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11月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文摘   2024-11-09 22:39   山东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410月高一年级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一)凝练性

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但诗的概括性更为突出。它反映生活不是以广泛性和丰富性取胜,而是以集中性和深刻性见长。它吟咏的是使人最激动的生活事件。它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所谓“微尘中有大千,刹那间见终古”,所谓“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都指出了诗的凝练性特征。即使是偏于情节叙述的叙事诗,其叙述内容也不能像小说那样铺展。诗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诗的语词也必须极为凝练、精粹,用极少的言语去表现丰富的内容。这便促使诗人对语词进行反复锤炼,力争言简意深,一笔传神,在有限的诗行中,准确、含蓄、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生活的场景。

(二)跳跃性

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它遵循想象和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在动作、形象、图景之间的跳跃性结构方式,彼此没有持续性,只被同一个情感线索维系着。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诗的跳跃性有多种结构形态,主要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等等。时间上的跳跃,是指从过去的到现在的,甚至到未来之间,进行大幅度的跳跃,如春夏秋冬、古今、昼夜、朝夕之间等。空间上的跳跃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海内海外的形象系列进行跳跃式组接。而由眼中所见的外在的客观形象向心中所想的形象、思绪的跳跃,则构成了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节奏韵律性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节奏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停顿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五顿。调配声调也有助于加强节奏感。语音有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因而形成不同的音调。有规律地搭配安排平声(阴平、阳平)与仄声(上声、去声、入声),便形成起伏交替的节奏。由音节长短以及音步多少构成的不同长短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节奏。诗的押韵,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摘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有删改)

材料二:

“巧思”与“机智”弥缝了白话诗的种种缺陷,使它们逐渐与古典诗歌语言融会起来。

首先,它自觉地运用“主语转换”的方法,消解了日常语言由于叙述主体即“我”的出现而造成的固定视角,如卞之琳那首有名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别人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第一句从“你”的视角(桥上)去摄取风景,第二句却从“看风景的人”的角度(楼上)来摄取“你”,第三句以被动的方式将“别人”贴在了“窗子”上,而第四句又把“你”投掷到别人的“梦”里,在这种视角的转移中恰好表现了一种自我的失落感。

其次,它自觉地运用“逻辑中断”的方式,打乱句与句之间的传递链条,使诗歌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句子。而由读者自行缀合,利用这“跳跃”的空白来扩展诗的空间张力。使诗人不能不把诗句大体上说“通”,但是,诗人可以使句内通顺的白话在句间不“通”,像穆木天的《苍白的钟声》:

一缕一缕的膻香/水滨枯草荒径的近旁/先年的悲哀永久的憧憬新殇/听一声一声的荒凉/从古钟飘荡飘荡不知哪里朦胧之乡/古钟消散入丝动的游烟……

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不太清楚,拆开来,却似乎每句都可以明白,看似零散而无法连贯的诗句合起来并不是告诉“你”什么思想,也不是倾诉“我”什么思想,而是构成一种氛围,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理感受。

(摘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不擅长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但它在揭示生活事件的集中性和深刻性方面能大放异彩。

B. 诗歌“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的特点决定了它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即使是叙事诗也不例外。

C. 诗歌遵循想象和情感逻辑,进行结构上的跳跃,超越了时空的束缚,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领域。

D. 白话诗中的“主语转换”的方法和“逻辑中断”的方式,这都是与古典诗歌语言融会的尝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应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功能。

B. 无论是动作、形象,还是图景之间的跳跃性,其内在的情感线索呈现统一性。

C. 只要调整诗句长短、强弱等的节奏变化,就一定能带来和谐整齐的审美体验。

D. 白话诗中“逻辑中断”的方式需要读者利用“跳跃”的空白来增加阅读体验。

3. 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材料一“诗歌凝练性”的一项是(   )

A.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王夫之《姜斋诗话》

B.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方干《贻钱鎕县路明府》

C.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

D.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

4. 材料二尾段出现了设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诗的跳跃性有多种结构形态,请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分析跳跃性的体现。

【答案】1. B    2. C    3. A    

4. ①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材料所论述的诗歌因 “逻辑中断” 而产生的 “跳跃” 特征。②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客观地呈现了对诗歌的分析过程,让读者切实体会到诗歌 “跳跃” 带来的效果,增强了论证的可信度。    

