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结束了“群岛写作课2024跨年班”的最后一课,提到自己为什么已经连续四年都会在年底的时候开一期写作班跨年,因为岁末年初是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的时刻,而写作便是做这些事情最好的方式。课上分享了一篇文章,作为教学内容的示范,是自己十多年前写的。顺着这篇文章,查看当年的文件夹,又发现了不少当年写下的文字。透过这些文字,回望了那个时候的自己,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有很多到现在都没有变的,也有一些自己读了也会有些恍惚甚至陌生的。分享了几篇到“写作课”的群里,有伙伴回了一句话:“写作于我,是时光穿梭机,可以和过去、未来的自己相遇、看见、对话。”没错。今天的文章就分享一篇书评吧,算起来已经是十二年前写的。亲爱的读者朋友,读一读,告诉我你觉得和今天你认识的我有什么一样或者不一样吗?书架上已无处安放的书正渐渐地蔓延上床头桌与写字台。微博和微信让人有机会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因而容易虚妄自满,也容易焦虑自卑;而用同样的时间去读一本好书,却可以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一路读来更觉踏实从容。所以,在这个碎片阅读的时代里,我依旧保持着每天1-2小时严肃阅读的时光。
沪上今日,空气里隐有了些秋意,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巴黎烧了吗?》。六十九年前的八月,围绕着那座伟大城市的生存与毁灭,无数人的命运被裹挟。在丰富而令人着迷的细节中,由无数个体所组成的马赛克式全景消解了关于战争的程式化叙事,呈现出历史和人性的繁复。巴黎没有燃烧,巴黎自由了!一本6万字的小书,一家50年的老厂,生产粉笔,70%的员工有认知障碍。这里的信条是“工作能够使人幸福”,而人人皆可工作。这里不断创新,持续改进,以便残障伙伴可以胜任工作。它没有贩卖悲情,也不会标榜高尚,甚至无需在“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之间做出多少权衡。它只是在那里,那么自然的发生。对于任何追求工作的价值和企业的意义的人,那些平实朴素的文字都将会直击心灵震荡头脑;而对于有志于开创社会企业的人,那些丰富的细节与经验更是直接的启发和激励。一本西方古典和圣经研究随笔与书评集。阅读的历程犹如徜徉于排满高头讲章的巍峨书架间,初望之俨然,细读之情趣盎然。尤喜几篇与圣经有关的文章,得以管窥圣经何以为“圣”为“经”。两篇揭露学术不端的书评虽早已在他处读到过,但再读时依旧痛快淋漓。士林品格之萎谢,正需如此激浊扬清之文字。当你在29岁时正在做什么?德鲁克在他29岁这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经济人的末日》。虽然德鲁克为后人所知的更多是其“管理”思想,然而本书则清楚地展示了他在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深厚功底,书中所描述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社会情势正是其日后所做管理研究的背景所在。终其一身,德鲁克对管理的研究都立足于使管理成为"替代暴政的另一种选择(an alternative to tyranny)"。后人津津乐道于本书所作各项预言的实现,却往往忽略了德鲁克的预言其实都是基于对那些“已经发生的未来”的观察。在德鲁克看来,集权出现的根源在于人类天性中对于"平等"的追求,而“平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则来源于民众不再相信“经济自由能够造福人类”。当信念崩塌,社会乱象丛生,集权便有了可乘之机,并最终给人类带来毁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盛世”的中国,这本70年前的著作带给我们的将是冷静的思考和对现实与未来更清醒的认识。在大陆可以读到的台湾史,大多遵循着“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信条来贯穿事件品评人物,结果往往变成了政治挂帅,意在笔先。许倬云的这本《台湾四百年》,却以区区10万字的体量,不求资料详尽赅备,而将此蕞尔小岛置于世界潮流的浩荡之中,以呈现其变迁与价值。材料的选取与内容的详略透露出作者的史才、史识,和对未来的期许,一些细节处不经意传递的信息更需读者明察。一部故弄玄虚之作。