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的实验环境和标准下进行针刺实验,钠电池(左图)并无异常,锂电池(右图)起火燃烧。此次对比实验用的钠电池和锂电池均为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电芯。
但,实验还在继续。作为一支自诞生起就承接特种电源研发与生产的队伍,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记华钠”)首席科学家周实教授表示:“行业内是基本不做电池电芯裁剪测试的,我们可以再上上难度。”实验人员把这块历经40多小时实验的钠电池组切开,将电芯拿出,让它继续“冒险之旅”。同一块电池,依然是让实验难度更高的满电状态,电芯又经历了多次针刺、裁剪、重物冲击等暴力测试,来模拟遭遇交通事故时钠电池可能出现的严重外力冲击。
实验的最后,仅有一支“雪糕”大小且伤痕累累的电芯,经万用表测量电压后显示正常。在周遭人的注视下,记者连上灯泡,刹那间,灯亮了。记者也在灯光下开启了与钠电池的深度对话。
在风口还是低谷——行业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战略视野
众所周知,化石燃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得以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发展工业,但由于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系统性的工业化。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一段时间里中国承担着“世界工厂”的角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也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论”“碳中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句,既让我们领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风采和智慧,又让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重点产业,在抑制全球变暖的人类共同目标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锂电池作为现代能源材料的核心载体也实现了广阔的应用。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锂资源量约为1.05亿吨,锂储量为2800万吨,全球锂矿(按锂金属量计)约为18万吨。我国锂矿种类丰富,有盐湖卤水锂矿、锂辉石矿和锂云母矿,但总体品位较低,优质锂资源较少。受锂提取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此外,资本只嗅到了新能源行业的广阔前景,加上部分锂矿投资人“捂盘惜售”,市场的盲目性使锂资源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2020年6月,电池级碳酸锂(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之一)每吨均价为4.1万元,到2022年11月每吨突破60万元,相当于涨了14倍。业内哗然,持续“高烧”的碳酸锂价格让下游电动车厂商苦不堪言。
疯狂飙涨的碳酸锂价格将钠电池推向了“风口”,钠电池产业也成了“最热赛道”。各家上市公司蜂拥而至,或是官宣钠电池产能项目投资规划,或是强调自身拥有钠电池技术储备。结合2022年高昂的锂电成本,在各种优势的加持下,当时行业专家、券商机构也都高呼东风已至,预估最晚在2023年即将开启“钠电池产业化元年”。
然而,这波“泼天的富贵”钠电池并未接住。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让碳酸锂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随着碳酸锂价格从高峰跌落至几万元一吨,原本一度充满希望的钠电池市场前景迅速变得黯淡。
“资本本身就具有逐利性,如果碳酸锂的价格低于每吨10万元,钠电池基本上就很难产业化了。大家都知道钠电池的诸多优势,也知道这是国家鼓励的重点发展方向,但是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行业内的大多数企业还是会因为钠电池的理论成本优势尚未完全体现,而将重心转回到固态电池等更具市场前景的技术上。这就是市场规律:锂电便宜,所以钠电没市场;钠电没市场,就没法规模化;越不规模化,就越没有希望降低成本。”周实教授坦诚地说。
当记者追问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专心搞钠电池研发的初衷时,周实教授笑着说道:“我不只对研究有兴趣,我还很关心政治和政策。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生态环境治理的话题时引用了‘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诗,简直绝了。这句话不光是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指示,同样高度适用于钠电池行业——钠电池的发展不应该完全由碳酸锂的价格来决定。我和公司负责人深度交流过,相较于当下收益,我们更在意未来是否可期。”
停顿片刻,周实教授继续补充道:“这几年也有些大企业在做钠电池的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钠电池的未来需要行业的共同培育。在钠电池领域,我们下手很早,2017年开始与国际重点研发机构联合布局钠电池领域的开发,2019年开始联合研发钠电池,2023年成熟量产,目前已具备年产5000吨正极主材的能力,不管是技术还是产品,我心里都是有底的。”
是跟随还是引领——企业要有“挽住云河洗天青”的风骨担当
“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科技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倾注了极大心血,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近代以来,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下,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行进到关键节点,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生产力跃升机遇,将推动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由“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中日韩三国在锂电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比起已经“站稳脚跟”的锂电池,“蹒跚学步”的钠电池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创新作为关键变量,是中国企业能否引领整个行业的关键。
快马加鞭,不进则退。“2020年我们的技术研发团队专注新一代电池技术后,将研发重点聚焦于低熵高能钠电池的开发,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做亲民钠电池的引领者。一直以来,我们所有的实验都是在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条件下进行的,多年的科研习惯都是如此,毕竟安全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那道防线。”世记华钠技术部经理说道。
