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不是酒,这回好懂了吧!

文摘   2024-12-24 14:19   陕西  

以前我做过一个系列视频来阐述“酒精不是酒”。在我的专著《中国白酒通解》里,第一个核心观点就是阐述酒精和白酒的区别的;而在当下,区分好酒、差酒的最关键的标准也即是“是否添加食用酒精”。

这些观点和视频发表后,有些读者认同,有些读者不认同。但认同的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做自媒体的朋友,已经在多个自媒体视频里引用《中国白酒通解》的内容和结论。有些自媒体做得好的朋友,他们讲述得更清晰、更生动。

我最近又把自己这些视频重新发布了一遍,也发布了一些关于“酒精不是酒”的文章。从得到反馈的情况看,还是有很多读者不明白,甚至个别读者表示“酒精不是酒?看不懂!”

我觉得文章里已经把酒精和酒的区别说得很清楚,为什么还能看不懂呢?仔细反省一下,可能是我自己的文章标题没做好。说“酒精不是酒”,人们觉得“酒精不是酒,那酒是什么?酒精不就是酒里的精华么?”其实这是出于直观经验得出来的一种印象。这种习以为常的认知方式很难改变,所以当他一看这样的标题,就没有心思去看里面的具体内容,分辨不清、觉得不懂,甚至觉得作者在胡说。

我想:就改个标题吧,改成“乙醇不是酒”。我想这下可能就好懂了吧。尽管酒精和乙醇指的是同一个物质——它们是同一种化合物,但“酒精”一词和日常“酒”一词容易混淆,在需要进一步分析信息复杂性的时候,那些没有时间或者懒得进行具体信息内容分析的读者就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不去认真地想一下究竟有什么问题,本能上就不轻易去接受。但如果你说“乙醇不是酒”,他觉得乙醇可能真不是酒,因为没有“酒”这个字儿。至少他还要问一下:那乙醇是什么?问任何一个专家“乙醇就是酒吗?”没有任何一个专家会说“乙醇是酒”的。到这一步,也许这个问题就更好懂了。

语言是我们认知事物、理解事物的第一个环节——如果语言不清晰、可能有不准确导向的时候,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们思想上、认知上的混乱。所以我建议:以后在我们再使用酒精的时候,尽量就使用“乙醇”这个标准术语,不要再用“酒精”这个词。这样普通读者也就好懂了,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其实明白“乙醇不是酒”还有很深远的影响,以后我会逐一地深入阐述的。


—END—


李寻、楚乔合著的“白酒三部曲”——《酒的中国地理》、《中国白酒通解》、中国白酒配餐学已经全部出齐,可登陆“李寻的酒吧”公众号商城选择购买(或扫描文末李寻老师助理朱剑、童康育的二维码联系购买),三本合一同时购买有优惠

—END—

 点击进入李寻的酒吧商城购买


图书简介


《中国白酒配餐学》围绕“中国白酒配餐基本原理”“为酒选菜”“为菜选酒”三大主题的四十二个知识点,同步于国际餐酒搭配理论,以先进的食品科学为基础,通俗生动地讲解全国23个菜系餐酒搭配的实用案例;填补了中国白酒与美食搭配领域研究的空白,可作为广大白酒营销人员、餐厅主理人员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业务水平的“教科书”,以及广大白酒与美食爱好者提升生活品质的餐饮美学读物。


《酒的中国地理——寻访佳酿生成的时空奥秘》于2019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深受广大读者及白酒爱好者的关注,至今已重印四次。全书以文化地理为引导,一方面,沿大运河和诸多古道做空间分布的大线索梳理;另一方面,从文化认知的角度切入解读,全面探寻酒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历史文化。全书内容丰富,具趣味性、知识性,又不乏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受。


《中国白酒通解》对中国白酒进行了系统、全面、专业、细致的解读,涵盖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白酒是什么;中国传统白酒工艺详解;简说酒精;新技术、新工艺、新型白酒;中国白酒的香型——自然地理条件、工艺、风味、品鉴;白酒市场解剖;李寻白酒品评法——供选酒师和消费者使用的白酒品评法。作者亲自走访了数百个白酒厂,通过艰辛的田野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全书资料丰富,见解独特,思想深刻,总结性和开创性兼具。同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各领域人士阅读,尤其是白酒酿造、经销、收藏品鉴人士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扫描李寻老师助理二维码
加入李寻品酒学院酒友交流群



  精彩推荐  

 餐酒搭配,是选酒师的“又一桶金”!

重磅:《中国白酒通解》,必需的!

 

李寻的酒吧
一个喝真酒、说真话的地方; 一个洗净风尘的地方; 一个笑傲江湖的地方; 一个百战归来再读书的地方。
 最新文章