我只能坐在山羊中间,它们就在我旁边吃草拉屎,颠簸了一个小时才到镇上。
令人很意外,这镇上有一个中餐馆,这么偏僻的地方居然有同胞,我进去一看,发现老板娘是中国人,忘记是广东还是福建的了。我在那里等车没事干,很快就和老板娘聊熟了,期间还帮她义务修改了一下菜单,因为上面的中餐译名实在太差了。等我把事情做完,车也到了,于是我就上了车,开始下一段路程。

当时的感觉非常沮丧,整个人状态也很差,又热又累又脏。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这件事非常好玩,即使现在已经过了十六年,我仍然记得其中非常多细节。

周贤:这确实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当时的细节几分钟、几秒钟一闪而过,好像没有印象,但十几年之后发现它们一直栩栩如生地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Susi:没错,刚刚那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其实蛮大的。在我一开始去到较为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如越南、柬埔寨之类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害怕的,毕竟从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过去,总会担心那里是不是比较危险,或者当地的居民是不是比较凶悍。
这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因为我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很多人,其实是完全没办法沟通的,他们不会英语,我更不会当地语言,但是你能看懂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是非常友好的,而且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帮助我。比如那位邮差,他英语说的也不是很好,但会非常热心地把我带到等车的地方,告诉我车大概什么时候会来,以及多少钱等等。
从那以后,我首先不会再害怕这些地方的居民,其次,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看法,可能是抱有偏见了。
周贤:是的。我们年轻的都在外面留学,地点大部分都是美国或者欧洲之类的发达国家。虽然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我们对这个国家整体的系统还是比较放心的,觉得相对安全。
但如果我们去到欠发达国家,例如东南亚或者南美,就会对当地居民不放心,对社会系统不放心,对基础建设也不放心。这些所谓的不放心当中可能是我们的偏见,真正经历过后可能会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Susi:对,确实有一些地方是需要比较注意的,比如——这么说可能不太好哈——“臭名昭著”的土耳其。我个人是很喜欢土耳其的,如果你让我推荐几个必去的国家,那么土耳其一定是在名单上的。但有一说一,土耳其的大城市确实有很多骗子,大街上和你搭讪的人往往都是骗子。
当然,我们也不用过度戒备,我可以分享一个我的教训。我和我夫人蜜月旅行是去的巴西,当然就要去里约热内卢。里约热内卢的治安也是臭名昭著的,当时所有游记都提醒我们要小心。所以我们非常戒备,相机都不敢带在身上,因为很多游记里都说千万不要背相机,否则一定会被抢,甚至背个包都会有人拿枪指着你的头。
但我们在那里实际转了一圈后,发现并没有那么夸张,当我们结束这趟旅程的时候,其实也是有点后悔的,过度的紧张严重影响了我们在里约热内卢的体验。里约热内卢其实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可以说是我去过的最漂亮的城市之一了,但因为太过紧张,结果没有收获很好的体验感。
所以我们觉得一方面要有基本的小常识和警惕心,但也不需要过度紧张,还是应该好好享受这段旅途。

(里约热内卢)
周贤:你刚刚的分享让我想起了两个我的旅行小故事,它们都发生在我去南美洲旅行的旅途中。

有一次我们到了热带雨林里面,当地有一个民宿,号称都是林间小屋,我们慕名而去,但其实只是一间土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当然我们也觉得很有意思,把东西铺一铺也就睡觉了。但睡到半夜,我突然惊醒过来,感觉身体不对劲,一摸,发现全身上下全是蚂蚁——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惊恐的瞬间,一瞬间从床上弹起来,到房间外把蚂蚁抖掉。
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虽然房子设施很简单,但确实也是干干净净的,这些蚂蚁是从哪里来的呢?天亮之后,我们和当地人交流,才知道原来那是一队行军蚁,人家只是路过,我刚好睡在了人家的道路上。
虽然当时非常惊恐,但回来后一想,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还和行军蚁有过这样的亲密接触,了解了他们是怎样迁徙的,那种微小生物在皮肤上的接触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还有一次,我们在南美的一个大城市,需要先用美金兑换当地货币,换完之后手里就会有大量现金。因为一开始担心这里治安很混乱,所以我们很紧张,采取的策略是四个人一起去,拿着现金的人在中间,另外三个人则像三角形一样紧紧包围着他。当时特别紧张,但过了好几年,现在回过头来发现这个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当我回忆这些旅行中发生的趣事,我会觉得首先这个世界确实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厢情愿地觉得当地人很好就把一切都简单化处理,就像你说的,我们还是要学会保护自己。
但同时,我们也不用把这种复杂当作洪水猛兽,把自己紧张地包裹在一个壳子里,还是要拥抱复杂,让自己有和现实更多接触的可能。理解复杂,拥抱复杂,同时拥抱这种复杂带给我们的有趣回忆。

