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文摘   2024-11-13 13:13   广东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六祖慧能听到这两句话就能顿悟,可见这两句话对于学佛者的重要性。


但这两句话的确有些难懂,真正弄懂了这两句话,也就弄懂了佛法。那么这两句话究竟难懂在何处呢?难懂在心已无所住,已经放下了,那为何又生了心呢?生的谁的心?为什么又生了一个心?学佛者当然会有疑问。



严格来讲,人的确有两颗心,一是人的肉身的心,也就是我们的大脑,属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意”,也可以称为凡夫心。它与其他五根的关系就如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一样的关系。



比如人的眼睛就如摄像头,而大脑则如服务器,摄像头采集的信息通过大脑这个服务器进行处理,图像才能呈现在脑海,被我们“看到”,没有大脑处理信息,只有眼睛肯定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没有了大脑这个服务器,我们的“五根”起不了作用,所以“心”是关键。禅宗“直指人心”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颗心则是人的灵魂,也可称为本性,或者佛性。“自性圆满”的自性,就是这颗心。凡夫心是可以思考的,它是感性和理性的体现。而佛性这颗心则是感知的,它是人的灵魂的体现。人认识宇宙世界,就靠这三性,感性、理性和灵性。


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他其中的一项研究就认为灵魂是存在的,以一种量子态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微管里,人死,微管被破坏,灵魂会去到宇宙空间。而濒死回生的人是大脑微管自愈恢复,灵魂又回到了大脑微管之中。



彭罗斯的这种观点与佛法特别相似。佛法禅定,就是要达到“身心脱落”的状态,即灵魂(佛性)离开身体。这一点,藏传佛教的《西藏度亡经》阐述的非常详细、清楚。



而且很多濒死的人在死后复活,也描述灵魂脱离身体,超越时空的情景。并且和高僧禅定后的感受大体一致,灵魂可以随时回到过去,也可以穿越到未来,超越了时空,并且还可以感知一切的因果和逻辑关系,而不是由思考所得。



人死后,灵魂自然升起,脱离身体。那么,我们怎么定义“死”呢?“脑死亡”才是真正的死,“我思故我在”,我不思,就是“心无所住”,那我就不在,也就是处于“死”的状态。而禅定就是把自己模拟成一个死人的状态,也就是“活死人”,这时灵魂(佛性)也就出窍了,脱离了身体,佛教称为“身心脱落”。当然灵魂不等于佛性,佛性是更纯粹的灵魂,是没有执着,没有分别的灵魂,是经过“修炼”后的更高一级的灵魂,它不会再入六道轮回。


此时人的凡夫心已经放下了,也就是屏蔽了“意”,但它还有知觉和记忆。而起作用的就是佛性,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那颗心。佛性(灵魂)也会产生念头,呈现在大脑里,这时禅定的人的凡夫心不要执着攀缘这些念头,任由这些念头生灭。也就是你的凡夫心“意”不要动,不然就会脱离禅定,重新“跌回凡尘”。这就是所谓的“如如不动”。人的“灵感”之所以极其短暂,就是因为入定时间极短,因为凡夫心攀缘了这个灵感,所以灵感转瞬即逝。


总之,“应无所住”就是人六根屏蔽,处于“死”的状态。此时灵魂(佛性)升起,也就是“而生其心”了。这颗心就是你的佛性(灵魂),它是人的灵性体现。

十万旌旗
请关注备用号“旌旗十万”,以防失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