5. ①时间上的跳跃,全词从秋夜回忆到近代青年革命热情,将遥远的历史与眼前的情景联系在一起,诗人将过去和现在的景象、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时间上的跳跃。②空间上的跳跃,词中从山上的“万山”“层林”到江中的“漫江”“百舸”,再到天空中的 “鹰击长空” 和水中的 “鱼翔浅底”,实现了空间上的大跨度跳跃,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勃勃。③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词中由独游湘江的孤寂感受跳跃到将来“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是从客观到主观的跳跃,体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诗歌‘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的特点决定了它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错误,原文材料一“诗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诗的语词也必须极为凝练、精粹,用极少的言语去表现丰富的内容”是说明对诗歌语言的要求,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只要……就……”错误,原文材料一“由音节长短以及音步多少构成的不同长短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节奏。诗的押韵,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说明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调配声调、有规律地搭配平声与仄声以及押韵等有助于加强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句意:诗中的情与景虽然看似是两个不同的元素,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真正擅长写诗的人能够让情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王夫之这句话强调的是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而非诗歌的凝练性。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材料一诗歌凝练性

B.句意:吟成一个五字的绝句,需要花费一生的心血。体现了为了创作诗歌,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侧面说明诗人在创作时对语词进行反复锤炼,以达到用极少的言语表现丰富内容的凝练性。能作为论据证明诗歌的凝练性。

C.句意:自己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久,甚至捻断好几根胡须。突出了诗人为了找到最恰当的字词,反复琢磨,体现了诗歌语词的凝练、精粹。能作为论据证明诗歌的凝练性。

D.句意:这两句诗我构思三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体现了诗人力争言简意深,用心用有限的言语准确、生动地表现事物特征的凝练性特点。能作为论据证明诗歌的凝练性。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效果的能力。

材料二尾段的设问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不太清楚,拆开来,却似乎每句都可以明白” 具有以下论证效果:

①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读者会在看到这个设问后,主动去思考诗句连起来和拆开来的不同表意状态,从而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对诗歌语言特点的探讨中。引导读者关注诗歌 “跳跃” 式句子的特点。通过设问,突出了穆木天《苍白的钟声》中诗句看似零散无法连贯的现象,进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材料所论述的诗歌因 “逻辑中断” 而产生的 “跳跃” 特征。

②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客观地呈现了对诗歌的分析过程。先提出问题 “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不太清楚”,如实反映了读者面对这种特殊诗歌语言可能产生的困惑;接着给出 “拆开来,却似乎每句都可以明白” 的答案,使论证更加严谨、有逻辑性。通过具体的诗句分析,使抽象的诗歌语言特点变得更加具体可感。设问句聚焦于《苍白的钟声》的诗句,让读者切实体会到诗歌 “跳跃” 带来的效果,增强了论证的可信度。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诗的跳跃性有多种结构形态,主要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等等”可知,可从时间上的跳跃、空间上的跳跃和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三方面分析跳跃性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体现:

①时间上的跳跃,词的上阕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是寒秋。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句则从当下的寒秋瞬间跳跃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实现了时间上的大幅度跨越。根据“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可知,这种时间上的跳跃,让读者既感受到了当下湘江秋景的壮美,又能联想到过去那些充满激情与奋斗的时光,拓展了词的时间维度,使作品更具历史感和厚重感。

②空间上的跳跃,词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从山上的 “万山”“层林” 到江中的 “漫江”“百舸”,再到天空中的 “鹰击长空” 和水中的 “鱼翔浅底”,实现了空间上的大跨度跳跃。根据“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可知,这种跳跃式的组接,将不同空间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勃勃。

③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上阕中对湘江秋景的描写是客观动态的呈现,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则是由眼中所见的外在客观形象向心中所想的形象、思绪的跳跃,构成了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跳跃。根据“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可知,这种跳跃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转向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往梦幻山林

安宁

⑴在长白山,我想去看望一片森林,代替童年的自己。

⑵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将大地上翻滚的麦浪、玉米、高粱,想象成原始的森林。大风吹过古老的村庄,无数的庄稼发出亲密的碰撞、私语。我穿过金黄的麦浪,去寻找劳作中的母亲。热浪将我重重裹挟,变成一株饱满的麦子,跟随暑气不停地向上升腾,最终消失在辽阔的大地之上。

⑶夜晚来临,我便去梦里寻找苍茫的森林。梦中的森林是一片神秘的大海,闪烁着幽蓝的光,引诱我不停地靠近。当我好奇地走近,便会与它一起消失。

⑷在我走出村庄之前,我从未真正抵达过森林,但我却相信在那片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藏着坚不可摧的梦幻城堡,无数的飞禽走兽在其中出没,花草铺满了每一寸泥土,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⑸我去问父亲,父亲一边用斧子将粗壮的蜡条砸进驮筐,一边敷衍地丢给我一句,森林里不是活着的树,就是死了的树。

