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代县驻军情况

文摘   2024-11-07 07:15   山西  
一、八路军驻军
1937年10月上旬,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三营营长李和辉等率十一连某排从五台进驻代县滩上村,后迁驻峨口镇。不久改编为四大队,大队长李和辉,政委肖文玖,政治处主任黄文,参谋长刁盛荣。共30余人,担负二分区所在地五台北部门户,即峨口、峪口和中解口的警戒任务。至12月初,扩充为10个连,官兵千余人,其中五连、六连、特务连由本籍青年组成,其余连队由五台、繁峙籍青年组成。年底改称四团,属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团长李和辉,政委肖文玖,参谋长刁盛荣,政洽处主任曾美。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四团主力主要活动在本县。
1938年4月至1939年1月,忻崞代支队第五大队驻本县,主要活动在本县西北部的阳明堡、太和岭口、白草口一带。支队长由359旅719团1营营长毛少先担任,政委陈云凯,参谋长唐波涛,政治部主任李三楼。
1940年8月19日,崞代台支队在五台桑园村成立。同年冬,崞代台支队派王俊保在代县南山麻黄沟组建第九中队,王俊保任指导员,共30多人,均为代县人。次年,第九中队改编为第四中队。1941年秋,崞代台支队改称河北区队,区队长曾美,政委智生元。设7个中队,共700余人,是活动于山阴、代县、崞县的区域性地方部队。
1944年10月,区队大部分整编为野战军,剩下部队改编为崞代支队,支队长郑寿才。
二、国民党驻军
1937年,阎军一个团在雁门关、内长城一线驻守,并于太和岭口设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阎亲临指挥,71师师长郭宗汾兼行营参谋团主任,王靖国部为总预备队。同年9月28日,日军侵入本县,阎军全部撤退。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县党部委员郎垣芝联络刘星垣(周玳内弟)打开阎县政府监狱放出犯人,并收编未撤走的公安局人员,组编部队,以国民党十三军为靠山,故名“十三抗日军”。郎垣芝自封为司令,刘星垣为副司令,徐明钟(由十三军派来)为参谋长。设三个支队。其中一支队活动在代县北山,是一支军纪十分涣散的队伍。次年春,被占据雁北的日军和乔日成匪军围歼。
1938年1月,阎锡山保安队一区三、五两支队,流窜本县,三支队(队长刘心诚)盘踞峨口镇,五支队(队长刘星垣)盘踞黑山庄,每个支队五、六十人,专与我八路军磨擦,三支队被自卫反击的四团打垮,五支队一部分被我地方武装收编,一部分解散归里。
三、日伪驻军
1937年9月28日,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第二、第十五混成旅团侵入本县,继而第三混成旅团派一个中队,百余人驻县城,设红部(日军司令部)、宪兵队等,隶属于驻崞县晋北最高司令部。此后陆续在阳明堡、陡沟梁、太和岭口、石墙沟、丈子、南口、赤土沟、磨坊堡、二十里铺、段村、枣林、显旺、峨口、正下社、富村、聂营、黑山庄、东章、峪口、石岗、中解口子、赵村、寨里、大地、八塔等地设据点,驻扎日伪军。直至1945年8月,日军全部投降。
1939年1月,代县伪警备队成立,大队长由伪县长郎达中兼任,副大队长郎豹武,教导官黄田保男(又称和田),指导官中田,下设六个中队,共600余人。1941年,成立骑兵队,共60余骑。
1944年,代、繁成立联防保安队,联队长先后由伪县长何玉林、赵维藩兼任,郎豹武任副联队长,设两个大队,一大队长王有才(代县),二大队长宫自成(繁峙)。日本投降后,警备队由阎军接管。
日伪侵占本县期间,在其控制区和两面村均组织了日伪自卫团。规定凡15至55岁的男性,均为自卫团员。但为日军效劳者甚少,两面村的自卫团多数名为自卫团,实为抗日自卫队。

周慧斌
寻觅故乡往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