Susi:是的,如果把安全的问题看得太重,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享受旅行的过程。

02



什么样的旅行才称得上是一场真正的旅行呢?
Susi:我个人觉得,不同阶段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答案。在我们刚开始旅行的时候,可能主要是好奇、好玩,觉得旅行地和自己待惯了的地方不太一样就够了。还有一种是享受型的,要有好的酒店,好的美食,这也很好。但是再往上一点,我觉得旅行的过程还是要带着真正的“爱好”。
我个人最反感的就是“打卡式”或者“网红式”的旅游,假如只是在旅行前做了一张check list,然后不断拍照打卡,那我觉得这可能和工作完成任务没什么区别,根本算不上旅行。
什么是带着“爱好”旅行?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建筑,可能会格外关注当地的建筑;有的人喜欢美食,会专门去吃当地的几个餐厅;还有所谓的酒店控,可能会把全世界的安缦酒店都住一遍。带着爱好旅行就是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举个例子,我夫人比较喜欢瓷器,尤其是日瓷和欧瓷,所以我们会去一般旅行者不太感兴趣的地方。去日本的时候我们去了所谓日本的景德镇——有田,它是日本瓷器最集中的产地。那里的旅行者真的非常非常少,少到我们去当地的游客中心时,服务人员用非常毕恭毕敬的态度感谢我们的到来,因为他们觉得那里是一个非常冷门的旅游目的地,我们从中国专程过去非常不方便。后来我们在当地看到了很多小的瓷器工作室或者小瓷窑,特别有意思。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旅行可能比较有意义。
周贤:旅行不是走走逛逛就算了,而是要带着自己的认知,带着锚点上路,可能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

Susi:是的,这一方面是在探索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
周贤刚刚也介绍了我干过一段时间的医学工作,但其实我一开始对生物并不太感兴趣。后来是在旅途中去了亚马逊生态游,去了南极看企鹅,我才慢慢发现,原来生物学、生态学也是能够吸引我的。之前我都是在书本上学习生物知识,觉得没啥意思,但到了实地一看,才觉得这个东西也很好玩。你能在旅途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激动,这实际上也是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周贤:这点很有意思,旅行途中,我们不仅在发现世界,也在发现自我。

我和你分享一个我的故事。以前旅行时,我和我先生会有“三个一”的规则:一定要在当地看一所大学;一定要看一次法院,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庭审都是开放的,即使不能看庭审,也能看看法院里的设施等等;一定要在当地理一次发。
第一个看的是当地的文化和教育,第二个看的是法制和社会体系,第三个看的是当地普通人的生活。每次旅行,这三点都会带给我特别不一样的感受。
你说的带着爱好旅行我也很认同。我们是精酿爱好者,所以也走过许多精酿路线,有时候我们去到一座完全没有游客的精酿农庄,主人可能都会很惊讶,觉得你们过来干嘛,我们这儿没什么好看的。得知我们是专门来喝他酿的酒之后,主人家也特别开心。所以旅行确实既是对地方的认知,也是对自己的认知,也是对对方的认知。

(比利时Westmall修道院
这里酿造了世界上最好的修道院啤酒Westleteren)
你刚刚的分享还给了我个启发,旅行原来可以和自己过去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发生新的连接。像你分享的,到了南极看到企鹅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年原本不感兴趣的生物专业是很有意思的,重新发现了过去的自己,这实在是太好玩了。

03



如果要挑选旅伴,你喜欢和怎样的人一起出游?
周贤:我们谈一谈旅行中的“人”吧。你喜欢和怎样的人出游,还是说你就喜欢一个人玩儿?
Susi: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吧,喜欢和别人一起还是喜欢一个人玩,我是都可以的。我觉得这是两种不同的体验,自己出行的时候可能比较容易关注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者如果自己的爱好比较小众,就不太容易找到一起玩的人。和别人出去玩是另一种感受,有时候和旅伴进行交流也会碰撞出很多火花。