⑹直到我走进长白山,在一片因火山活动而沉入谷底的地下森林里,我第一次意识到,生死并无边界,就在人类无法踏足的地方,生死消泯了差异,生即是死,死亦是生,生死完美交融,犹如混沌的宇宙。

⑺在一株曾经直插云霄的美人松倒下的地方,无数的苔藓、蕨菜、蘑菇、野草、花朵、树木,又在这残酷的死亡之上诞生,并以野性苍莽的力量,让生命之美肆意地流淌、蔓延。生存与死亡,诗意与粗暴,温柔与狂野,柔软与坚硬,仁慈与狰狞,萧瑟与壮美,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万物在被雷电击倒的树木上,以纤细柔弱的美,继续辽阔无边的生。每一片落叶,每一截枯木,每一个松球,每一朵花瓣,每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参天古木,都以死亡唤醒并滋养着新鲜的生。

⑻前往天池的盘山路上,高山杜鹃正迎风绽放。

⑼这小小的花朵,金子一样撒满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的山坡,在寒风中傲然仰望着天空。这风雨中怒放的花儿,散发无限生机,让人动容。在这两千多米高的长白山上,还有什么能像高山杜鹃一样,以柔韧的生命之力,刺透冰冷的积雪,将晶莹剔透的花朵,自由地绽放在高山之巅每一个途经的人,看到这片飘摇的花朵,都会被它们孤傲决绝又奔放不羁的力量击中。仿佛这股不息涌动的力,是为了这一场千里迢迢的相遇。你若恰好路过,与一朵高山上的花儿对视一眼,你会在它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里,寻找到生命全部的意义,即便在最荒凉的大地上,也要为了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纵情地绽放。这冰雪中超凡脱俗的姿态本身,就是生命行经尘世的所有意义。

⑽就在这座被《山海经》称之为神仙山的长白山上,亿万年以来,两千多种植物和一千多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比人类更为长久的生命,让这条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地球的褶皱里,鲜花怒放,丛林茂密,虎豹奔跑,苍鹰翱翔。

⑾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截红松的横切面,当我俯身靠近,我嗅到一股清新的松木香味,这香味如此持久、轻柔,让人动容。几百年的历史风云从未影响过它,它只安静地站立在群山之中,注视着四十米高空上流动的雾霭、云朵、朝霞、夕阳、风雨,也默默吸纳着它们的精华。我从它幽静的香味里,嗅到一只黑熊威风凛凛地走过,一头栗色毛发的小鹿欢快地奔跑,一只双脚强健的花尾榛鸡在落叶中找寻着浆果,一只松鼠爬上高高的树干悠闲地剥食着松子,一群苍鹭拍打着翼翅飞向遥远的南方。

⑿不管是王朝更替还是山崩海啸,都不能阻止它向着天空挺进的步伐,不能改变它以沉默对抗时代更迭的强大定力。即便它被雷电摧毁,倒下,就在它散发弥久芬芳的身体上,无数的草木昆虫又生生不息地繁衍。甚至当它被砍伐切割,运出丛林,摆上博物馆透明的展台,它依然安静地吐露芳香。这永不消失的香气,是它在世间不灭的灵魂。

⒀我们并非长白山的主人。一头猛虎,一只秋沙鸭,一株长白松,一朵野菊花,一棵人参,它们才真正地拥有这片弥漫着热烈气息的群山。人们为每一株树标上名字、年龄,即便它被雷电击中,倒在丛林之中,它依然会被人类记住,它的残骸也依然会在曾经生长的地方,继续滋养新的生命。而那些在两千米的海拔高度上,顽强扎下根基的低矮的岳桦林,则以遒劲坚硬的枝干,被风雪雕塑而出的不羁身姿,以及在短暂的两个月的生长期里,顶着八级大风缓慢生长的沉静品格,震动着人类。正是这些看似矮小卑微的岳桦林,用强大的根基牢牢地锁住大地,守护着水源,庇护着幼小的动物,让群山下世代栖息的人们,从容地度过浩瀚的岁月。

⒁当人们终结自己的一生,将衰朽的肉体葬入森林,群山却让轻盈的骨灰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生。这生漫山遍野,是汇入浩荡汪洋的河流,是白桦树上睿智的天眼,是剑戟一样插入云霄的枯木,是一株小巧的东方草莓,是河流上漂过的浮石,是濒临灭绝的蝲蛄虾,是一枚酸甜的蓝靛果,是所有光辉绚烂生命的总和。

