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孩子在学校里的成长?
来自广州的钟坚选择主动参与到孩子班级的家长会中 —— 不是和老师探讨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支持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家长听见孩子的心声,也看见老师的处境。
在这场特别的家长会里,每个人都跳出“学生”、“老师”、“分数”、“排名”的标签,真实地表达自己、也看见彼此,由此,才能共同发现和探索更多教育的可能。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样的“看见”效果如何呢?
Enjoy reading~
一场以“看见”为主题的家长会
by 钟坚
11月9日,一场高二学生家长会在广州的一所高中举办。这场家长会从教室移到了户外,家长们到达后并没有按座位表落座,而是先围聚在一起认真地看着海报上的文字,海报上的也不是孩子们的考试排名,而是来自孩子们的心声。
如果不用高考,你会如何渡过青春时光?
如果父母无条件的支持你,你最想做什么?
“如果不用高考,我只学自己想学的科目,原来,孩子们是这样想的呀。”“这个孩子说她想连续睡够3个72小时,我孩子也想呀,她们太难了,我现在理解她们为什么上课打瞌睡了。”“这是谁写的,他说只想做一名点心师,其实这样也挺好呀,为什么一定要学得这么苦呢?”“这个孩子的愿望太有趣啦,望父成龙,望母成凤,哈哈哈。”接着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表达自己的感受,分享对孩子的、对教育的想法:“原来孩子的愿望是做图书管理员,看来,我还是很不了解他呀。”“我做制造业的,这些年压力好大,订单少了,价格还越来越低,非常卷,我知道孩子的身心健康很重要,但我觉得还是要以学习为重,该卷就要卷.......”表达分享完,大家也纷纷写下自己想对孩子说的话: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这次的家长会一反常规,现场很少有家长找班主任问孩子的成绩和排名,也没有互相交流探讨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而是一次父母对孩子的“看见”。你可能会好奇,都高二了居然不谈学习成绩?老师不会有意见吗?
事实上,这次的家长会正是受到了班主任的邀请。
一周前,我给儿子子隽请假去参加群岛的线下活动「普通人的100种教育选择」,原本以为班主任不会同意,“都高二了还不好好学习”。没想到一向看似严厉的班主任居然表达了认同,还邀请我跟其他家长分享一下我的教育理念,希望能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原来班主任老师也很通情达理,也看到了现在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和家长们的辛苦和焦虑。
欣然接下这个任务后,我却隐隐有些担心,作为一个“学渣”的爸爸,我跟别人分享教育经验,他们会愿意听吗?分享什么好呢?
我邀请了群岛校友美娜、小妖和扁纳一起来共创,大家一致决定,将主题聚焦在“看见”上——帮助家长们跳出分数和排名,看见孩子的心声。我们计划在家长会前邀请孩子们填写一份问卷,写下他们想对家长说的话。
没想到当我们把设计好的问题给儿子和他的同学看时,他们立马表示“不想写……”、“压力山大”,还告诉我们,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想和成年人对话,他们想的更多是如何进行自我探索,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要如何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邀请他们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呢?
儿子和他同学推了一部描写青春期少年的动漫给我,让我好好看一下,了解了解青少年们在想什么。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和象征主义的动画,讲述了12岁少年Naota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内心挣扎。
故事的起点是少年的父亲和母亲都缺席,他生活在一个平静但略显空虚的小镇。某天,热情又不拘一格的外来者Haruko闯入了他的世界,给他带来了狂乱和混乱。—— Haruko的到来象征了外界的干扰和挑战,她的反叛行为迫使少年要直面自我与社会的冲突;—— 少年头部冒出的机械装置,代表了他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并暗示了他对家庭与社会规范的抗拒;—— 学校生活和同龄人的期望对于青少年同样是一种隐形的压力,促使他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之间挣扎;—— 家庭方面,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缺席让Naota在成长中感到孤独无助,增加了外部世界的压力;—— 小镇生活的单调与社会的期望让Naota感到被束缚,他渴望突破这一常规,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这些隐喻展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冲击与困扰,最终探索自我并寻找到自己的道路。整部影片,让我深深地共情了青春期孩子的现实处境,也联想到自己的青春期所留下的遗憾 ——那些由于缺乏家人的信任和支持而错过的探索机会,那些被“应试,学业”所屏蔽掉的可能性,那些正在千变万化发展中的世界,以及那些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还有无数的:“你就应该......”,“你不可以......”,“你这样子,未来就会......”,“你怎么可以这样,你难道不知道......”,“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可以和别人不一样?你看看别人,......”为了让同学们更有代入感,我们还结合动漫里的内容,创作了一个小故事,配上插图,彩打出来,再邀请同学们来填写。后来听儿子说,同学们在填写的时候都深受触动,感觉自己终于被看见了。家长会当天,当我们把这些挂在校园里,其他年级的同学们看到之后也都说,“要是我们的级长也让我们写就好了。”青少年并不是不愿意表达,他们只是没有被允许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真实的表达,甚至连畅想一下的机会都没有。事实上,在这次家长会中“被看见”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班主任。以往的家长会前,老师要做PPT,准备很多资料,针对学生各科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还有总结日常的上课纪律、生活纪律情况等等。家长会结束后,还要找不同的家长私聊。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可以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却鲜有人能“看见”老师的苦。这一次我们希望老师也能够被大家“看见”。所以当班主任主动问起是否需要协助时,我邀请她“只需以一个家长的身份来参加就好。”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让班主任老师深受感动。我们习惯了班主任的“教师”身份,却忽视了她也是一个母亲,一位妻子,一个活泼泼的人。 这次不一样的家长会结束了,家长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看到了孩子们真实的想法,“原来他们是这样想的”,老师也经历了一次最放松最走心的家长会,同学们也第一次有机会把平时不敢想不曾想的想法表达出来。一是人的错位,好象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这个环境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他人而活,为他人而焦虑,为他人而努力付出,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家长努力工作,勤劳持家,只为了孩子可以专注在学习上;老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孩子,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更没时间照顾自己;而学生则为了社会的期待,学校的期待,家长的期待,努力(被动)的学习以至于忘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在这样的怪圈里,没有人可以优先爱自己,因为这样太自私了,对不起爱你的人......但这些真的是对方需要的吗?或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跳出这些不假思索的惯性行为,问一问彼此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探讨一下真正重要的又是什么。另一个则是时间的错位,每个人都在为未来而活。大家都默认了,未来竞争激烈,所以每个人都要在现在拼命地努力,家长卷,老师卷,孩子卷,似乎只有这样,未来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但真的是这样吗?一定要这样吗?即便真的如此,难道当下的生活就不重要了吗?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先爱自己,再爱家人,然后才是社会,国家,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安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这样才可能拥有幸福美好的未来。这次的家长会是我们的一次最小可行尝试,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创造机会,至少让这个班级的同学和家长们好好地感受当下,让老师、同学和家长们相互照见,共同成长——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主动去影响和构建的氛围。
更多「普通人的100种教育选择」系列: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