谈到钠电池的相关问题,几位科研人员的分享欲都很强烈。
周实教授继续补充道:“我们研发的低熵高能钠电池在整个行业内就是一个引领者,在极寒-50℃和高温70℃的环境下不仅可以正常使用,还能大倍率循环放电,具有高安全、超快充、宽温域和长寿命的显著优势。关键是所需的钠材料,地表丰度高、来源广泛,不含稀有贵金属。发展无资源限制的钠电池,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锂电池资源被‘卡脖子’的问题,减轻锂电产业对外的资源依赖,保障我国新能源发展、储能战略发展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企业要生存是必须盈利的,但在考虑市场回报率的时候,还要更多地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这是负责任企业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两者并不矛盾。就像那句歌词,“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商场如战场,企业要有“挽住云河洗天青”的万丈豪情和风骨担当,知道为谁而战。
要安稳还是爱拼——个人要有“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进取精神
2021年仲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时隔3年,今年的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福建,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他首次赴沿海地区考察。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要求党员干部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并指出,要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
“我在部队待了十几年,‘拼’这个字是刻在我骨子里的,这是不需要任何人鼓励和提醒的一种自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可不只是说一说、唱一唱的事情,是需要实打实干出来的。更何况,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我喜欢做实业,踏实。”记者在结束了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采访后,恰巧碰到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世记华钠主要负责人。坐下后,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创业的心路历程。
“我很不喜欢听什么‘经济形势不好’‘创业风险大’之类的话。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环境,都有赚钱的人,也都有不赚钱的人。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如果有风险就躺平,那中国民营企业的活力从何谈起。就像我在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要图安稳,我可以不折腾。但我明明知道我的研发团队可以做出更安全、更不惧怕极端天气、理论成本更低、国家又一直呼吁我们做的钠电池,那为什么不放手一搏?毕竟,人生能有几回搏啊!”这位负责人就像久经沙场的老兵,语气平缓,一身静气。
也许,这就是“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真实写照。
不管是钠电池还是其他行业,只要从业者永葆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找准市场定位,就一定有所收获。近期,大家习以为常的代步车“三蹦子”,竟然成了火爆国外的潮流单品。与我国的外贸“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相比,“三蹦子”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外形上也是“平平无奇”、很接地气。这款产品在海外获得追捧,并非因为技术优势,而是源于功能上的实用性。“三蹦子”的出圈或许是在提醒制造业,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人民对安全、便捷、环保、实惠等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与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并无关联,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本能追求。
钠电池又何愁没有这破圈出彩的机会?
早在2021年,工信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15号《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的提案》时就明确表示,钠离子电池在资源丰富度、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之一,并展望到随着产业投入的加大,技术走向成熟、产业链逐步完善,高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2024年11月,工信部组织编制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中又多次提到钠电池,如“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加强钠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标准布局”等,并对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建设综合性充换电站和企业出海战略等提出要求。
组图为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未来便民充换电站设计的概念图
“酒酣胸胆尚开张”,有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企业做事创业的胆气更为豪壮。
据悉,世记华钠正大力研发智能化充换电系统设施,以福建为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低速车充换电柜模式,并重点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出海战略,欧美市场关注的电动船舶、房车和农用机械等样品测试通过后也已进入针对性系统配套研制开发中。世记华钠主要负责人说道:“我们要在全球产业生态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组图为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钠电池的部分应用场景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2024年第12期(总第036期)新征程栏目
监制:杜斌
责任编辑:赵慧颖 林敏
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