⒂这生在长白山中光芒闪烁,延绵不息。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孩童时代,我将麦田的农作物想象成原始的森林,既引出下文对森林的幻想,又展现了儿童视角的童真。

B. 长白山森林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各种形态都可以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甚至生与死的巨大差异也被消解了。

C. 写红松被砍伐切割,运出丛林,摆上博物馆展台是为了批判人类肆意破坏自然和谐生长的行为。

D. 第九段采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抒情,拉进与读者距离,产生独特效果。

7. 关于文中高山杜鹃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高山杜鹃绽放的赞美表现出诗人渴望孤独、享受不与人往来的状态。

B. 与高山杜鹃相遇之人在感受生命意义的同时,本身也在实践生命意义。

C. 文中将高山杜鹃形容为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具有画面感,引人遐想。

D. 这段文字将“我”视角与“你”视角结合,更好抒情,产生了独特效果。

8. 请结合文本分析“我去问父亲”一段的作用。

9. 作者为什么说“这生在长白山中光芒闪烁,延绵不息”?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C    7. A    

8. ①丰富了内容,与“我”的想象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长白山森林的描写。

②推动情节从想象转向实地探索。

③强化了主题表达,通过现实与梦幻的对比引发对自然的思考。    

9. ①长白山的自然生命顽强且生死交融,植物坚韧生长。

②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带来生机,生物和谐共生。

③生命意义永恒,体现为生命的绽放与价值以及循环与传承。

【解析】

【导语】这篇散文通过回忆童年与大自然的幻想,深入探讨了生命的循环与和谐。文章以长白山为背景,通过描绘森林、动物与自然景观,展现生命与自然无始无终的交织关系。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诗意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力的敬畏和对自然奇迹的赞美,启发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为了批判人类肆意破坏自然和谐生长的行为”错误。写红松被砍伐切割,运出丛林,摆上博物馆展台并不是为了批判人类肆意破坏自然和谐生长的行为。文中主要强调红松即便经历这些,依然散发着芳香,有着不灭的灵魂,体现的是红松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然的魅力。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段落的理解能力。

A.“表现出诗人渴望孤独、享受不与人往来的状态”错误。文中通过描写高山杜鹃在恶劣环境中绽放,表达了对生命顽强的赞美,以及生命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要纵情绽放的意义。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此段通过“我”向父亲询问森林的样子,展现了父亲对森林的简单而现实的认知,即“森林里不是活着的树,就是死了的树”。这与“我”童年想象中神秘梦幻的森林形成对比,丰富了文本内容,使读者能从不同视角看待森林。父亲的回答引发了“我”对森林更强烈的好奇与探索欲望。这种现实与想象的反差为后文“我”走进长白山,亲身感受森林的神秘与壮美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长白山森林的具体描写。

②在这之前,“我”对森林的想象充满梦幻色彩,而父亲的回答让“我”对森林的认识开始有了现实的元素。这种转变推动了情节从“我”的童年想象向实地探索长白山森林的方向发展。父亲的话并没有满足“我”对森林的好奇,反而激发了“我”去寻找真正森林的渴望。这种渴望促使“我”在长大后走进长白山,开启了对森林的深入探索之旅,从而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③父亲的回答代表了一种现实的、朴素的对森林的看法,与“我”童年的梦幻想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人们对自然的不同认知方式,强调了自然在不同人眼中的多样性。通过父亲的话,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思考。让读者思考自然在不同人眼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有助于强化文本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等主题的表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及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①在长白山的地下森林里,作者看到曾经直插云霄的美人松倒下的地方,无数的苔藓、蕨菜、蘑菇、野草、花朵、树木又在这残酷的死亡之上诞生,并以野性苍莽的力量,让生命之美肆意地流淌、蔓延。“生存与死亡,诗意与粗暴,温柔与狂野,柔软与坚硬,仁慈与狰狞,萧瑟与壮美,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长白山的自然生命顽强,生死并无边界,生即是死,死亦是生,生死完美交融。即使是被连根拔起的参天古木,也以死亡唤醒并滋养着新鲜的生,展现出植物的坚韧生长。