至于第一个问题,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出行,我觉得自己要求并不高,所以换一个方式回答吧,我说一说自己不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
我最反感的是那种对世界没有好奇心的人。假如大家一起跑到很远的地方旅行,结果有人来了一句,这好像和我们家那边没什么区别嘛,那我会觉得很烦。
所以我挑旅伴的第一个标准可能是要有好奇心,想要去探索这个世界,如果一个人只是想发一条高大上的朋友圈,或者到某个网红景点打卡,那我可能不太喜欢和他一起旅行。

我也不太喜欢缺乏包容心,不尊重当地文化的人。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后,可能会觉得当地饮食不好吃,这很常见。比如大家经常会说杭州是美食荒漠,我大学在杭州上的,因此对杭州可能会有特殊的感情,但即使排除这一点,我对“美食荒漠”的说法也很反感——
首先,杭州不是美食荒漠;同时“美食荒漠”这种说法本身很奇怪。在互联网上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口味普遍是偏辛辣、重口的,杭州菜系则偏向清淡,讲究食物本味,很多年轻人吃不惯。吃不惯可以理解,但我觉得说杭州是美食荒漠可能就是对当地文化的不尊重了。这么说的那些人其实是将自己吃不惯或者不喜欢吃的东西排除在外,看到一个地方没有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就说它是美食荒漠。
由此展开来说,在很多习俗、信仰方面都应该抱有一种尊重、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抱着一种排斥,甚至是鄙视的态度。
周贤: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使用“荒漠”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标准太单一了。

Susi:现在小红书等媒体平台上有很多所谓的“避雷帖”。比如山西有个很有名的应县木塔,是很有名的名胜古迹了,结果很多人说“那里没有意思,千万不要去,只不过是一个木塔而已“。但这仅仅是一面之词,如果是一位古建筑爱好者,可能会觉得那个塔很好看,很丰富,在那里待一天都看不完。
所以所谓的“避雷”其实只能说明那个地方不适合你,你没有找到自己想玩的地方而已。
周贤:所以我们应该想一想这个“雷”到底是什么。我感觉很多人只是拿着盾牌挡在自己眼前,然后一直往前走,那你遇到的稍微不合意的东西就都是“雷”了。

Susi:“避雷”和所谓的“网红打卡点”可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避雷是黑名单,让你一定别去;网红打卡点是白名单,让你一定要去。这些观点在互联网上不断得到强化,最后成了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结果所有人去的地方都一样了。

周贤: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我们出行前好像总有两张名单,左手白名单,必去,右手黑名单,避雷。我们经常按照这两张名单行事,去走向复杂的世界,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走向了这两张单子带给我们的偏见,还不觉得这是自己的偏见。

Susi:是的,只有偏见的人往往不觉得自己抱有偏见。

周贤:中国人都喜欢说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好像成了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我发现其中好像有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好像觉得读万卷书是在屋内,行万里路是在屋外的,这两件事情似乎被分隔开了。
其次,我们也预设了“行万里路”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成长,但这好像也不一定能成立。你怎么想?

Susi: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你带着预设的偏见去旅行,并且对不同的想法很排斥,缺乏对世界的好奇,那么不管你去了再多地方也没啥用。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少,很多人去了很多地方旅游,但是当你问他哪里好玩的时候,他可能会说,没哪里好玩的,在家里躺着最好玩。
回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二者确实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只是说具体怎么“走”的问题。

04



怎样让我们的旅行更有意义?有什么建议,或者觉得比较好的切角吗?
Susi:我自己从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确实会觉得旅行对于教育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教育者需要对自己传授的知识非常自信,并且还不只是教授一次,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教育者,都在反复地输出原有的内容。这个重复的过程很容易导致教育者将自己封闭在自己原有的小圈子里,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当然,有很多办法可以的打破这个圈子,我觉得旅行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因为旅行是在强迫一个人拓宽自己的边界,你会很直接地看到世界有其更复杂,更广阔的运行方式。旅行打破了固有的认知,在这之后你就会重新开始探索这个世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放大原有边界的过程。

周贤:不仅是认知边界的扩大,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教育者可能对自己原本的东西不再那么确信或笃定了,开始拥抱更多的开放性,对学生来说可能也是。

Susi:一定是的。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教育者也开始站在一个相对更高的位置和学生对话,从而也让学生站在一个相对更高的位置,看到更远的地方。