当然,有老六关于毛片的记忆碎片珠玉在前,后来者再想超越也难。作者从年轻人大大方方看AV中看出了"愤怒"并对此发现颇为得意,岂不料如今这种大众皆性致勃勃的局面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所谓"愤怒"的对象所期望看到并致力推动的。揭示了教会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组织其流变与发展的历程。教会以其两千余年的历史使基督教成为世人无可忽视的巨大存在;而在不断回应各种重大挑战的过程中,教会终究回归到了其本真的意义,也确立了它在世间恒久的位置。毕竟,心灵自有其理由,而理性并不知晓。前几年有部美剧挺火,叫《Lie To Me》, 主人公是一个通过研究人的言行来识别谎言的专家。本书的作者正是这位专家在真实生活中的原形。作者告诉我们如何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识别谎言,还提供了很多好学好用的技巧。比识别谎言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真相,这个比较难,但作者也给出自己的方法,学不学得会就看读者的悟性和实践了。虽然没有人不曾说过谎,但几乎没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说谎。看看这本书吧,好好学上几招。不过,跟我说实话,你究竟是想学如何有效地测谎呢,还是想学如何更好地说谎呢?公主死了,死的究竟是皇家骨血,还是驸马家的儿媳?大臣们处理此事,秉承的究竟该是皇权意志,还是儒家伦理?在这起典型案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以及作为这种进程的典型特征的妇女在婚姻家庭中角色地位的变化。作者的这种能够提出“真问题”,并透过分析具体事件“以小见大”的本领,值得我辈学人学习。此行印度途中读完了这本近600页的繁体竖排书。一群来自孟加拉(那时仍属于印度)村庄的年迈的农民,因为村里一位为富且仁的寡妇的遗嘱,乘坐火车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环绕印度之旅。伴随旅程的展开,村民之间旧有的因为种姓、性格、性别等所产生的距离一点点减少,每个人也在旅途中不断地迈出自己探索的步伐。在旅程开始之前,这些人们只是属于一个叫做“农民”的集体名词下面目模糊的一群;而在旅程结束之后,他们是优秀的手工艺人、神奇的故事讲者、印度文化的保存者、慈祥的老奶奶、宽厚敦和的丈夫……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故事,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不时的让我有了带泪的笑,和带笑的泪。作者的叙述温和蕴藉,即便是那些最触动人心的情节,描写也极为克制,却也更有力量。对于这样一次遍游了都市与名胜的旅程,作者的视角却始终在人,村民们的变化不在于对城市之于乡村的“先进性”的仰慕,而在于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重新审视了自己和自己所立足的土地。尽管这种审视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会有人因此而放弃了生命),但它激发出的是个体对于生活更本真的渴望和对自己更坚定的信念。值得一提的是译者的文笔非常优美,并且显然是有意识的采用了更适合汉语阅读者的文风和措辞,让一个异国他乡的故事读起来如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所熟知的阿公阿婆身上一样,亲切、生动。如果你去印度旅行,请一定带上这本书吧,让你的旅程和那些生命一起展开。教会并不因其是信仰团体,领导起来就会更容易,事实恰恰相反。与市面上常见的有关领导力的书相比,海波斯牧师的这本《卓越领导格言》,简洁、实用,真诚。说理透彻,语言生动,比喻灵巧,从中可以想见海牧师布道时的风采。本书对NGO、社会企业等社会性部门的领导者尤其有参考价值。
作为罪案类和律政类美剧的忠实粉丝,对那些看似显而易见的案件的背后往往有着丰富的人性因素这一点早已熟知,而本书中的11个案件全部来自作者经手过的真实案件,感受便更加真切。令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德国的司法部门在处理这些案件时对于人性与人情因素的充分考量,努力做到罪与罚的平衡,这一点反观我朝司法实践,不啻云泥之分。经常听说“生活本身比最精彩的小说还要精彩”,这本书便是最好的例证。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