②“鲜花怒放,丛林茂密,虎豹奔跑,苍鹰翱翔”,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从博物馆里陈列的红松横切面,作者能嗅到黑熊、小鹿、花尾榛鸡、松鼠、苍鹭等动物的气息,可见长白山生物的丰富多样。“正是这些看似矮小卑微的岳桦林,用强大的根基牢牢地锁住大地,守护着水源,庇护着幼小的动物,让群山下世代栖息的人们,从容地度过浩瀚的岁月”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③“每一个途经的人……即便在最荒凉的大地上,也要为了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纵情地绽放”,高山杜鹃的绽放体现了生命的意义。红松即使被砍伐切割,运出丛林,摆上博物馆透明的展台,依然安静地吐露芳香,这永不消失的香气是它在世间不灭的灵魂,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这生漫山遍野,是汇入浩荡汪洋的河流……是所有光辉绚烂生命的总和”,这体现了生命的循环与传承。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乘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田丰说绍曰:“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今不如以久持之……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愿,悔无及也。”及兵既接,沮授又曰:“北兵虽众,而果劲不及南;南军谷少,货储不如北;南幸于急战,北宜于持久,旷以日月。”盖时河北虽云凋敝,然其空乏不如河南之甚,田丰违旨,终遭械系,沮授之策,则绍终不用。《绍传》云:“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然绍运谷车为徐晃、史涣所邀击者数千乘。后又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悉为操所烧,乃致大溃。

(节选自吕思勉《三国史话》)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救右A则击其BC救左D则击其右E使敌疲F于奔命G民不得安业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竟然,与《桃花源记》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思不同。

B. “公急击之”与《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之”用法相同。

C. 简,挑选,与《出师表》中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简”意思相同。

D. 河南中的“河”指黄河,泛指黄河以南地区,与现在的“河南省”区域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绍几千辆运粮的军车来到,曹操采用荀攸的计谋,派徐晃、史涣截击,大败袁军,烧毁全部粮车。

B. 曹操在得到的袁绍的书信中,发现了许都的官员和自己军队里的人给袁绍的信件,全部烧掉了。

C. 田丰劝说袁绍要打持久战,应采取打游击战的策略,声东击西,不断干扰敌军,让曹操疲于奔命。

D. 袁绍的谋士沮授分析了两军的形势,急于进军对袁绍有力,持久之战对曹操有力,袁绍没有采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乘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

2)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14.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曹操战胜袁绍的原因。

【答案】10. CEG    

11. A 12. D    

13. 1)趁着他们攻打淳于琼等人,我们攻打他们的营寨,他们就没有回去的地方了。

2)太祖(曹操)与袁绍相互对峙的日子久了,百姓疲惫不堪,许多人背叛(曹操)去响应袁绍,军队的粮食也不足。    

14. ①善于采纳他人谋略。

用兵得当,集中优势兵力,精准打击。

对属下和士兵的信任和宽容,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袁绍采纳谋士建议,缺乏远见。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展示了曹操战胜袁绍的战术与策略。第一则采用了以少胜多的战术,通过分化瓦解敌人、果断进攻、利用士气高涨打击敌人的策略,体现了曹操的果敢与高明的军事判断。第二则材料则展现了袁绍缺乏远见及其内部谋士意见不被采纳的现状,使其在战略上陷入被动,导致袁绍虽有优势兵力但无长久计划,为胜负奠定了基础。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敌人如果救援右边,我们就攻打他们左边;如果救援左边,我们就攻打他们的右边,让敌人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救右则击其左”与“救左则击其右”句式一致,各自独立成句,故CE处断开;

“民不得安业”主谓宾结构俱全,其前停顿,故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于是/竟然。句意:于是曹操留下曹洪驻守。/竟然不知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B.正确。代词,指代“他们”/代词,指代“这件事”。句意:曹操迅速攻击他们。/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C.正确。句意:挑选我们的精锐部队。/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

D.正确。黄河以南/河南省。句意:利用敌人的空虚之处,轮番出击,骚扰黄河以南地区。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急于进军对袁绍有力,持久之战对曹操有力”错误。根据材料二“北兵虽众,而果劲不及南;南军谷少,货储不如北;南幸于急战,北宜于持久,旷以日月”可知,沮授认为北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勇猛不如南兵,南兵物资少于北兵,因此急于进军对曹操有力,持久之战对袁绍有力。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乘”,趁着;“拔”,攻取;“所归”,所字结构,“所”+动词,翻译成名词性短语,回去的地方。

2)“持”,对峙;“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许多人;“多叛应绍”,省略宾语“曹操”;“乏”,不足。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1)结合材料一“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可知,曹操采纳荀攸计策,派出徐晃、史涣截击并烧毁袁绍的粮车;

结合“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大破琼等,皆斩之”可知,袁绍第二次派出的运粮部队,也被曹操杀尽。可见,曹操善用谋略,懂得粮草对于行军打仗的重要性,先下手为强,断绝对手的后勤补给,使得袁绍元气大伤。

2)结合材料一“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可知,曹操抓准时机,利用敌人兵力分散、防备不足的机会,亲率五千精兵突袭,取得了重大胜利。