周贤:我又想到你最开始给自己的三个关键字:平静、好奇、温和,或许这三个关键词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适用的。我们对某个新领域感到好奇,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感到越来越平静,对学生和自己越来越温和。这三个关键词完全可以迁移到教育领域。

Susi:我自己的体会也是这样的。随着自己去过的国家越来越多,惊喜的阈值可能越来越高了,但即使如此,旅途过程中依然能够碰到许多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事情。
上个月我去了一趟中美洲,之前我去过南美,在我的印象里中美和南美应该是没什么区别的。我这次之所以去中美洲,完全是因为我住在美国西海岸,离中美比较近。
但当我真的去了之后,发现实际情况还是和我想象中非常不一样的。这次我去了两个国家,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两个国家给我的感觉非常不同,哥斯达黎加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但那里的人好像生活得特别幸福,危地马拉的建筑看上去很宏伟,但老百姓似乎都特别苦——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同为西班牙前殖民地,两个国家反差这么大?后来读了两个国家的历史,才发现和我想象中确实有很大差异,一个国家大部分是自耕农,另一个国家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全是贫工,相当于“现代奴隶”。我想说的是,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对美洲的历史又有了新的认知。
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也还有很多。我觉得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这样一种自省,当我们在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传授给学生的时候,可能也要想一想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是否真的反映了这个复杂的世界。
周贤:我特别喜欢你说的,旅行也好,教育也好,都要时刻保持一种自我觉察,自我反省的态度。其实我们都是有偏见的,不管我们如何扩大,认知的边界始终会存在,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如何主动打破这种偏见,而不是把偏见变成白名单、黑名单,或者变成一块盾牌。

我们刚刚谈到了很多国外的地方,那是不是就是说我们旅行的地方越多越好、越远越好,其实也不一定,有时我们重新去到一个地方也会发现新的不一样。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去了趟广州,广州我去过很多次,算是比较熟悉的了。这次我走到了一条老街,里面有一间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小发廊,我进去理了个发,给我剪头发的是一位老爷爷。原本我以为这么破烂的一个理发店,应该没多少人理发吧,但我坐下后却等了蛮长时间。
等待过程中我就在观察,什么样的人会到这样的理发店里面来,大家在理发店里又会聊些什么,虽然街坊们说的是粤语,但我大概能听懂一些。剪发过程中我问理发师附近有什么好吃的,老爷爷开始一脸不屑地告诉我这家不要去吃,要去吃另一家,还告诉我为什么,以及这家店背后的历史。
我想说的是,哪怕我们身边的环境也包含着很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发现,原来我和广州这个比较陌生的文化圈也会有共鸣,能够对当地的人情、历史等等有新的体会和见解。只要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哪怕身边一公里也是值得去旅行的。

Susi:是的,其实我们并不主张旅行就一定要去很远很偏的地方。像你刚才说的,即使是去过很多次的地方,甚至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都可能有很多新的东西。
关键在于心态,我们应该始终抱着对世界的好奇,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环境,哪怕在一个很近的地方,也会有很多乐趣。当然,像我们说过的,还是要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周贤:没错,要有自己设定的锚点,而不是一味地跟着别人转。

Susi:很多人旅行前要看很多攻略,我个人对这个事情其实持保留态度。以我自己为例子,我出行前基本不怎么看旅行攻略,我觉得很多攻略里的个人色彩太浓了,如果完全相信一份攻略,很容易就会被带偏了。
相反,如果我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那么我可能会去看一些和当地历史背景相关的资料或书籍。我第一次去土耳其之前,就看了好几本关于中东地区历史的书。对于我而言,这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周贤:当然攻略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看,但我们要防止它变成一份黑名单或者白名单。

Susi:是的,攻略应该是我们的工具。当我们需要查询交通方式之类的内容时,看看攻略其实是不错的。但当我们决定最终去哪里玩的时候,还是应该做出自己的判断。

周贤:其实Susi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以及对旅行的反思可以分享给我们。假如有一位会旅行的朋友,或者我们自己成为一名会旅行的人,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假如有一位会旅行的老师,那对于学习者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谢谢Susi的分享,我们今天的旅程就到这里啦!

推荐阅读:
顾远:埃及,是小红书上写的那样吗?——关于埃及之行的叙事随想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群岛大学
推动教育3.0,联结教育创变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