3)结合材料一“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可知,曹操烧毁了军中与袁绍的通信,不予追究,这份宽容进一步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结合材料二“田丰违旨,终遭械系,沮授之策,则绍终不用”可知,袁绍把违背自己意愿的田丰囚禁起来,也没有采纳沮授的计策。他缺乏远见,虽有优势兵力但陷入战略上的被动,最终败给曹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袁绍派遣了几千辆运送粮谷的车子到达前线,曹操采用了荀攸的计策,派遣徐晃、史涣前去拦截攻击,大败袁军,并把他们的粮车全部烧毁了。曹操与袁绍相持了几个月,虽然多次交战并斩杀了对方将领,但曹操的兵力较少,粮食也快吃完了,士兵们疲惫不堪。曹操对运粮的人说:“再过十五天,我必定为你们打败袁绍,就不再让你们辛苦了。”冬季十月,袁绍又派车运送粮谷,让淳于琼等五人率领一万多士兵护送,驻扎在袁绍军营以北四十里的地方。袁绍的谋士许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的需求,所以许攸来投奔曹操,并劝说曹操去袭击淳于琼等人。曹操身边的人对此表示怀疑,但荀攸、贾诩却劝曹操采纳。于是曹操留下曹洪驻守,亲自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连夜前往,正好在天亮时到达。淳于琼等人看到曹操的兵力很少,就出来在营寨门外摆开阵势。曹操迅速发起攻击,淳于琼等人退回营寨坚守,曹操就攻打他们。袁绍派遣骑兵去救援淳于琼。曹操身边的人有的说:“敌人的骑兵逐渐靠近了,请分兵去抵挡他们。”曹操生气地说:“敌人到了背后,才告诉我!”士兵们都拼死作战,大败淳于琼等人,把他们全部斩杀了。袁绍最初听说曹操去袭击淳于琼时,对长子袁谭说:“趁着他们攻打淳于琼等人,我们攻打他们的营寨,他们就没有地方可去了!”于是袁绍派张郃、高览去攻打曹洪。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被击败,就来投降曹操。袁绍的军队大败,袁绍和袁谭丢弃军队逃跑,渡过黄河。曹操没有追上他们,却缴获了他们的全部辎重、图书和珍宝,俘虏了他们的士兵。曹操在袁绍的文书箱中,发现了许都的官员和自己军队里的人给袁绍的信件,曹操把它们全部烧毁了。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田丰对袁绍说:“曹操善于用兵,战术变化多端,虽然他的兵力较少,但也不可轻视。现在我们不如采取持久战的策略……挑选我们的精锐部队,分成几支奇兵,利用敌人的空虚之处,轮番出击,骚扰黄河以南地区。敌人如果救援右边,我们就攻打他们的左边;如果救援左边,我们就攻打他们的右边,让敌人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这样,我们还未疲劳,敌人就已经陷入困境,不出三年,我们就可以战胜他们。现在如果我们放弃这种稳操胜券的策略,而在一场战斗中决定胜负,如果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了。”等到两军交战以后,沮授又说:“北方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果敢刚毅的程度比不上南方的军队;南方的军队粮食较少,物资储备也不如北方;南方军队希望速战速决,而北方军队则适合打持久战,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当时,虽然河北地区已经相当凋敝,但其物资匮乏的程度还不如河南严重。田丰因为违背了袁绍的意愿,最终被囚禁起来。而沮授的策略,袁绍也始终没有采纳。《袁绍传》记载说:“太祖(曹操)与袁绍相持日久,百姓疲惫不堪,许多人背叛曹操去响应袁绍,军队的粮食也不足。”然而,袁绍运送的几千辆粮车被徐晃、史涣所拦截并烧毁。后来又派淳于琼等五人率领一万多士兵护送粮草,也全部被曹操烧掉,这才导致了大败。

(节选自吕思勉《三国史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没有刻意经营,造成豆的长势并不好,这表明他不是为了生计耕种。

B. 诗人劳作非常辛苦,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C. 诗人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D. 全诗语言含蓄蕴藉,凝练隽永,遣词造句典雅华丽,富有深意,耐人寻味。

16. “诗眼”,指诗中最传神精炼的一个词或句子,能揭示诗歌的主旨。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15. D    16. ①但使愿无违。

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隐居躬耕的心愿,抒发了作者热爱田园、遵从内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怡然与宁静。

【解析】

【导语】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体现了他寄情于田园的情怀。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日出而作、披星戴月归来的画面。尽管劳作辛苦,耕种效果欠佳,但诗人无怨无悔,表现了超然物外的达观和内心的宁静。其不用典的直白平实展现了务实的生活态度,而“但使愿无违”这一句则升华出对自然与内心自由的向往,浸透出深沉的哲学意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遣词造句典雅华丽”错误。陶渊明的诗歌以朴素自然而闻名,语言清新质朴,平淡舒缓,不追求典雅华丽,而重在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诗眼、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指出“诗眼”。根据题干“‘诗眼’,指诗中最传神精炼的一个词或句子,能揭示诗歌的主旨”可选出本诗中表揭作者情感的句子是“但使愿无违”。

然后分析情感。“但使愿无违”意为,只希望不违背我的心意,诗歌的画龙点睛之笔。本诗前四句记叙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后四句抒写了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作者不惧劳作的艰辛,不畏夕露的沾衣,只愿追求心中“愿”,这“愿”是作者是在劳作中获得的内心愉悦,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是对内心纯朴愿望的坚守,是对世俗名利的挣脱与鄙弃,是与黑暗官场生活的决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擅长借月亮来传情达意、烘托氛围,如在《〈琵琶行〉并序》中,他以______________”一句来表达离愁别绪,以“______________”一句来烘托曲终人静、余音绕梁的氛围。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3)猿,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用猿的啼叫声抒发悲伤的情感,如在唐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了这种情感。

【答案】    ①. 别时茫茫江浸月    ②.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 山不厌高    ④. 海不厌深    ⑤.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⑥. 渚清沙白鸟飞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唯、啸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4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向诗坛进军。他是云,必须飞到天顶,去探测天空的浩渺。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几乎游遍了黄河中下游和整个长江流地的各个地区。①在当时,且不说骑马、乘船、坐牛车,就算是旅游主要靠步行,要走遍这么广大的地域,至少在精神上,他每时每刻都在奔波。李白不仅到过许多地方,见多识广,而且人生阅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当过隐士,在山林里与朋友们酣饮纵酒,养了无数的驯鸟。(甲),一门心思采药炼丹,求仙问道,以为真的能够白日飞升。

他曾经受到朝廷的征聘,有过皇帝召见并亲自下车迎接的荣光,由一个普通百姓一跃成为翰林学士。在安史之乱中,他曾投笔从戎,以东晋著名的宰相谢安自命,想干出一番  A    的事业,也因此而意想不到地卷入政治斗争,被关进了监狱、被判处永远流放夜郎的艰险。总之,他一生的经历大起大落,(乙)。②他交道的人,上自唐玄宗、杨贵妃、朝廷各级官员,下至监狱里的牢头、道士和最底层的农夫农妇。他熟悉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和各种职业的人,并把这种    B  的生活都收录在他的诗里。

李白埋葬在当涂,中国的诗魂埋葬在这里。这颗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现状、永不停止追求的巨星,最终在安徽当涂陨落了。

18. 文中第一段用“云”比喻李白向诗坛进军的气势,请以“水”为喻体,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比喻贴切,表达流畅。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两处标序号的句子表述不当,请指出错误并做修改,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末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对李白逝去的惋惜与感叹,请分析是如何表现的?

【答案】18.

他是水,必须奔向大海,去感受海洋的浩瀚。    

19.

A.惊天动地/震古烁今

B.五光十色    20.

①语序不当,“且不说骑马、乘船、坐牛车,就算是旅游主要靠步行”应改为“且不说旅游主要靠步行,就算是骑马、乘船、坐牛车”;

②成分残缺,“他交道的人” 应改为 “他打过交道的人”。    

21.

甲处:他曾当过道士

乙处:充满了荣光和艰险    

22.

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永不”领起的三个短语构成排比,突出了李白蔑视权贵、豪放洒脱,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表达了对李白这样一位具有高尚品格人物逝去的惋惜与感叹;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李白”比作“巨星”,将“李白的逝去”比作“巨星的陨落”,生动形象的写出李白在诗坛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李白这样一位伟大诗人逝去的惋惜与感叹。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

分析上句“他是云,必须飞到天顶,去探测天空的浩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他是……,必须……,去……”的句式,  比喻李白向诗坛进军的气势

根据要求,仿写的句子喻体是“水”,“水”来比喻李白向诗坛进军的气势,故可仿写句子为他是水,必须奔向大海,去感受海洋的浩瀚,本体是,喻体是,用水奔向大海不可阻挡之势来比喻李白积极向诗坛进军的气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 .此处语境是说李白以东晋著名的宰相谢安自命,雄心壮志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所填成语修饰“事业”,因此可填入“惊天动地(震古烁今)”。惊天动地:形容事业伟大或事情影响极大。震古烁今: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B.此处语境是说他熟悉各个阶层的人,其生活经历丰富多样,所填成语修饰“生活”,因此可填入“五光十色”。五光十色:形容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语序不当。“且不说骑马、乘船、坐牛车,就算是旅游主要靠步行”语序不当。句式“且不说……就算是……”,常常用来通过对比其他次要事物来强调某个事物或情况的重要性或突出程度,所以先用“且不说”引出步行这种相对艰难的出行方式,然后再用“就算是”引出其他相对轻松一些的出行方式,突出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李白走遍广大地域的不易。故改为“且不说旅游主要靠步行,就算是骑马、乘船、坐牛车”。

②成分残缺。“他交道的人”成分残缺,缺少“交道”的谓语,正确用法应是“打交道”,故改为“他打过交道的人”。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结合上句“他曾当过隐士”的句式可知,甲句句式应为“他曾当过……”,结合甲句后文“采药炼丹,求仙问道”等内容可知,描写的是道士的工作内容,故此处可填“他也曾当过道士”。

乙:从句前“总之”一词可知,乙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句,结合前文“他曾经受到朝廷的征聘,有过皇帝召见并亲自下车迎接的荣光”“卷入政治斗争,被关进了监狱、被判处永远流放夜郎的艰险”可知,前文写他的荣光和艰险,故此处可填“充满了荣光和艰险”。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文末最后一句中的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现状、永不停止追求”运用“永不……”三个句式构成了排比句,句式整齐,语气强烈,突出强调了李白蔑视权贵、豪放洒脱、不懈追求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敬仰之情,更强烈表达了对这样一位高尚人物逝去的惋惜与感叹。

文末最后一句中的巨星”以及“巨星陨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李白”比作“巨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白在诗坛的重要地位;将“李白的逝去”比作“巨星的陨落”,生动形象地写出李白的逝去使诗坛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影响巨大,表达了作者对李白逝去的惋惜与感叹。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以“青春与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心中有家国,未来有希望

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我们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主席对青年寄予厚望,那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该如何不负厚望,完成使命?我想,我们心中有家国,勇担时代重任,未来才会有希望。

心中有家国,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生命的自觉。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对家国炽烈的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是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是我们最终的理想与追求!

以强国为使命,勇担重任!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他们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一生交给祖国,始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涌现出了守望母亲、眷顾故土、担忧家国命运而一生泣血的余光中式的“乡愁”诗人……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

舍小家顾大家,默默行动!“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在戈壁滩研制原子弹和氢弹,戈壁滩黄沙漫天飞舞,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他却没有任何抱怨。他舍小家顾大家,为国献身三十余载,创造了中国奇迹。胡思得、李德元和李维新是参与国家核心技术研究的科学家。60年过去了,他们这些当年的年轻人皆已成为耄耋老人。他们为国家核心技术研究工作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因为“国家核心技术研究”这几个字后面是“跟任何人都不能说”的隐秘,他们的相册里几乎没有壮年时期的照片,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也不能对外公布。回顾自己的一生,老科学家李德元说:“我参加了国家核心技术研发,这是我一辈子的价值。我很自豪参加这么伟大的事业。”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历史的岁月,我们来不及参与,明天的繁华,我们必全力以赴。我们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接过五四青年手中接力棒,必将责任担在肩,行动走在前。树雄心,誓把青春献祖国,华山论剑;立大志,敢创未来有希望,策马扬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共有两则,分别从不同时代以及两个不同的侧面聚焦“青年”问题。第一则选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第二则选用习近平主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阐明了国家发展与青年担当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青春奋斗的价值与意义。两则材料内容从青年视角出发,号召青年人思考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同时,两则材料时代不同,一则是革命战争年代,一则是当前新时代,意在启示我们,任何时代青年都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应认识到自身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奋斗不仅是为个人,更要为家国。

写作时要注意写作任务“以‘青春与责任’为话题”,围绕“青春”“责任”进行思考,阐发自己的观点。注意观点要积极、正向,站位要高远,不能仅仅书写个人的小感悟,要把青春的价值与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更高的视角来思考。比如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论述,青春的价值在于进取之心,青春的价值在于行动之实,青春的价值在于担当之责。文章可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列举奋斗着的江梦南、80后星空摄影师叶梓顾、诗词大会中的才女陈更、进取的中国航天团队等事例来充分论证中心论点。

立意:

1.不负时代,奋力抒写青春之歌。

2.深植家国情怀,书写青春华章。

3.以青春热血建设美好家园。

创新作文责任田
提高作文写作,创新作文写作,提高语文素养。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